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二代狂飙日常(基建):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帝二代狂飙日常(基建)》 120-130(第29/31页)



    褚青霞默默扭头,装作没听到,“这都八月了,居然还有蚊蝇。”

    陈飞昊:……

    同桌的邓盟拍了拍他的肩膀,忍笑道:“现在是宫宴,克制点。”

    宴会快结束时,霍瑾瑜与众人登高赏月,离开时赏了花灯与月饼,此次中秋夜宴才算圆满结束。

    ……

    中秋一过,京城温度就如打了霜一般,变得凉飕飕。

    许多地方开始秋收,各部忙的脚不沾地。

    霍瑾瑜将天主教徒那事交给了谢少虞,让他再做一个鱼饵,将新夷洲的魅力在欧洲放大,尤其现下欧洲深陷黑死病,若是出现一根救命稻草,肯定欢喜。

    谢少虞疑惑:“陛下既然不喜欢那些海外夷人,为何又要将新夷洲给他们?”

    “为了防止新夷洲日后便宜了其他人,可惜地方离的太远,否则朕也舍不得。”霍瑾瑜面露惋惜。

    玉米、红薯、土豆、橡胶树……以及她至今还未找到的金鸡纳树,这些东西都是从美洲找到的,说它是“神眷之地”,倒也没有埋没它,如果她有移山填海的能力,就将那块地移过来了。

    谢少虞:“陛下担心他们会危害中原?”

    只有这个原因,才能解释陛下为何对海外如此忌惮。

    “算是吧,不过现在不用担心,大概等到几百年以后吧,现在他们过不来。”霍瑾瑜倒也干脆。

    可能等景朝灭亡了,估计还打不上吧。

    她也没打算给欧洲使太多绊子,比起现在的英法那些中间隔着大洋的国家,罗刹国更有威胁,还有安南那边的局势。

    谢少虞:……

    陛下想的真是长远,他是望之莫及。

    ……

    中秋节后,沧溟女学也如期开学,开学当天,京中众多王公家眷都出席了,长公主见四公主在公主府无所事事,将她也拉上,一起管理沧溟女学,霍瑾瑜对此也赞成。

    除了沧溟女学,礼部也在忙碌秋闱的事情。

    今年各地参加乡试的学子再创新高,一开始还有朝臣担心,因为新税策、陛下女子身份,今年应该会劝退一些读书人,谁知道人还更多了。

    一些人也能理解,陛下的女子身份虽然让一些人膈应,但是也不能将陛下过往功绩抹杀了,大多人读书缘由都是为了名利,光宗耀祖,而这些东西,陛下都能给他们,他们自然不再说什么。

    ……

    九月中旬,万寿节如约而至,京城再次热闹起来。

    万寿节当日,万民朝贺,一副繁荣景象。

    众臣原以为万寿节也就如往年那般过去,谁知道陛下却给了他们一个“大惊喜”。

    ——陛下,她有了将近三个月的身孕!

    太和殿前广场,天朗日清,秋风飒爽,众臣抬头有些茫然地看着玉阶上的霍瑾瑜。

    宣王眼睛瞪圆,震惊地看着被厚厚衮袍包裹的霍瑾瑜腹部。

    居然这般快!

    长公主也是目露惊讶。

    谢少虞初时也被震蒙了,反应过来,面色欣喜,不可置信地看着霍瑾瑜。

    霍瑾瑜俯视懵逼的众臣,温声笑道:“这个消息大家可欢喜?”

    文武百官:……

    陛下不愧是陛下,做事雷厉风行,去年这个时候公布了身份,今年这个时候就有了子嗣。

    虢国公朗声大笑,“恭喜陛下,此乃大喜事!”

    其他朝臣反应过来,纷纷祝贺。

    这事确实又惊又喜,等到陛下平安诞下子嗣,景朝的未来会更加有稳定。

    ……

    万寿节后,长公主就搬入宫中,打算给霍瑾瑜养胎。

    乾清宫中,长公主仔细打量侧躺在睡榻上的霍瑾瑜,温声道:“陛下可有不适?若是有不舒服,一定要与御医说。”

    小七的年岁不用担心,但是这是第一胎,女子生育本身就带着大风险。

    是故,她虽然高兴,可也担心。

    霍瑾瑜笑了笑:“二姐不用担心我,我也就生这一胎。”

    长公主闻言一愣,“一胎?可生的若是公主,怕是朝臣们不会罢休?”

    “那又如何?又不是只有男孩才是当皇帝的料,即使男孩,若是不是当皇帝的料,朕也不会将皇位传给他。”霍瑾瑜淡淡道。

    对她来说,天下的责任要更重,即使是自己的孩子,如果不适合,也不能强行将责任压在他身上。

    “……”长公主望着她欲言又止。

    陛下这是还未成母亲,才能说出这话,等到当了娘,就知道难处了。

    霍瑾瑜见状,笑了笑:“二姐不信我?”

    “信!我只是担心陛下太累了。”长公主抬手摸了摸她的脸庞,素手轻轻描着她秀雅的轮廓,“陛下有时候可以为自己多考虑一些,不必纠结朝堂。”

    霍瑾瑜依恋地蹭了蹭她的手,轻轻道:“朕知道,一定会照顾好自己。”

    ……

    十月,安南传来消息,胡勇病重,越发疯狂,与陈氏之间打的不可开交,安南百姓现下正常的商贸、生产都有些维持不下去。

    据估算,从三月到现在,安南百姓的伤亡至少达到三十多万,村庄、家族都是成片成片地消失,一些地方因为尸体太多还闹起了瘟疫,引得愈来愈多安南百姓逃亡云南边陲。

    云南当地当然不乐意安南这些流民过来,不仅将去安南的路给挖断了,还派人日夜巡逻,同时通知胡勇,让其约束自己境内的子民。

    许多安南百姓见景朝这边如此残忍,不禁咒骂,奈何景朝这边油盐不进,他们要么继续在国内争斗,要么逃亡其他国家。

    周边其他邻国也是一样的态度,禁止他们流亡到自己的地盘,不过他们没有景朝的能力,阻拦不了这些人,造成安南一些流民在不少地方泛滥成灾,尤其与安南接壤的地区。

    这些东南亚小国见赶不走他们,一方面向景朝写信求援,一方面给胡勇写信,以重金许诺,让他将自己国土上乱跑的乱民给收拾了,不管利用什么手段。

    霍瑾瑜知道后,怀疑胡勇是故意将人望周边国家赶,这样好占便宜。

    至于之前不小心闯到东海的天主教徒已经乘坐景行的船队起航,此次打算与他们头上的主教联系上,以新夷洲为切入点,相信主教也喜欢这个礼物,日后双方也能沟通的更加融洽。

    就这样,昌宁十年很快就过去。

    回想这一年,对于天下大多数人来说,没什么大的动荡,大部分地区还算风调雨顺。

    对于京城的百姓,今年又是充实的一年,见证陛下选夫,册封璇王,现在陛下还有了身孕,转眼匆匆,陛下都要当娘。

    ……

    昌宁十一年的开年有些不顺,京畿地区普降大雪,气温比往年都要冷,许多村庄的房屋被压塌,冻死了不少牲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