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学生,皇位给我: 95-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是学生,皇位给我》 95-100(第3/8页)

过来的诚意,诸位爱卿之前不是说,大战消耗过多,想要与胡国和谈吗?连胡国的诚意都不敢看,这和谈的心,也不是很坚定啊。”

    李暮歌纯粹是想要提醒一下这些大臣,所以才会将人头堂而皇之摆在殿内。

    前些日子主张和谈的大臣闻言,脸上出现了羞意,不知是为自己过于菜鸡的表现羞涩,还是为自己在百官面前,被皇帝质疑真心而羞恼。

    “陛下!胡国果真是未开化之地,送人头给他国,以彰显诚心,此乃蛮夷之举!与此蛮夷为战,当真是大庄之耻辱,臣一想到边关被那些蛮夷所杀的将士,就心痛不已,大战至今日,确实不宜再战了。”

    嘴上骂着胡国,实际上也是满脑子的和谈心思。

    跳出来说话的这个官员,是个生面孔,刚被李暮歌提携上来不久,不过他不是因为自身才华北提拔上来,单纯是因为上头有位子空下来,底下资历够格的人只有他。

    满朝可能只有他自己不知道,等他手底下那几个新人资历够了,他就得“退位让贤”了。

    这么一个临时顶岗的家伙,倒是大言不惭得很,这些日子,主和派里跳的最欢的人就是他。

    李暮歌可算知道,为什么这人资历够了,但是此前一直没有被提拔。

    当头上的君主任人唯贤的时候,一个人一直没有得到赏识,那肯定是那个人的问题了。

    没等李暮歌说话,就有主战派的人跳出来,狠狠怼了那个满嘴要和谈的官员一通,将那官员骂得面红耳赤才算停。

    要不是打不过,估计那官员要挥拳头揍人了,李暮歌见那人蔫蔫儿地退下,没有继续为胡国说话的意思,心里有些遗憾。

    其实她有点儿期待在朝堂上,看见群臣“打成一片”的场面。

    “胡国狼子野心,一时失败,他们不会服气,今日送人头来长宁,不像是彰显诚意,反倒更像是在警告,尤其这死人,还曾是大庄的百姓,陛下,胡国绝不可信!今年大庄各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国库充裕,臣提议,可以打回去!”

    站出来说话的人是铁血主战派,也是姜芝林的祖父,在长宁没事儿养猫逗狗的姜老将军。

    他常年驻军西南,却也深知西北不易,西南那边的外族实力弱小,虽有些奇诡手段,但不足为惧,相比之下,西北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

    胡族人简直就像是他们的传说一样,是诞生在天地之间的人,自然孕育他们,因为每次打死打跑一批,总会又出现新的胡族。

    西北每年都有大战,为抵挡胡族南下,年年要死许多人。

    现在好不容易打出了优势,何不乘胜追击,将胡族赶得再远一些,省得总是来骚扰边关。

    李暮歌听了这话,十分意动。

    李暮歌是个后世人,出身现代的她知道,对于后世人来说,一个皇帝合不合格,不在于得位正不正,甚至都不在于这个皇帝究竟是否爱民如子。

    对于现代人来说,皇帝最大的功绩,是开疆拓土。

    为国家夺下了多大的土地,才是现代人最看重的一点。

    只要皇帝在位期间,能够成功实现开疆拓土这一成就,那么,就算这个皇帝做得再荒唐,后世依旧会有人为其发声。

    反之亦然。

    守成之君,一不小心就会沦为现代人口中的庸碌之臣,我上我也行之辈。

    “姜老将军所言不错,胡族来犯,总不能毫发无损地离开。胡国既然等着咱们和谈,那便派人前去和谈,不知哪位爱卿愿意出面?若能不动兵马,夺下胡国城池,日后史书之上,必定青史留名。”

    李暮歌无法拒绝的是开疆拓土的诱惑,大臣无法拒绝的是青史留名的好处。

    当即有一大批大臣毛遂自荐,恨不得今天就舍弃一切,直奔西北,将区区胡国,全数拿下。

    主动请缨者中,不乏这两年才入朝廷的新人,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是出身寒门。

    现在朝廷事务颇多,连原本保着官位不撒手的世家大族官员们,也渐渐开始寻找有能力的新人,笼络到手下做事了。

    不找有能力的是真不行,他们可不想辛苦一整天,全为底下的人打工,想想自己这个上司累死累活,成天加班,底下的人却悠闲度日,他们充满血丝的眼睛嫉妒得更红了。

    而那些寒门的官员,大都清楚自己的未来在何方,此刻想去西北的官员中,他们占据大多数。

    他们本身底蕴就不足以同世家大族相提并论,做事如果还不积极,当初不如外放做官,留在京城干什么?

    李暮歌的目光,落在了穆九榕身上,还有覃宁谧。

    两人一人为庶族,一人为士族,代表两个阶级。

    李暮歌最后决定,选出七人出使边关,由李乐景带队。

    像是这种和谈,其实就跟外交使团差不多,不可能只有一两个人出面,李暮歌只是尽量平衡使团组成成分,避免李乐景压不住她们。

    李乐景过去,主打一个吉祥物作用,同时她也会监督那些大臣,一旦那些大臣想要在和谈之中让步,又或者是,私下被胡族收买,有李乐景在,至少能够保证,结果不会太偏离李暮歌的目的。

    按理说,和谈的地点应该设在长宁,但李暮歌不太想浪费那个时间,赶紧谈,谈不妥接着打就是了,大家时间都很宝贵。

    在秋日的风中,使团离开了京城,往西北而去。

    李乐景走得时候,还以为年底能回来,谁知道这一去,就是两年未曾归长宁。

    胡族不老实,谈判的时间线被拉得很长,其余官员都能来往长宁与边塞,唯独她这个象征着皇室意志的吉祥物不能走。

    后来她在边关吹沙子的时候,一直很疑惑,为什么她当初要答应出使边塞?她老老实实待在科研司,研究她的大铁块不是很好嘛?

    答案无解,所以李乐景只能在西北研究起改良军械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这一研究,还真给她研究出点儿名堂来。

    第98章

    边关战争的时间被拉长, 这件事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

    李暮歌的目的是开疆拓土,不是跟邻居友好相处,说白了, 她就是看上邻居的地了!

    在她抱着这种目的的前提下, 胡国如果还同意她提出的要求,那他们就不会被杨家人两句话,忽悠得头脑一热, 领兵就打过来了。

    本来是想要占便宜,结果便宜没占到, 死了一批人,还被俘虏了一批人。

    胡国和大庄一开始递交和谈申请的时候,想得是将那些俘虏换回去, 几万人可不是小数目,就算里面大部分都是无关紧要的贱民,可里头还有胡国的达官显贵呢!那些人的命可太值钱了。

    这两年时间里, 胡国陆陆续续换回去了一些王公显贵, 李暮歌并没有为难那些人,在李暮歌看来, 那些人全都是小金矿。

    打仗打得钱不够了,就扔出去一个,从胡国换物资和钱财回来, 继续跟胡国打仗。

    胡国后来也明白过来了, 大庄这是拿他们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