庶女亦安: 65-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庶女亦安》 65-70(第2/9页)

次子是庶出,便把恩荫给次子,成婚时按官员的等级来办,也体面不少。

    秦夫人原还想着慎国公次子日后能有什么出路,勋贵人家的公子,能在科举上有成就的,简直凤毛麟角。很明显慎国公次子并不是在这一范畴之中,能走的也唯有恩荫一条路。

    慎国公托亦安给秦阁老带这样的话,就是想让秦家安心,他的次子虽然读书不成,但也不会委屈秦家姑娘。

    秦夫人私心里想着,便是赐婚,也是令国公幼子更合适些,怎么说给了慎国公次子?不是秦夫人不满意,实在是令国公幼子和秦珂在各方面看来,都是比慎国公次子更合适的。都是嫡出,年纪也相当。

    秦阁老是首辅,虽不是勋贵出身,但嫡庶是可以挑拣下的。不过现在有了慎国公这句话,秦阁老倒是不在意这些细枝末节了。

    眼下让秦阁老更加在意的是,代替焦清出宫宣旨的人,怎么换成亦安了?焦掌印在他做首辅之前,便已经在替圣人宣旨了。如今把这位推出来,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秦首辅同样不是天真的人,只是他也想不明白圣人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向秦首辅告辞后,亦安便回宫向圣人交旨去了。

    于是宫外开始流传,亦安这个御前女官在圣人面前极为得脸,已经夺了焦掌印的权,下一步就要左右圣意了。

    这些话传得有鼻子有眼儿的,好像亦安真弟的夺权成功,把焦清一脚踹开似的。

    事实上这些流言散播的时候,亦安正听焦清说些宫廷往事,两人正在扯闲篇呢。

    这两日徐沅姐妹和秦珂陆续出宫,只剩下广顺伯的孙女一人,这位倒不害怕,仍然笑呵呵地住在宫里。按照圣人的意思,左不过是赐婚给哪家公子罢了。犯不上忧心、害怕,只管坦然处之就是。

    没过几日,赐婚的旨意果然下来,这回还是亦安去宣的旨,赐婚对象家亦安还挺熟,正是亦安外祖,陆家。

    广顺伯的孙女和陆太傅的小孙子年岁相同,这时候赐下婚事,等举行婚礼时,便都是大人了。

    而这不是让亦安犯难的差事,而是另外一件。

    圣人让亦安拟旨,今年十六的荣康郡主,将要赐婚给令国公幼子!

    别的不提,只说令国公太夫人,能乐意嘛?

    亦安这时才恍然,怪道圣人没把秦珂指给令国公家,原是给荣康郡主留着呢。

    直到这时亦安才明白圣人的良苦用心。荣康郡主虽有皇家郡主的名号,但到底娘家无人,日后圣人宾天,很难说婆家会对荣康郡主如何。

    但眼下赐婚给令国公幼子,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因为荣康郡主的妯娌,未来的令国公夫人,就是临清公主!临清公主和荣康郡主可是自小一起长大的,情分非她人可比。

    圣人把荣康郡主托付给女儿,未尝没有让女儿帮着照看的意思。

    只是这个旨意却不好宣,令国公太夫人连慎国公夫人都没能磨动,又岂会看上一个娘家单薄的外姓郡主?

    事到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亦安带着圣旨再次出宫,直奔令国公府。

    第067章 不满

    令国公见到满脸喜色的小内监, 说是府上有喜事,让赶快预备香案。令国公本人却对此毫不知情,他家还能有什么喜事?

    等令国公再问, 小内监却不肯说了, 只说宣旨女官即刻就到。内监虽年轻,可也知道, 有些事是不好说的。

    这段日子亦安往各家宣旨, 京里有点儿关系的都知道,御前有一位新宠, 分了掌印太监焦清的权。

    令国公家知道得更多些,也因为亦宁和亦安的关系, 可以稍微问得更多些。虽然亦安是在御前办差,可亦宁往后就是令国公府的媳妇,为着自家姐姐, 一些无伤大雅的消息,还是可以透露的。

    令国公虽然心里生疑, 但也带着全家上下, 一同接旨。

    亦安带着圣旨进门,过得几道门,便看见令国公全家恭迎圣旨。

    亦安给令国公道喜, 令国公笑着应声。

    “下官拜见公主殿下。”亦安随后又给临清公主请安,这位是圣人的女儿,亦安即便是宣旨女官, 也得先行君臣之礼。

    “不必多礼。”临清公主身边的女官小心扶着公主起身,受了亦安的礼。

    看那位女官小心的模样, 以及公主身后铺着软垫的座椅,亦安心中隐隐有了猜测, 公主不会是有孕了吧?

    这个猜测不算离谱,公主和驸马正当盛年,感情又好,且素无暗疾。成婚已有几年,这时传出喜信,并不让人意外。

    “公主这是……?”亦安声音都轻了三分。

    临清公主微微点头,“刚上身没多久,还未证实。”怪道太医院没向圣人报喜,万一最后闹个乌龙,总是让人不快。还不如等胎坐稳,确定怀有身孕后,再向圣人报喜也不迟。

    “恭喜殿下。”虽说皇家公主不必十分看重子嗣,但自己的血脉有了继承人,总是让人高兴的。

    临清公主这会儿肯定不能说同喜同喜,只道,“若真有了,必请你来喝喜酒。”公主不同旁人,便是确定有孕,也会开几席庆贺庆贺。

    更何况是令国公府这样的人家,一旦临清公主生下子嗣,那就是圣人的外孙!虽说公主的子嗣不能封王封爵,但和圣人有几分关系,日后的前程总差不了。

    简单寒暄过后,亦安从三份圣旨中拿出第一份,开始宣读。

    这也是令国公想不明白的事,到底是什么事会让圣人发下三份旨意?

    虽然亦安是亲手写下圣旨的人,但在这个时候显然不能向令国公透露任何消息。不然旁的先不提,亦安自己在御前还能不能待下去,就成一个问题了。连这样的小事都保守不住,还指望别的军国大事吗?

    这样说或许有些危言耸听,但亦安谨慎惯了,御前的消息绝对不会在旨意颁发前散布出去,即使是自家人也一样。

    况且亦安有不得不来宣旨的理由……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尔……”

    这是一份赐婚圣旨,赐婚对象是……

    亦宁与令国公次子。

    令国公共有三子,长子尚主,次子不久前与亦宁定下婚事。幼子则被圣人定给荣康郡主,只是眼下还未宣读到。

    这便是亦安心知此行恐怕不大顺当,却必须要来的原因。

    亦宁虽然得令国公夫人看重,但上下两个妯娌,一位是圣人亲女,尊贵已极的临清公主。一位是圣人看重,封为郡主的功臣遗孤。这两位在身份上,哪个都不比亦宁差。

    虽是有做个阁老的亲祖父,和出身大族的太傅外祖,但亦宁的优势并不明显。令国公次子又是排行在最中间,既得不到既嫡且长的实惠,又不是最小的幼子,得令国公太夫人疼爱。

    本来在出身上就比不过临清公主,更不用说后面的荣康郡主还是功臣遗孤。魏家主脉虽死了大半,但在圣人心里留了印象,必是不会吃亏的。

    这三碗水眼看着端不平,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