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庶女亦安》 55-60(第5/12页)
在手里,就听陆氏问道。
“魏夫人想把四姑娘讨回去作儿媳,弟妹以为如何?”和彭氏说话,还是直接些为好。
彭氏端着茶杯愣了愣,片刻后回过神来,她对魏夫人是有印象的。当初荣康郡主及笄礼,她和魏夫人是说过几句话的,对魏夫人印象还不错。
当初魏夫人觉得不错的那位夫人正是彭氏,不想两人还有做亲家的缘分。
彭氏把魏夫人家里的情况在心里念过一回,这也是不差的人家,又和宫里搭着关系。虽说只是细细的一条线,但也总比没有强不是?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婚事报上去,婆婆必然是满意的。仅凭丈夫的官位,能和一个实权的五品官结成亲家,也是不错的选择。更何况还是荣康郡主的娘家,先前入宫观礼,郡主的风头,彭氏可是切切实实感受到的。
这样一桩面子里子俱全的婚事,说给亦婉,也不算辱没了她。
到彭氏这里,却是完全没有想过魏夫人家里情况的。她实在不了解魏县令家里有几个庶子、庶女,只想着这桩婚事能在老太太面前交差。
彭氏当即笑道,“难为嫂子替四姑娘想,我这就去回老太太,她老人家必是高兴的。”魏夫人听着心里就翻一回白眼,这哪里是把庶女当女儿看的。不过魏夫人想想自家那群庶子、庶女,对彭氏倒宽容起来。
陆氏也觉得彭氏话有不妥,又替彭氏圆了话。这一番登门,却是皆大欢喜。
等送走魏夫人,彭氏又去告诉顾老夫人。老夫人自然对这桩婚事无有异议,魏县令做过三任江宁织造,家里不说金山银山,四孙女嫁过去富贵一辈子总是没问题的。
魏夫人长子还在考秀才,科举不是唯一出路,便是做个富贵闲人,魏县令刚好有恩荫的资格。魏夫人便是家里孩子再多,也没想过把这个恩荫留给庶子,必是她的亲生儿子拿在手里,后半生才有保障。
就连魏县令自己,也没想过把恩荫给长子以外的儿子。年龄都太小,根本支撑不起门户。
婚事说定,三书六礼便要慢慢走起来。
陆氏约了彭氏一道,把石姨娘请过来,她虽是姨娘,却也是亦婉生母,这桩婚事虽已落定,却还要知会她一声。
石姨娘并不知道女儿的婚事已经说定,她且不知道大夫人叫她来是为什么。
陆氏见着石姨娘,把这桩婚事一提,又透露魏夫人愿意出两万两银子作聘礼。
魏夫人的算盘也打得精,她出两万两作聘礼,白家这样的门第,是绝对不会克扣女孩儿聘礼的,说不得还要往里面添些作嫁妆。未来儿媳过门,这笔银子就又回来了。
石姨娘愣在原地,半晌没有动静。她是让这个好消息砸懵了,先前还想着女儿的婚事不知落到何处,突然间就有了好消息。
过得一会子,石姨娘忽然扑通一声跪到陆氏面前,眼泪唰一下流了满面,“大夫人恩德,我没齿难忘!”石姨娘自家明白,指望三夫人彭氏给女儿说亲事,未必找得着像魏家这样的。魏夫人又和大夫人在江南是旧识,女儿的婚事谁出力最多,这还用问?
石姨娘只亦婉一个女儿,只要亦婉能好,便是割肉饲鹰,石姨娘也是愿意的。况且如今又不用割肉饲鹰,便有这样一桩好婚事。石姨娘再没见识,也知道江南富庶,魏家能从江南调到京城,家底必然是不薄的。
彭氏面色稍微有些不好,不是为别的,而是石姨娘这样作态,倒显得她苛待了亦婉似的。要是她咬紧牙关不同意,便是老太太,也不能越过她去答应这门婚事。
只是这样做,就是和婆婆撕破脸,彭氏必然不会这样糊涂。看着石姨娘哭得泪流满面,彭氏心里虽不自在,到底没说什么。
陆氏让蔷薇扶起石姨娘,又让月季带小丫鬟服侍净面。
“这样说,四姑娘这门婚事,你是满意的?”石姨娘满不满意,这门婚事已经做定。更何况石姨娘哪里有不满意的?她满意极了!
石姨娘当即应道,“再无不妥之处。”
白成理和魏莫钤也是满意的,白成理想着自家只是五品,魏县令虽然是刚升的五品,但家里资产颇丰,女儿嫁过去不会过苦日子。往高看,未必能有魏家这样的家底。
魏莫钤想着亦婉虽是三房女儿,但到底是白阁老的孙女,亲家又是做惯了京官,他在京城急需奥援,虽有荣康郡主娘家人的名号,但在上面人看来,却是可有可无的。
荣康郡主亲娘魏夫人明确不接魏宜人的话,魏县令一家在京城到底少些底气。
这时候嫡庶倒不重要了,魏县令和魏夫人若是挑拣嫡庶,未必能和白家这样的门第结亲。即便亦婉是庶子庶女,也能说给魏县令的嫡子长子。
第058章 选秀
近日来白家逢的都是喜事, 这两月来临清公主邀了亦宁、亦安过府好几回,不是行宴就是听戏,连带着亦安对京中贵女都熟稔起来。
亦宁见过严慎几回, 等陆氏问起时, 亦宁想起那个红衣飞扬的俊俏少年郎,心里先是有几分好感的。
只见过几面而已, 若不是令国公夫人一再保证次子的品性, 陆氏也不会问女儿这样的话。她自是希望女儿能觅得一良人,日后相伴终生的。
眼见女儿不反对, 陆氏便打算让女儿多和临清公主相处,对严慎也多了解了解。若是合适, 便能向好友递口信过去。
临清公主自然乐见其成,她这些日子不仅和亦宁玩熟了,还请亦安写了不少条幅, 或是题字,或是讲史。公主发现亦安对经史也颇通, 讲起来条理清晰, 还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临清公主心下更是欢喜,只觉自己果真没有看错人。
十一月末,张氏也传出喜信, 已有孕一月有余。
不独陆氏欢喜,就连张氏母亲张夫人也格外高兴,逢人就说女儿是个有福的。
张氏在白家过得宽松, 尚仁又有婚假,两人年纪正相宜, 此时有孕确是常理。
张氏养胎,亦真几个姐妹轮流探望, 只把张氏当宝贝看待。这还是姑娘们第一次要当长辈,个个儿都很兴奋。
亦宁张罗着要管嫂子的吃食,让亦安顶了回去,“三姐姐撂开手罢,嫂子吃不得太咸的。”只怕关心是真,借机解解馋也是真。亦宁这些日子没有咸口度日,嘴里早就淡出味儿了。
偏柳氏有孕,让陆氏也把闻老先生的话奉为圭臬,真真是清淡到了极点。一日里只许亦宁吃一块咸点心,除了菜里本就有的盐分外,旁的再无。
亦宁嘟着嘴,反击道,“那嫂子也吃不得太甜的。”亦安本就没有向姐妹们推销过甜食,自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向孕妇推荐饮食。
其余姊妹听到这个,齐齐往后退了一步。
眼看着好事接着好事,这喜气似乎用尽了。十二月初,便有一桩坏事。
圣人突发风寒,病倒了。
太极宫里,焦清指挥者一溜小太监熬药,整个宫殿里都弥漫着一股子挥之不去的药味。
在宫里荣养的尚食女官宋姑姑亲自出马,为圣人烹饪将养身体的药膳。
宋姑姑的祖父,便是闻老先生的老师,早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