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望春京: 100-104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长风望春京》 100-104(第8/9页)

何地流传了出去。在京城传得火热,士子争相抄录,一书难求。

    这才几日,都传到宫里来了。

    穆太妃还想绷着脸,但很快绷不住表情笑了。

    “你还真敢写。这本《春京杂记》,记录了诸多宫廷密事,比如说掖庭深处的‘老巷子’,当真有这处夹道?”

    章晗玉面不改色道:“杜撰,全是杜撰。狱中长夜漫漫,闲极无事,捕风捉影杜撰而成。”

    “哦。”穆太妃有些失望。

    她还当真起了去一趟掖庭,入老巷子走一圈的心思。

    她翻了翻书页,“哀家怎么听人说起……半夜斩去手指,装入匣子充作新婚贺礼的事,是真的呢?宫里似乎真的有内侍被吕钟那老贼斩断十根手指。吕钟老贼逃走得匆忙,装手指的木匣子宫里至今收着,少了一根。”

    “哦,竟有此事?”

    章晗玉和穆太妃对坐唏嘘了一阵,很正经地道:“书中所有记录皆为捕风捉影。或有其事,切莫当真。”

    穆太妃起了谈兴,和章晗玉天南海北地闲聊一通,又翻了翻杂文。

    “写得妙趣横生。哀家读书的空闲少,这本杂记却读得放不下手。朝中不留位置给女郎,放你归家闲着,屈才了。”

    章晗玉边吃糕边听。

    穆太妃这时才提起召人入宫的来意。

    “宫里新换了一大批宫人。其中有些年纪小的孩子,瞧着倒是机灵,多问几句,大字不识一个。”

    正好姚相也上书提起,宫中多幼童,这些孩子无人引导,长大后会不会又出一个吕钟?马匡?俞奉?

    穆太妃便起了寻文臣教导宫人的念头。

    但外臣入后宫毕竟麻烦。外朝那些士大夫们,也不怎么看得上教导小宫人的差事。

    正好读起手边这本《春京杂记》,穆太妃便想起了著书人。

    章晗玉经历复杂,既在前朝做过官,又入宫做过宫人。只要她肯点头,是最合适入宫教学的人选。

    “索性召你当面问问。章晗玉,你愿不愿教?”

    章晗玉以牙尖慢慢地磨着甜糕。

    穆太妃说起一半时,她便听出来意了。

    当然愿意,怎会不愿。

    她闲来回溯往事,这辈子短短二十余年,最轻松愉快的那段日子,要数初入东宫、给小天子开蒙的头一年。

    教幼童开蒙,她既有经验,又喜爱做。

    但天下幼童何其多也。她的志向,不止于教授入宫的这些小宫人。

    “太妃娘娘有所请,岂敢不从。”

    她掸了掸碎糕屑,毫不迟疑起身应下,“入宫教授小宫人开蒙,固所愿也。也正好是晗玉擅长的分内事。”

    “但晗玉之愿,不止于宫墙内。”

    穆太妃吩咐又上两盘甜糕,让章家女郎吃个够。

    章晗玉边吃边闲聊起从前在县乡长大、小时候读书的旧事。

    “傅母想送我去塾学。”

    “我在家里读过千字文,本以为足以通过乡塾考核。没想到乡塾先生见我是女孩儿,多一眼都不看,只责问傅母,又不是高门大户,送贫家的小丫头读书,浪费钱财,家里男人知道么?”

    连问了四五家,家家拒之门外。

    后来被迫换个乡县住下,这回假扮成小郎,才终于顺利进了乡塾。

    “京畿附近的乡县都如此,天下想必也差不多。”

    章晗玉指着自己笑说:“有几家女孩儿像我这样,削尖了脑袋假扮兄弟也要读书的?贫家的女孩儿,应该没什么机会念书了。”

    “不念书明理,无以长志。浑浑噩噩出嫁生子,随波逐流过一辈子。”

    穆太妃微微动容。

    她也隐约猜到章晗玉想做的事了。

    “你想设立女学?但即便招来了女学生,女子又不能做官入仕。读书无用……”

    章晗玉掂着甜糕,边吃边说。

    “觉得读书无用的女学生,便不会用功读书。”

    “女学里想留的,是天下成千上万的小女郎当中想过不一样日子的,想寻一条不一样出路的,少少的一小批。开设女学,给她们一个存身之处,为她们解惑,助她们立志。”

    “晗玉一身之力有限,萤火微光,不足以耀耀天幕,只能照亮身前半尺。能引领一两个,两三个,亦足够了。”

    穆太妃拍案赞道:“好个萤火微光,照亮身前半尺!”

    “你若能引来一两个和你类似的出众小女郎,偌大一个京城,足以容纳海川,岂会容不下几个有志气的女儿家?怎样也能寻到合适的出路给她们。”

    两边商议定,章晗玉当场领了出入宫禁的腰牌,只等懿旨下,宫里准备宫室用具和学生名单,章晗玉准备书本教学内容,年后开始教学小宫人。

    这次入宫议了不少事,眼看着外头天色开始擦黑。穆太妃身边女官低声催促,宫门要下钥了。

    章晗玉临告别前,抓紧时间提起最后一件事。

    “晗玉斗胆,有件事要上报太妃娘娘。”

    穆太妃诧异道:“急事?不急的话下回你入宫再禀。“

    章晗玉道:“有点急。”

    她刻意拖到最后才回禀,当然是因为……这件事招骂。

    “晗玉和凌相的婚事……”

    “两家不是早合离了?“穆太妃更诧异地道,“还有什么纠葛,需得哀家替你做主?”

    章晗玉清了清喉咙,规规矩矩地拜倒,仿佛竹筒倒豆子似地一口气倒个彻底:

    “两家确实已顺利合离。晗玉跟凌相最近商议了几回,打算又成婚了。晗玉觉得必须当面知会太妃娘娘。凌相今日去知会姚相。婚期定在十二月底,这两日就会过定。太妃娘娘骂轻些,怒气伤身。”

    穆太妃:………………

    殿室里回荡惊天动地的咳嗽声。

    不止一个,穆太妃身边几个亲信女官都被口水呛住了,剧烈猛咳起来。

    “你、你……找骂!”穆太妃指着地上装老实拜倒的身影,气不打一处来。

    “才多久又要二嫁?还嫁给他凌凤池?当初何必铁了心要合离呢。”

    “那怎么一样。”章晗玉理所当然道。

    前一次被人连哄带压,直接绑走成亲,押入婚房。

    “这第二次成婚,是晗玉精挑细选,在满京儿郎里挑中最合意的夫婿。昭告先父亡母,六礼具备,满座亲朋。这回出嫁,处处顺遂心愿,再无留下遗憾,嫁得心中稳当。”

    “你总是一套一套的。”穆太妃气得指着她骂,“才合离,又嫁前夫!你嫌京兆章氏的名声太好了,往金字名声上抹泥巴是罢?”

    章晗玉笑而不应,任穆太妃一顿好骂。

    规规矩矩地拜倒行礼,起身告退。

    临出宫前淡定地留下最后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