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假千金她回家种田了》 130-137(第4/9页)
赵明珠白皙的脸庞上瞬间多了一道长长的血痕,鲜红的血珠迅速渗出,沿着脸颊滑落,滴落在衣襟上,触目惊心。
面对如同一头发狂的野兽一般的谨王妃,赵明珠又怕又气,她捂着受伤的脸颊,眼中闪烁着泪光,声音因疼痛而变得尖锐:“关我什么事?是他自己贪心不足,他父子两个早有反意,岂是我这闺阁钗裙能编排左右的?你教子不肃,又不为夫诤言,妄为人妻亦妄作人母!我如今连你家世子的侧妃也不是,你好来怪我?”
谨王妃说也说不过,抬手就要打她,扯着头发便要打脸,赵明珠自小乡野长大,也不是吃素的,随即便与谨王妃扭打在一起,旁侧女眷一拥而上地拉架,也有乘机锤两拳王妃的婆子,打两掌侧妃的丫头,一时间乱作一团。
这时一个衙役打门外进来,看见这架势,使着未脱鞘的横刀往兽栅上狠狠敲了几下,喝道:“嚷嚷什么?都不想活了!全撒开!”
这些女眷听此言纷纷散开来,只余谨王妃与赵明珠还在原处打作一团。
衙役待扯开纠缠的两人,扬声问道:“谁是赵明珠?”
赵明珠理了理凌乱的鬓发,站起身来,应道:“我是,我是,是来放我出去的吗?”
衙役将她上下打量一番,也不多话,只道:“你母亲来接你了,随我走。”
赵明珠愣了愣,没想到最先来接自己的会是梁氏。感动之余,她又不禁暗自得意起来。毕竟,只要能离开这个鬼地方,回到侯府,她就能继续享受那高高在上的荣华富贵。
“哼,姑奶奶我恕不奉陪了,你们就等着去哪座山头当尼姑吧!”赵明珠得意洋洋地说了句风凉话,便拍拍身上的衣裙,趾高气扬地跟着衙役离开了羁侯所。
羁侯所外,梁氏早已等候多时。当她看到女儿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惨状时,眼泪瞬间夺眶而出。“我儿受苦了。”她哽咽着说道,声音中充满了无尽的怜惜与心疼。
赵明珠原本以为,自己至少还能回到侯府继续过那锦衣玉食的生活。然而,当她看到梁氏衣着简朴,甚至显得有些寒酸时,心中不禁咯噔一下。她强忍着心中的失落与不安,扯出一抹勉强的假笑,“是女儿知错了,回去后一定好好侍奉娘亲和祖母。”
说完,她环顾四周空荡荡的巷口,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她试探性地问道:“府上的轿子呢?怎么没来?”话语中透露出一丝急切与不安,仿佛在试图抓住最后一丝希望。
梁氏闻言,眼眶微红,眼中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她轻轻叹了口气:“明珠啊,娘亲求了老夫人三天三夜,几乎跪断了双腿,她才勉强同意让我来接你回别院。侯府……侯府如今已不再是我们的依靠了。以后,咱们母女俩就青灯古佛,相依为命,度过这余生,可好?”
赵明珠闻言,如遭雷击,整个人愣在原地。她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看着梁氏,仿佛这一刻,所有的幻想和期待都化为了泡影。
刚幸灾乐祸完别人要当尼姑的她,怎么可能就这样甘心自己也要青灯古佛度过一生?一股强烈的不甘和愤怒在她心中汹涌澎湃。
她猛地甩开梁氏的手,“我不!我要回侯府!我要过回我原来的生活!”
说着就向巷口跑去,刚跑出巷口就迎面撞上一支送礼的队伍。个个腰系红绦,抬着望不见头的红箱子。
路人见这般的,通常避开,只此刻赵明珠神思不属,与这汉子碰到一处,结结实实摔在地上。那红箱子落地,散了满箱的绸缎绫罗。
跌倒的汉子爬起来,指着赵明珠破口大骂,旁人来劝,说道:“莫与她计较了,瞧着像个痴傻的,走罢走罢。”
众人七手八脚地将绸缎装回箱子,又道:“快些吧,这些可都是要送去五娘子那的乔迁贺礼,可别误了吉时。”
赵明珠听见“五娘子”几个字,忽然猛的拽住那人,“你说这礼要送给何人?”
身边那人将自己衣角从赵明珠手里扯出,没好气地道:“自是平远侯府的五娘子,还能是谁呢?今日是她府上的乔迁之喜,京中不少人贵人都在送贺礼,我家老爷这不也差我送些上好的苏绣烟罗锦缎。”说罢翻了个白眼,一边收拾东西离开一边又自言自语道:“我与这疯子说什么呢?”
赵明珠听罢忽然仰天大笑,路人退避,天降下大雨,一颗一颗地打在脸上,她方才停歇,再也笑不出来了。
“我这一世又算什么?重生又如何?还是遇不上良人,亲离众叛,机关算尽都是梦,镜花水月一场空。”
闪电划破层层雾霭,惊雷劈开重重雨幕,赵明珠盯着那人远去的方向,一字一句道:“不能只教我尝这苦果,你们都该品品者各中滋味!”
第134章
赵家的乔迁宴并未打算大操大办,但依着京中的习俗,也需邀请三五好友,来府上热闹热闹,往后府上人气才旺。
赵父和孟母这边初来乍到,在京中也无甚朋友。赵明笙这边计划是邀请平远侯府的祖母和一些玩的好的小辈是要请的,黄悦心作为赵明笙在京中为数不多的好友,自然也是不能少的,除此之外她还真不知道该请谁了。
为了给乔迁宴增添几分人气,也想着哥哥初来京中,与书院的同窗也需交际,赵明笙便让赵清越也向崇山书院的同窗发了帖子。
乔迁宴这日。
大清早,赵父就差人将昨夜新落的一层薄雪清扫干净,至于院落枝桠上挂着的皑皑积雪和红灯笼倒也相辉映,便未扫落。
赵府门前,朱红的大门对敞着,门前虽然没有马车如龙,轿舆如织,但也停了几辆颇为气派的马车、轿撵,在这不算贵人居住的西街也算是少见。
黄富仁在外跑商,赵家的乔迁宴他虽无法到场,但是也特地备了一份厚礼让黄悦心一并送去。
送礼的队伍先行一步。十位壮汉身系红绸,抬着五大箱乔迁礼,还伴着吹吹打打的队伍,不远处还停着几辆一看就华贵非凡的马车,有贵人从车辇上下来,驻足观望,令赵府门前热闹非凡。
看着眼前热闹的场面,受赵清越邀请前来贺喜的同窗好友都傻眼了,说好的大家都是寒门学子呢?!
李敖随着三五同窗一同步下马车时看到的便是这番景象,比之高门大户的乔迁也不遑多让,他狐疑地挑了挑眉,心道莫不是来错地方了。在他的印象里,赵清越那小子平时衣着朴素,玉佩都不曾见他待过,怎么看也不像是富贵人家出来的。
李敖乃堂堂三品官员独子,平时自诩身份清贵,自然不屑同寒门学子来往。今日也是架不住三五好友同邀,他这才屈驾前来参加赵家的乔迁宴。
还不等他说什么,自有那眼红的同窗在他耳边嘀咕,“别看这箱子大,说不定是来撑场面的呢,谁知道那些箱子里装的是棉花败絮还是真金实银。”
这同窗陈三思家中早年富贵过,近几年算是落魄了,自己表面光鲜便看别人也是金絮其外。
李敖嗤笑一声,并不接话。
那些个送礼的伙计,个个八尺大汉,一路扛来礼箱都一个个累的气喘如牛、头冒热汗,衣襟都湿了一圈,这礼箱中的东西实不实称一看便知,这可做不了假。
他随不与寒门学子来往,但也不屑去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