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学生,皇位给我: 45-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是学生,皇位给我》 45-50(第4/18页)

最近的工作,李暮歌却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颜士玉也感觉到了,穆盈栀对世家大族充满了敌意。

    以前也有敌意,但没有现在这么深。

    颜士玉感觉到了敌意,皱了皱眉,不打算揭过此事,开口问道:“常盈栀,你是何意?”

    “颜六娘子,在下姓穆。”穆盈栀笑了笑,“刚刚不过是在同殿下说明民间的情况。”

    颜士玉抿了抿唇,不爽地开口:“又不是所有世家都如杨家一般,你何必针对于我?再说了,科举不改制的话,即便没有世家,高官照样能打压寒门,你莫要迁怒。”

    穆盈栀笑而不语,她不想跟颜士玉在此时吵起来。

    颜家比杨家能好到哪儿去?要不是这一次死了个吴王,寒门学子怨气颇大,颜家肯定不会轻易松口,让科举顺利开始糊名和誊抄。

    颜士玉见穆盈栀没有再挑事,便也偃旗息鼓了,她其实心中多少有些心虚,李暮歌之前单独找她谈话时说的话,她铭记于心。

    不听话不行,吴王惨死街头,挨了整整十八刀的教训,历历在目!

    据说吴王私底下虐杀了十八个人,颜士玉不知是真是假,但她现在是真害怕长安公主,这位公主,是真的说杀就杀啊!

    颜士玉更害怕有朝一日,颜家成了李暮歌眼中的绊脚石。

    仔细算算,已经有五个皇嗣死在李暮歌手里了。

    下一个又是谁呢?

    李暮歌让颜士玉安排个合适的时间,她要见一见覃家人,同时叮嘱穆盈栀,不要过度煽动民意。

    颜士玉非常听话,李暮歌让她干什么她干什么。

    穆盈栀却有些不愿停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滋味,实在是太美好了。

    李暮歌见她心有不甘,祭出了杀手锏,“想要操控民意的人不止你一个,如果有旁人插手,届时民意反噬已身,可不是闹着玩的,你也不想常家的清名变成污名吧?”

    穆盈栀闻言,只好起身应道:“属下谨遵殿下之命。”

    李暮歌眼中满是深意地说:“放心,这事儿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本殿下的三皇姐已经多日不曾出来见人了,你们说,她在躲着谁呢?”

    李暮歌提起,颜、穆两人才突然发现,从吴王出事开始,荣阳公主一直没有出面。

    这并不符合荣阳公主的性格,关键是,太子怎么不带着她了?

    颜士玉猜测道:“可能是躲着太子?自魏王死后,荣阳公主便开始深居浅出,近日或许荣阳公主同东宫有了嫌隙,这些天太子上朝,不曾提过荣阳公主,荣阳公主也不曾上朝为太子解围。”

    第47章

    可是荣阳公主和东宫能有什么矛盾呢?

    荣阳公主和东宫最大的矛盾, 就是和太子妃之间的矛盾。

    众所周知,自打杨家开始支持太子以后,太子明显更加倚重杨家, 轻视了凌家。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杨家的大本营就在长宁,而且子弟世代为官,全在中枢, 论皇帝的宠爱,肯定是比远在西北的凌家要深厚许多。

    太子在没有登基之前, 最怕引得皇帝忌惮,因此他更看重能够左右皇帝想法的杨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以前荣阳嘴上没事酸两句, 实际上从来没有因为杨家更得太子信重而做过什么,更没有表现出如今时今日一般的避嫌态度。

    没错,避嫌。

    李暮歌总结荣阳最近的行动, 只觉得荣阳在避嫌。

    荣阳和东宫的利益绑定有多深, 众所周知,现在避嫌, 不觉得有点儿太晚了吗?

    “最近可有发生异常之事?”李暮歌问颜士玉。

    颜士玉细想了想,摇摇头,“除了吴王身死一事, 还有太子门生舞弊一事再被提起外, 没有其他事情了。”

    “大皇姐那边,也没有动静吗?”

    颜士玉又摇了摇头,“殿下,最近大公主的人一直在户部查账。”

    李暮歌明白了,异常就出在这儿。

    “查账查了半个月了, 还查?再查下去,账本都快被大公主府的人翻烂了,看来,你已经不得你三姐的信赖了。”

    李暮歌此言一出,颜士玉陡然安静了下去。

    之前觉得没什么问题,现在被李暮歌单独拎出来仔细想,确实疑点颇多,半个月的时间,颜士玉自己都能将账本捋一遍了,结果大公主府那么多账房,还没有动静,每次去问,都是依旧在查。

    原本颜士玉觉得是因为户部账本太多太杂,想要查出问题来,需要大量时间,可现在她意识到,依旧在查这个答案,是多么的敷衍。

    正如李暮歌所说,这是大公主府在防着她,准确来说,是她三姐颜士珍在防着她。

    “殿下,是臣之错。”

    明白了三姐对自己的提防,颜士玉果断认错了,她和姐姐各为其主,确实不该依旧如以往一般亲密无间,姐姐防着她理所应当,或者说,姐姐现在才开始防备她,已经算是给了她很多适应时间了。

    李暮歌对此并不意外,比起血缘关系,从属关系在这个社会更加重要。

    君臣之间的忠心,不能被血缘关系逾越,一个人可以与兄弟姊妹关系不好,但她不能不忠,在君主权力大过一切的社会里,不忠比不孝,罪名更严重。

    “没事,太子受难,大皇姐会做什么,猜也能猜到一二,我现在比较好奇,太子会用什么方法脱困呢?”

    李暮歌在紫薇殿前看见大公主嘲讽太子时,就知道大公主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她多半会和小说里一样有所动作。

    说起小说,李暮歌想起一件事。

    大公主在东宫有个埋藏的暗桩,平日里不轻易调动,那个暗桩在东宫地位不低,小说里是个关键人物。

    李暮歌记得,那个暗桩好像是叫冉星吧?一个大公主十几年没有用过的暗桩。

    说了几句话,到中午了,李暮歌跟两位心腹吃了一顿中午饭,随后各自归位,都干活去了。

    现在国子监的事务可多了,比之前还要多,不过李暮歌忙得心甘情愿,至少现在她付出的每一分劳动,都能在以后获得回报。

    东宫之中,太子妃杨卿鱼提笔写字,笔走龙蛇,墨迹在白纸上游走,最后落下了一首小诗。

    “商音久绝旅鸿回,数载青丝尽染灰。未闻良人成鬼客,泉台掩面泣声催。”

    “太子妃这首诗写得极妙,可要装裱起来?”

    身旁的宫女见杨卿鱼停笔,立刻上前,一边称赞,一边将打湿的绸布递了过去。

    杨卿鱼在笔洗中晃了晃笔尖,将笔上的墨尽数洗去。

    “冉星,莫要胡说,本宫没有这份诗慧,此乃宫中良嫔娘娘少时提笔。”

    名唤冉星的宫人微微吃惊,她也读过书,自然能看出这诗质量上乘。

    “没想到,宫里还有一位如此擅长作诗的娘娘,可是,好像没怎么听说过她的诗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