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诱捕高岭之花: 27、门锁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如何诱捕高岭之花》 27、门锁(第1/2页)

    病抗突实验室这段时间加班加点,终于联合疾控和试点医院做完了“突变敏感区段的多位点并行监测机制”的交叉验证,进入软硬件开发阶段。

    从一个项目、一个课题到真正完成研究成果的转化,这中间有很长的路要走。

    全新的监测机制问世预示着旧机制的淘汰,然而新的机制和算法要真正运用起来,深入到生活中去,就必须离开实验室,开发成为完整的系统工具。

    软件架构、数据接口、实时预警模块搭建……术业有专攻,他们接下来需要与其他团队合作开发。

    会议室里,众人围坐在中央长桌前,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两份资料。

    杨远光今天亲自来参与会议,他坐在主位上,将面前的两份资料都竖起来,展示给大家看。

    “这是所里对接的两家有经验的团队,一个是工大的图像识别实验室,一个是做医疗数据平台的国资公司,都是背景、资历过关的团队,与我们的合作意向也很强烈,各位可以先看看两家的资料。”杨远光说。

    季微辞坐在下首第一位,这两家团队也在他筛选的考察范围内,因此他并不陌生。

    他简单翻看一遍,没有表现出太明显的偏好。

    “他们会接触到核心算法吗?”吴枫问出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

    季微辞摇头道:“不会,我们交付接口调用方式,不提供完整逻辑,这部分最好由我们实验室保留。”

    众人点头,这也是他们的想法。

    季微辞便接着说:“我们这套并行监测算法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其中的病理逻辑必须严谨,这是只有我们才能做到的事。”

    他对待研究向来如此,比起出成果的效率,他更在乎每一步走得是否踏实严谨。

    “最重要的模型选择、阈值判断和异常标记这三个子模块最好还是由我们来完成初步嵌入,再交给外部团队进行系统外壳和功能的适配。”

    大家继续点头,没人对此提出异议。

    “有没有三方合作的可能性?”季微辞又看向杨远光,说:“工大擅长图像识别,数据流的可视化处理也成熟,医疗平台做项目的流程稳定、经验丰富,适合后续扩展。”

    杨远光露出一个并不意外的表情,无奈扶额叹息:“就知道你会这么说。”

    “我试着去谈一下吧。”他看似为难,其实在心里赞叹季微辞对待科研的严谨态度。

    宁缺毋滥、绝不将就。真是天生适合做科研。

    季微辞弯了弯眼角,将一杯没喝过的水推到杨远光面前,“辛苦老师。”

    杨远光顿时心头熨贴,也不知是不是错觉,自己这个学生好像没有从前那么冷淡了,多了些生动的人气。

    送走所长,季微辞接着分配完工作才散会。

    大家都领到了相应的任务,没有什么主次之分。

    在病抗突做研究,无论你是什么资历、身份,不想拖团队后腿的就必须全力以赴,这一点每个人心里都清楚。

    实验室还在做仪器维护,暂时不能使用,大家便陆陆续续走出会议室,回办公室做后续的工作准备。

    吴枫见罗毅还坐在原位上出神,以为他是第一次接到这么艰巨的任务,心理压力大,于是主动凑过去安慰道:“别担心,楚姐很好,她会带你的。”

    罗毅并没有因为是新人就被分配到边缘的工作,而是被分到和楚璇一组做算法嵌入模块,这无疑是非常核心的工作。

    此时他正看着手上的资料发愣,听到吴枫的话才回过神,抬眼看到身边人关切的目光,他腼腆地笑笑,接受了这份安慰。

    吴枫看着罗毅转过来的脸,这才发现他的眼下一片青黑,面色也有些蜡黄,看起来很疲惫。

    他皱起眉,关切道:“你的脸色怎么这么差?身体不舒服吗?”

    罗毅看不到自己的脸色,下意识抬手摸摸自己的脸,垂下眼道:“没事,只是最近没休息好。”

    多聊这几句的时间,会议室里的人已经都走光了,两人这才起身往外走。

    吴枫觉得罗毅可能是还不太适应病抗突的工作强度,于是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尽心尽力地开导。

    说着话就走到了办公室门口,吴枫压低声音,说悄悄话似的:“不要怕犯错,你就这么想,有小季老师在,就算你把天捅破了也不怕。”

    罗毅哭笑不得地看着一脸煞有介事地吴枫,也放低声音:“知道了,谢谢。”

    “谢什么,”吴枫哈哈大笑,重重拍着罗毅的肩膀,“都是兄弟!”

    季微辞刚好拿资料路过门口,看到勾肩搭背的两个人,眼睛里流露出一丝疑惑。

    吴枫像踩到电门的小狗,瞬间抖了一抖,即刻立正站直,神色严肃,掷地有声道:“小季老师,我们正在交流工作!”

    季微辞没有怀疑什么,点点头,转而看向罗毅,倒是多说了一句:“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楚博士,问我也可以。”

    罗毅受宠若惊,忙不迭点头答应,目送季微辞转身离开。

    -

    这段时间季微辞和沈予栖都很忙,给对方发消息,彼此都得到很多句“在加班”的回复。

    季微辞又开始在研究所吃晚饭,连续几天忙到10点多才出实验室。

    短短一周多,沈予栖就觉得季微辞又瘦了一圈。

    他知道季微辞在项目关键期,没有说什么——直到发现季微辞忙起来会不吃早餐。

    沈予栖一时气季微辞不把身体当回事,又气自己没有早发现这一点。

    于是他开始每天早上去敲对面的门,看着季微辞吃完早餐才人放去上班。

    季微辞从错愕地开门,到会自觉留门,只用了两天,听话得让人心软。

    沈予栖看着乖乖低头喝粥的季微辞,突然道:“下周我要去纽约出差。”

    季微辞拿着勺子的手顿住,抬起头眨了眨眼,脱口而出:“去多久?”

    沈予栖唇角弯了弯,温声说:“暂定五六天吧。那边接了个有点难办的案子,我过去看看。”

    正是上次fraser打电话来求助的那件案子。

    其实案子不算太难打,但客户不知为何非要指定他接手,态度坚决,其他人不知该怎么处理,只能如实汇报给沈予栖,让他来决断。

    回国后沈予栖便没有管太多p&p的事,正好这次过去也能一并处理一些积压的事务,便答应接下。

    “记得好好吃饭。”沈予栖微微俯身贴近,从下往上看季微辞的眼睛,声音有些沉,大概还有几分威胁的味道,“我会抽查。”

    这话有些不切实际,怎么抽查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人有没有好好吃饭?

    没吃也能说吃了,又没人时时刻刻盯着。

    然而对别人没用的办法,放在季微辞身上却很有用。

    因为季微辞不会撒谎,只要问他吃没吃饭,如果回答“吃了”就是吃过了,如果沉默以对就是没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