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亦安: 40-45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庶女亦安》 40-45(第8/11页)

儿媳再亲近,旁人心里也有一杆秤,不是亲孙女呢。

    姑娘们各有各的交际,秦珂看见临清公主也没有露怯,上前行礼问安。虽不常打交道,但以往也是见过几面的。

    亦安跟着亦宁,陪在临清公主身边,也认识了不少高门贵女。例如户部左侍郎的女儿,刑部吕尚书的孙女,大理寺卿施昉的小女儿。蒋次辅家尚未出嫁的姑娘岁数都太小,且这时候蒋阁老身体不适,他家里人也没有出来赴宴的心思。故而席间未见蒋家女眷,倒是蒋家的姻亲有几个。

    这场为尚仁而办的贺宴,成为亦安姐妹几人进入京城贵女交际圈子的开端。

    陆氏这厢正和令国公夫人议定,那头她娘家大嫂施氏便到了。

    “大嫂。”陆氏见到嫂子,忙起身相迎。

    “妹妹,还未向妹妹贺喜。”施氏满面春风,很为小姑子高兴的模样。如今总算回到京城,一家子团聚,公爹那里总算能有个交代。只等再过几年,另一个小姑子回京,一家人便是真团圆了。

    施氏同陆氏一样,俱是大族出身,也是当时有名的才女,两家算是联姻。

    陆氏一向同大嫂投契,之前亦婉及笄,陆氏正是托了嫂子,这才请了大理寺卿施夫人做正宾。

    “等妹妹过阵子有空,可得回家看看才是,爹总是念着你呢。”陆太傅不仅念女儿,还念女儿的功课,不过这话施氏没告诉陆氏。

    “过几日便回。”陆氏笑着答道。要是当初圣人给陆太傅在亲仁坊赐了宅子,这回家就和串门没什么区别了。

    施氏和令国公夫人也很熟稔地见过礼,三人都是当时京城里有名的才女。先皇后在世时经常办诗会,请各家女子入宫赴会。那时候无论大小官员,都争着延请名师教导家中儿女,只为求能得先皇后垂青。

    说起来陆氏、施氏以及令国公夫人,三人都曾在先皇后身边做过一阵子奉诏女官,替先皇?*? 后起草过诏令文书。这在当时的官宦人家看来绝对是恩荣备至,而现在三人各自做了掌家的宗妇,也依旧保留着当年在宫里穿过的女官礼服,也算是先皇后留给后人的念想。

    陆氏和大嫂契阔一番后,顺势提出了请她来给亦安的及笄礼做赞礼的请求。施氏一口答应,还对令国公夫人笑道,“康常,看看我们家凤言,对她女儿真是照顾啊。”这也是玩笑话。

    令国公夫人也笑道,“朔月,什么你家凤言,日后指不定还是我家凤言呢……”话没说完,令国公夫人先自笑开。施氏,名朦,自朔月,出身吴兴施氏。

    施氏一向知道令国公夫人想要和小姑子再结儿女亲家,要不是朝廷明令中表不能通婚,她早就和小姑子亲上加亲了。

    “康常,你且收着乐些,依我看,凤言还未应下你的话呢。”不得不说,施氏对小姑子着实了解。

    令国公夫人一噎,对陆氏抱怨,“阿朦老是这样,每次说不过她,总要请皇后娘娘来评理……”话没说完,三人俱是愣住。皇后早已过世多年,就连她唯一留下来的子嗣,也早就去寻她团聚了。

    不意提起这桩往事,令国公夫人强行转移话题道,“反正又不会许给阿朦你,我呀,才不与你争呢。”令国公夫人知道自家条件如何,还是很拿得出手的。

    还不待重新说起话,蔷薇又进来通报,“禀夫人,城阳伯夫人来了。”陆氏面色微变,急忙起身,肃了神色问道,“到哪儿了?快带我去迎。”

    城阳伯只是伯爵爵位,怎么他家夫人来了,会让陆氏这样对待。就连令国公夫人和施氏,面上也收敛了笑意。

    令国公夫人见好友这样,不由劝道,“当年又不是你对不住她,这些年为她抚养女儿,比你亲生的还要好几分,这些咱们都是看在眼里的。”陆氏大嫂虽然没说话,但意思显然是一样的。

    如今的城阳伯夫人,正是陆氏原来的二弟妹,白家原来的二夫人,冯氏。

    当年文妙真人执意修道,触怒圣人。圣人赐下道号后,白阁老就是再把儿子抓回来,也无济于事。

    冯氏正当盛年,却经此惨事。婆婆顾老夫人深觉对不起儿媳,白阁老也只当儿子死了,让儿媳自愿改嫁也可,由白家一直供养也可。

    闹出那样的事来,就算白家愿意供养冯氏一辈子,冯氏父亲也是不愿意女儿吃这个闷亏的。

    顾老夫人千挑细选,为二儿子择了国子监祭酒的女儿,就是想着次子一贯爱好诗文经学,为他娶个诗书气的妻子,夫妻二人也能相守一辈子。

    不想文妙真人一意修道,硬生生把一桩好姻缘结成了怨偶。直到现在,冯老先生还是不愿意见白阁老。白阁老自家也没脸去见亲家,等百年之后,到地下再算这一桩恩怨吧。

    冯家不愿意冯氏大好年华独自生活,顾老夫人便和陆氏一起,为冯氏寻摸一桩好婚事。

    那时候城阳伯世子丧妻正欲再娶,顾老夫人和陆氏左看右看,城阳伯世子只比冯氏大一岁,年纪上颇为合适,样貌也般配。

    陆氏请当时还是令国公世子夫人的好友出面,又请父亲说动当时尚在人世的令国公,请令国公去和老城阳伯说合。

    顾老夫人从公中取出一大笔银子,添到冯氏的嫁妆里,又拿出了几个值钱的产业,还有土地田亩,一并赔给冯氏。

    陆氏在请人说合之前,专门问过冯氏愿不愿意改嫁,把好坏都和冯氏说尽了。

    坏处是城阳伯世子先前丧妻,这番是再娶。日后日子过得如何,且还是未知数。好处是二人年纪相差不大,城阳伯世子风评不错,不是那等酒色之徒。且城阳伯和令国公一样,都是开国以来流传到现在,有世袭罔替的伯爵爵位。嫁过去就是世子夫人,以后若有子嗣,便是下一任的城阳伯。

    陆氏还对冯氏保证,要是以后城阳伯世子待她不好,只管去找她,亦或者去找陆太傅,都会给她做主,平原陆氏就是她第二个娘家。

    冯氏想想跟死了一样的丈夫,咬咬牙,应了。

    如今冯氏和城阳伯育有两子,公公老城阳伯五年前过世,享年六十七,算是高寿。老城阳伯算是晚年得子,答应给儿子娶冯氏为继室,也是看在多方面因素上。

    直到冯氏生下第二个儿子后,老伯爷才含笑九泉,临了前把整个伯府都交给了儿子和儿媳。

    陆氏还未出屋门,转身对令国公夫人叹一句,“到底是我当年没照顾好她。”想起冯氏当年欢欢喜喜地嫁进来,还唤自己大嫂,陆氏的心就一揪一揪地疼。

    改嫁对冯氏而言真的是好结果吗?若城阳伯世子并非良人,那冯氏的后半辈子岂不是更加难过?这些陆氏都不敢去想。幸好这么多年过来,证明冯氏当年的决定没有做错,她与如今的丈夫也算恩爱,她的长子已经请封世子,便是以后的城阳伯。

    陆氏稳稳神色,换了笑颜,她知道冯氏是来看女儿的,连忙出去迎接。

    第044章 公主

    公、侯、伯夫人算是超品诰命, 一品夫人对上超品诰命也是要低一头的。不过事无绝对,没落了的勋贵在身居要职的朝廷大员面前,一般也是抬不起头的。

    令国公和城阳伯都属于老牌勋贵, 只是后者在前者面前要稍微逊色一些。

    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