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恶女的快穿》 100-110(第5/14页)
早先兰海随口编出来逗小弟子的故事,这时候就随着兰海的飘起变成了真的,同时,也带动了不少武当、青城这样有祖上的门派往上查查,闹不好,自家也有点什么仙人遗泽呢?
这个时候,还很少有人能意识到,此事,对这个世界的改变。
104第一百零四章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 一切阴谋诡计都是徒劳的。
这话放在此时简直就是写照。
蜀山派的第四重天是要成仙人的说法,在最短的时间内,以风暴似的速度席卷了整个天下。
一开始明太后同皇帝都不是太相信。
明太后觉得这完全就是无稽之谈, 古往今来那么多皇帝都说修仙成神, 但基本都是被骗了,这一次, 显然也是一个谎言。珠儿?自然也是被骗了。
皇帝则觉得这事太稀罕了。
但不管他们怎么想, 当兰海在他们面前直直的飘起并且长时间不落后,两人就都信了。
当时明太后的膝盖就有些发软, 而皇帝则两眼放光, 修仙成神啊, 还有比这更有趣的事情吗?
当然, 对此事还有一些人不信, 乃至抵制。
比如朝中一些大臣就认为这事与民生不利, 更会威胁皇权, 上书反对, 明太后倒是赞同这个主张,但就像她对身边人说的那样——“哀家又能如何呢?”
是的, 又能如何呢?
蜀山对天下正道开放功法, 锦衣卫对所有士兵开放功法,新修的书院, 对所有进院的学生开放功法!
是,不是每个人都能修到三重天然后突破, 甚至二重天一重天都需要一定的天份。
但,这是机会, 这是对所有“好人”的一个机会。
你只要能表明你是一个好人,你就有可能成为神仙!
这是多么大的诱惑。
明太后再觉得此事动摇根基, 也无计可施,甚至她自己也暗自后悔,为何当年,没有好好习武,若是打下底子,现在说不定也能同珠儿一样了。
是的,珠儿。
在向明太后汇报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之后,珠儿就向明太后请辞了。
“太后,早年珠儿觉得这一生可能也就这样了,能青史留名,已经做到很多……别说女人,就是男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了,但现在珠儿觉得……也许,还能有更多的尝试。”
当时明太后看着她,那真是各种情绪都
有了,最极端的,简直都想把珠儿给砍了……
怎么着,我让你去看一下情况,你回来就直接叛变了?开什么玩笑?!
但珠儿坚定的目光,身边的太监都令她没有这么做。
而随着明太后的默许,天底下最有可能反对的一股力量就这么消失了。
在之后,这一年被称为明台元年。
有人说,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人类进入到了另外一个天地;
也有人说,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人类开始真正的认识到了自我;
当然,也有人说这里的明,就是明太后的明,不过自然被喷的牙都找不到了。
也的确不是。
虽然在这个时候,哪怕兰海、蜀山横空出世,明太后依然有过去的光辉笼罩,但把这个时间拉长到一百年、三百年,早就被世人遗忘。
随着蜀山的无私奉献,少林、武当乃至青城、峨眉都把自己的功法拿出了一部分做参考。
最初也是说只限于内部人士交流,可蜀山功法都几乎让天下人练了,这些功法也慢慢地流传了出来,当少林功法进入到学院,也就注定了功夫走入世俗。
明台三年,少林智久大师突破了三重天;
明台四年,武当的罗田紧随智久大师的脚步;
同年,半真半假的,江湖上不断有人表示自己突破到了这一层,事后证明这大多都是假的,但也令武功被世人所追求。有些条件的人都会把孩子送到门派中,读书不再是最佳选择,朝廷紧急又批准了十所学院,免费收取更多的孩子,女生也不再被人瞩目,一些偏远贫穷之地也不会再无故丢弃女婴,甚至有一些富裕人家会去收养这些女婴。
不过最令天下轰动的,还是明台七年,令狐青从海外带回了玉米……
是的,令狐青。
就在蜀山召开英雄大会的这一年,令狐青终于借着朝廷的力量得到了一艘远航大船,说是要真的去走一走。
一开始还有消息传过来,三年之后就彻底断了,等到第四、第五年,蜀山都很少有人提到他。
现在的蜀山,同早先又大不一样。
早先的蜀山弟子,大多数到了各地书院,也有小部分到了其他门派做交流,最顶尖的那部分,则和其他门派的弟子一起,聚集到了京城。
这里起步就是二重天,大多数都是三重天,更有不少人都突破到了这个层次,虽然还没有哪个人真正到达四重天,但原地漂浮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
不过蜀山山门倒比早先更热闹,门下浩浩荡荡上千弟子!
上千!
这个数要放到早先是绝对不可能的,哪怕是在武侠位面,也很遭忌惮。
不提兵力,只是供养都是问题,这些都是完全的脱产者,而且需要的补给要比普通人起码多两三倍。
不过放到蜀山当然不是问题,而这个数还是他们特意筛选下来的。
林西在此地坐镇,不时的就能给兰海提供那么+1+2的能量。
数量是不多,可持续性强,兰海每次给他写信都要大大的赞赏一番!
——咱们蜀山,多亏有林师伯啊!
——也就是有林师伯,蜀山才能这么兴旺发达啊!
林西觉得比兰海,自己对蜀山的贡献差太远了,但天天看兰海这些信,也不免有些飘飘然,日日看蜀山弟子这么声势浩大,自豪感、荣誉感更是强烈!那+2+1的也就越频繁了。
而就在这一年,令狐青回来了。
令狐青刚回来的,倒也没有太受重视。
现在不说蜀山,其他门派的年轻弟子,也都一个个冒了出来,令狐青早先虽有点名声,过了这些年也都不显了。
但令狐青带回来了玉米。
这东西一般人不知道是做什么的,虽然听令狐青说可以高产,却也没太在意。令狐青本人也不是太放在心上,毕竟,他从来没有种过地。
但兰海太知道了!立刻就安排人大力研究,同时,还让令狐青详细回忆了自己这次出海的经过。
详细到每一个港口、每一次风暴,这把令狐青给闹的晕头转向的。
他会出海,是想知道世界的极限,当时兰海对此也大加赞同,怎么他这一回来,她关心的……就不太对了呢?
“你没有看到世界的极限吧?”
令狐青没有说话,兰海微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