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学生,皇位给我: 35-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是学生,皇位给我》 35-40(第12/15页)

着你吗?你什么都知道,瞒着你还有什么意义呢?”

    李暮歌眯了眯眼,良嫔此刻的坦诚,让她格外不爽。

    大概是因为,她想看见得不是良嫔的坦诚,而是良嫔的悔恨,这一刻的坦诚,实在是太迟了。

    “所以舅父他们不知道六姐的身份存疑,也不知道六姐养蛊,那为何舅父他们如此厌恶六姐?”

    李暮歌一直觉得宁家应该是知道的。

    宁家确实知道,但不是宁疏白一脉知道。

    听到李暮歌亲昵地喊宁泽世舅父,良嫔心里有些酸涩,她已经许久没有喊过爹娘和小弟了。

    “因为你外祖他们最是厌恶他人品行不端,一个人可以不聪明,但绝不可以是个说谎成性,残害无辜之人的恶人。”

    当年皇后查才人死因,查到梧桐殿时,良嫔就慌了。

    她不敢想象,如果小六八岁就担上一个杀害宫妃,残害手足的恶名,日后要怎么生活!而且一旦这件事细查,就能查出来小六在养蛊。

    巫蛊之术是后宫绝对不能碰触的禁术,皇帝的逆鳞,谁碰谁死,届时不光她和小六活不了,宁家也会受牵连。

    所以良嫔找到了当时刚考上状元,正得帝心的弟弟宁泽世,请宁泽世将此事与皇帝说一说,劝皇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莫要因此污了皇室名誉。

    毕竟皇室出了个年仅八岁就杀了宫妃与皇嗣的公主,传出去会被天下人耻笑。

    宁泽世当然不愿意,他是个正直的人,他觉得如果就这么将此事糊弄过去,那才人和婴孩的冤魂,何以平息?

    哪怕是皇帝大怒,将他功名除去,他亦要承担此事后果。

    良嫔劝了很久,宁泽世坚决不说情,他后来直接去找皇帝坦白,说是六公主不小心害死了才人与她肚子里的皇嗣。

    宁泽世还说,他愿意去除状元功名,以自己的命抵才人的命,同时用宁家半数家财作赔,赠与甄才人的亲眷,只求皇帝开恩,宽恕六公主,看在还有十四公主的份上,饶恕良嫔和宁家其他人的性命。

    “舅父确实是个正直之人。”李暮歌没想到宁泽世会这么选。

    将真相还给死者的同时,还想出一命相抵的解决办法,同时为家人求情,希望皇帝能够法外开恩。

    如果事实真的只是六公主不小心吓到才人,导致悲剧发生,那宁泽世的处理方法,已经做到了尽可能的公平。

    毕竟六公主是皇室公主,良嫔则是宫妃,哪怕说天子与庶民同罪,也不可能做到同罪同罚。

    庶民杀人要偿命,天子杀人,难道也要天子偿命?不可能,最多断发以代断头。

    放到现代,达官显贵们杀了人,也有的是法子逃脱法律制裁,和普通老百姓是不一样的。

    “对,泽世是个正直的人,他光明磊落,觉得有错应该改进,有罪应该受罚,可是你的父皇,从不是个正直不阿的皇帝。”

    良嫔说到这儿,之后故事的发展脉络便是清晰可见了。

    皇帝得知此事后,先是对宁泽世发表了一番“朕之肱骨,怎能为一小小才人偿命”的言论,随后又说,“吓到才人不过是意外,小六真心悔改便足以,宫里常有妃嫔早产,唯有才人因此而亡,此乃命数,不能怪小六”。

    两段话,将事情盖棺定论,小六没错,全是才人的错,宁泽世是皇帝重视的大臣,不能为一个小小的才人偿命。

    于是十年前的这件事,就此落幕。

    李暮歌早知皇帝不是个好东西,现在听完良嫔讲述,她胃里一阵翻滚。

    这是真恶心啊!

    “明白了吗?这就是你的父皇,他刚为太子时,说是要效仿太|祖体察民意,于是常去民间游览,期间不知带回东宫多少女子,每一个女子都曾与他海誓山盟,曾与他真心相爱。”

    良嫔说出皇帝过往,她看着李暮歌脸上无法掩藏的恶心,颇觉痛快!她早就想跟人说了!

    “这天底下最为无耻的便是男子,尤其以你父皇为最,现在大公主与太子相争,搅得朝堂鸡犬不宁,西北军养寇自重,你父皇两头受辖制,全是他自找的!他凭什么稳坐天下?他简直连先帝的洗脚婢都不如!当初皎月公主勾结先帝男宠造反,那时皎月公主就该一剑斩了他,他竟然赢了自己姐姐,登上了皇位,苍天不公,苍天不公!”

    良嫔越说,越控制不住,她双目通红充血,声音越来越大,站在门口守着的宫人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母妃,冷静一点儿,你不是想为六姐报仇吗?如果提前被父皇知晓你的心思,别说为六姐报仇了,你自己的命都保不住。”

    李暮歌安静听完这一段,心里的恶心感压下去了些许,因为她的注意力被另一件事吸引住了。

    良嫔深吸口气,随着李暮歌的话平息了心绪。

    李暮歌起身到门口吩咐了一下门口的锦绣和锦文,两人都是跟着良嫔的老人了,多少能了解良嫔的心思,现在听见良嫔吐露心声,也绝不会向外多说半句。

    另外守门的人是李暮歌心腹,白芍和白术绝对不会向外多嘴一句。

    等吩咐完宫人,李暮歌回了屋里,宫人从外头进来,送上热茶与糕点。

    “母妃这两日缠绵病榻,刚刚醒来的时候又没胃口,只吃了些清粥,想必此事已经饿了,不如来点儿清淡好消化的糕点,填填肚子。”

    良嫔还是没胃口,只是想到小六还等着她报仇,况且老皇帝还没死,她凭什么死?

    于是她拿起一块糕点慢慢吃起来,吃得时候情绪已经彻底平静了下来。

    见良嫔已经恢复理智,李暮歌缓缓开口问道:“母妃,你刚刚说西北军养寇自重,这事儿你是如何知晓的?”

    西北军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是保国安边的战士,若是没有西北军在边关守着,敌人的铁骑早就一路攻入长宁了。

    在小说里,西北军的形象也偏向于正面。

    小说之中,有人之前被荣阳欺负,想要报复失去太子庇佑的荣阳时,就说起过西北军,看在西北军的面子上,放过了荣阳。

    后来西北军被皇帝强行招回京城,并且被皇帝夺了一半军权,家中儿郎更是在此后数年间,一个接一个丧命疆场,等新帝登基时,已经一蹶不振。

    连新帝都感念西北军为国做出的诸多贡献,对彼时夺嫡之争中失败的对手魏王与荣阳公主,多加恩赐。

    养寇自重这四个字,怎么听都和光辉形象的西北军没有干系。

    凌家后来可是有许多子弟都死在敌手,凌家怎么会养寇自重呢?

    李暮歌实在是不太相信这件事。

    良嫔喝口茶,顺了顺嗓子,缓了缓情绪后才开口,“你以为,凌家为何这么多年来一直不从西北回来?自然是因为,他们很清楚,一旦凌家回了长宁,以后就再不可能踏出长宁半步。”

    良嫔眼神复杂,她幽幽一叹,像是在说凌家,又像是在说其他人:“狡兔死走狗烹,打仗时需要将军,可仗总是会有打完的那一天,到那时,将军该何去何从呢?”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