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假千金她回家种田了》 80-90(第9/16页)
崔岑的话,像是一记记重拳,重重的锤打在他的胸口上,尖锐都目光像一道道利刃,让他无处可逃。
崔堪这才惊觉,自己这件事办的有多离谱。如果他真的把粮草劫下,宴琢返京领罚,再由身上重新挑选赈灾人选,再筹备粮草上路,这其中一来一回的时间,兖州百姓可能早就饿死大半了!
这些利害关系他之前难道没想过吗?
不,他想过。
只是当时他一心只想着要在圣上面前出头立功,好寻找机会求得爵位,兖州百姓的性命又与他和干?
他回想起自己这么多年,就像是被猪油蒙了心一般,这般自私自利真的是他吗?
崔堪痛苦地闭上眼,再睁开时却换了一副神态。
“那又如何,兖州百姓的性命关我何事?”他不屑的笑了笑,“到时候圣上只会怪罪珩王办事不利,那岂不是更合我意。”
“至于你,别喊我哥哥,你把我当哥哥,我可没有把你当弟弟过。”
崔岑气急。
这人的想法怎会如此恶毒,他崔家满门忠烈如何竟出了这般不忠不义之徒!
见他如此冥顽不灵,怕是十头牛都不能将其拉回正轨,崔岑气红了眼低吼道:
“那好,我也没有你这样的哥哥!”
说完,便夺门而去。
崔堪仰望着那道离去的身影,呆坐了许久。
良久后,他轻笑着低喃:“不认我这样也好,我既以犯下这样的事,不能再拖累定国府了。”
至于那个曾今哥哥长哥哥短的小豆子,终是长大了。定国侯泉下有知,看见他这样的儿子一定会很欣慰吧。
可是泪水为什么会止不住的从眼眶里涌落呢。
那也曾是他一心憧憬过的父亲啊
第86章
通往村子的小路上,打理完药材的赵明笙和王大婶肩并肩的往回走着。
“嘿,这药材打理起来,可一点儿都不比种菜轻松。”
倒不是说地方太大,她打理不过来。而是每种药材的需水量都各有不同。王大婶一开始还有些陌生,加上记性也不好,赵明笙说过一次她又忘了,遂又去问。
赵明笙也不恼,不厌其烦的教了许多次,后来熟悉了,这才慢慢好起来。
王大婶甩了甩有些酸痛的臂膀,看到赵明笙并无不适的样子有些艳羡道:“还是年轻好啊!”
“想当年我年轻的时候,也是村里干活的一把好手。农忙的时候,我一个人可以干两个人的量呢!”
她一边说着,一边还手舞足蹈的向赵明笙演示着割稻子的动作,结果幅度太大,不小心牵扯到臂膀,忍不住痛呼:
“哎哟,我的胳膊!”
也算是乐极生悲了。
看到这一幕的赵明笙忍俊不禁,笑着上前替她揉了揉。
她最近有跟赵父学习穴位推拿,顺着臂膀的几个脉络从肩井穴到后溪穴用大拇指和肘尖依次的摁、压、揉、碾,王大婶顿时觉得疼痛散了大半。
赵明笙屈指以食指和中指的骨节为轴,在肩井穴旋了半圈儿,听到王大婶呼痛,心下有了猜测。
“王大婶最近可是常常感觉到臂膀酸痛,尤其是肩后这块儿?”
“是啊,早上起来的时候和干完活之后尤其明显。”王大婶面色发愁道。
她原以为是不小心累到了,休息两天就好了。可这都五六天了,一直没见好。她为此也很发愁,要是一直不好,耽误了地里的活就不好了。
赵明笙又扫了眼她身上略显单薄的粗布麻衣,心中越发的肯定了。
“臂膀酸痛是因为王大婶您穿的太少单薄了。”
王大婶抬头看了一眼大太阳,又擦了擦额上沁出的汗,十分不解:
“丫头为何说我穿少了呢?这天我穿成这样都还嫌热呢。”
“现在虽热,但朝气朝露重,湿寒气自然也就重。您身上这身衣服,现在穿自然不过分,但是早上来说的话就有些单薄了。”
最近天气奇怪,白天虽然也热,到了晚上却很凉快,昼夜温差一大,这早晨的霜露就格外的重,臂膀最容易受寒湿入侵,此处的经脉忽冷忽热拧成郁结,自然也就容易酸痛。
“您明天下地的时候带件厚衣裳,等热了再脱掉,要注意保暖,不然到时候落下病根就不好了。”
王大婶被她的这番说辞打动,哪有什么不信之理,连忙点头答应下来。
赵明笙这才展颜一笑,王大婶现在的情况倒也不难治,筋脉拧着了,只要找准穴位并施以推拿将筋脉疏通开就好。
能找准穴位是一回事儿,这揉捏的力度又是另外一回事儿,轻了没有效果,重了又有可能伤了经络,所以力度也要掌握得当。
好在赵明笙对这方面很有天赋,等她这一顿按完,王大婶只感觉浑身舒坦。
“嘿,你这手艺是跟你爹学的吧?可真不错!”缓过来疼痛的王大婶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夸道。
“王大叔若是有时间,可以让我爹教他一些简单的推拿手法,回家也能帮您按按。”赵明笙笑着建议。
“真的嘛?”王大婶嘴角翘得老高,“那可真是太感谢了!”
两人刚进村口,便碰上了村里的年轻人脚步匆匆,王大婶随口问了一句:“陈大郎,这是干嘛去?”
陈大郎听见有人喊他,回过头看见王大婶和赵家的那位小娘子,停下脚步回道:
“村里的学堂新来了一位老先生,我正要通知大家明天开始复课了呢!”
王大婶听了大喜。
真是瞌睡了来送枕头,眼看家里那两孩子上了一段时间学堂回来后变得懂事多了,只近日没了约束又开始调皮捣蛋,她正愁该怎么办才好,还好教书先生总算来了。
赵明笙听完倒是愣了一下,她最近忙着地里药材的事,村里学堂的事都忘记过问了。好在前段时间天气炎热,就当是给孩子们放了个假。
也不知道学堂那边对新来的夫子是怎么安排的,赵明笙准备过去看看再说,就和王大婶打声招呼,往学堂的方向走去。
还未走近,远远便见到一位看上去有些面生的老者,手持鸡毛掸子正在弹门匾上的灰。
“您就是新来的夫子吧?”赵明笙轻声询问道。
那位老者转过身,瞅见一位颜色过于出众的年轻小娘子,微愣道:
“正是在下,你是?”
赵明笙上前一步笑吟吟地问好:“夫子好,我姓赵,不知夫子初来青山村可有什么不习惯的?”
听说她姓赵,老者的眼前一亮,再去看她目光中就带上了一丝打量。
他姓秦名严,早些年还做过太子少师,后来年纪大了,不想再参与朝中的那些纷争了,便辞官做了夫子,也是各大世家竞相邀请的对象,但是世族弟子多纨绔,教多了也没什么意思。
听闻珩王受人所托,需要寻一位夫子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