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学生,皇位给我: 95-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是学生,皇位给我》 95-100(第1/8页)

    第96章

    李暮歌同意了李乐景的请求, 接下来造出来的显微镜,先送到科研司两台,剩下再给农学院与太医院。

    李乐景不光拿到了她心心念念的新的显微镜, 还借此让名下两员大将展露身份, 成功抹除了两员大将出身的污点,很是高兴,笑得眼睛都没了。

    李乐景还有一件事。

    那就是请李暮歌定下登基大典的日期。

    “此事交给礼部安排便是, 国不可一日无君,一切遵循旧例即可。”

    皇帝死后, 新君继位,李暮歌直接当甩手掌柜,叫底下人自己安排去。

    “有陛下这句话, 便足以。”

    现在朝野内外都已经改口了,就差一个登基大典,李乐景有些激动, 她在登基大典上, 肯定有一个很靠前的位子。

    以前在后宫当小透明的时候,哪儿想过有朝一日, 自己能站在皇帝跟前,这样的风光!

    看着李暮歌,李乐景突然想起了昔日那个怯懦的妹妹, 她遇见有人欺负十四皇妹, 还曾出面呵斥过那些宫人。

    十四皇妹不光没有借此惩罚那些宫人,还为那些宫人求情,叫她当时好生恼怒,暗道日后再也不多管闲事了。

    谁能想到,那个不起眼的小公主, 如今已经成了杀伐果断的皇帝,世事变化实在太快。

    有时候李乐景会产生一些奇怪的念头,比如她觉得,眼前的李暮歌,与过往的李暮歌,压根不是同一个人。

    怎么可能呢?这世上可没有神鬼,如何能叫一个人悄无声息替代另一个人,而不露任何破绽。

    李乐景没有细细琢磨那突如其来的猜想,而是离开去往礼部,她身为宗亲之中,地位最高的成员,登基大典,有些地方需要她帮礼部布置。

    登基大典最后定在了两个月后的一个吉日。

    清明之后,李麒的生辰之前,那个时候正好天气回暖,在外面举行登基大典,也不会特别冷。

    李暮歌没有异议,三月十七日,登基大典在紫薇殿前的大广场上举办。

    那一天,在京的官员都要入宫,整整齐齐排列在广场上,广场上的青铜大鼎会插上高香,敬告天地神明。

    礼部的官员捧着长长的册子在一旁高声念着,其上的文章瑰丽秀美,十分拗口,以李暮歌的文化水平,差点儿没听懂。

    因后宫没有长辈存留,太妃们的身份也不足以出现在登基大典上,宗室之中的长辈更是没一个活着的了,所以本该由长辈交托给李暮歌的传国玉玺,静静摆放在最高位的供桌之上,由李暮歌一步步走到前面,亲手捧起。

    红毯上,身着帝皇冕服的李暮歌一步步向前走着,冕旒上的珠玉前后摇晃,遮住了李暮歌的部分视线。

    在众臣视线下,她大步向前,脚步坚定,脸上带着意气风发的笑,走上台阶,她步履从容,一路到了供桌前。

    一手捧起供桌上的玉玺,李暮歌右手抬高,转身向她的臣民们。

    “今日,在此敬告天地神灵,朕,李氏第九世孙李暮歌,于今日承袭皇位,改元复盛!”

    复盛这个年号一出,李暮歌的意思已昭然若揭,她这是要重复盛天年间的一切。

    而且她自称第九世孙,实际上,李氏传承至今是第八世,这是将中间出的盛天皇帝也一同算了进去。

    凡此种种,之前都已经在朝中热议过,复盛年号就让不少臣子认为,此举不妥,反对的折子和反对的话,不知道在早朝上呈上过多少。

    但李暮歌坚持,并且说,她能够登上皇位,全仰赖有盛天皇帝这一位女帝,若是没有祖母在前,她想要登基,是万万没有可能的,毕竟在盛天皇帝之前,公主根本没有继承皇位的权利。

    所以复盛这个年号,她一定要用,哪怕是少用几年,也得用。

    皇帝坚持,大臣们很难改变皇帝的决定,况且只是个年号,它特殊在是李暮歌登基后使用的第一个年号,若是李暮歌登基两年再换,根本不会有人说一个不字。

    最后争论结果显而易见,众臣退一步,李暮歌成功了。

    在这之后,李暮歌自称第几代世孙,又成了焦点。

    按照辈分来算,就是第八代,盛天皇帝是从第六代皇帝,也就是盛天皇帝的夫君手里接过皇位,因此她和她的夫君都算第六代,李麒为第七代,李暮歌第八代。

    李暮歌提出关键,如果她说自己的第八代,那么是哪一位皇帝被略过去了。

    答案很明显,定然是外姓的盛天皇帝。

    李暮歌只说,那是她的祖母,她皇帝的位置,是她父皇也认了的,史书上以皇帝的身份,记载她祖母的亡故为驾崩。

    哪怕现在李家的宗祠之中,她祖母的身份是太后,那也不能无视她曾掌国的事实。

    众臣在第一个问题上后退了,在第二个问题上,自然也坚持不了太久。

    两次朝政议登基大典,其结果都是李暮歌胜利,两次过后,李暮歌对朝廷的掌控能力,登上了新的台阶。

    她确认了自己皇帝的权柄,之前她还是储君的时候,事情不会如此顺利。

    皇帝的身份,确实比储君身份更为好用。

    此刻李暮歌高声宣告后,众臣跪地,高呼三声三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一刻,李暮歌面对铺天而来的声浪,终于确定,这个国家从今日起,正式属于她,她将会改变这个国家的一切!

    登基大典的晚上,满城烟花,绚烂了整个长宁的天空。

    人们沉浸在欢声笑语之中,而边关,则有了不一样的动静。

    西北边关,高高的城墙之上,戴着头盔,身披盔甲的士兵手持长戟,立在墙上戍守。

    其中一人抬头望向天边的月亮,刚过十五,月亮还很圆。

    “怎么?想家了?”

    旁边看上去三十出头的老兵注意到年轻人的动作,笑着问道。

    年轻士兵点点头,他的脸被边关的风吹得留了许多痕迹,瞧着沧桑了好几岁,实际上他今年才十六。

    看着三十出头的老兵,也不过二十五罢了。

    老兵已经在边关十年,看惯了新兵这副思乡后不好意思的面孔,见此嘿嘿一笑,说道:“等过两个月不忙,你可以送信给家里,若是家中有事,也可以请出十来天假期,回家一趟。”

    说到这儿,老兵羡慕地啧了一声:“之前可没有这样的好事,全是太子殿下仁慈,不对,是陛下,今日是登基大典,要改口喊陛下了。”

    以前当兵入了兵营,就像是踏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除了每个月往外寄信以外,根本没有丝毫与外界联系的途径。

    回家探亲更难,非得升个官,有了武将的官职,才能有机会回家一趟。

    后来凌家倒台后,那位念及底层士兵的不易,给了士兵探亲的假期。

    “陛下以后一定是明君!可惜那些胡族人总是那样烦人,若是那些胡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