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 110-120(第2/15页)

眉:“哦?被你这么一说,倒是教我期待起来了。”

    只是想要参加秋闱,那也就意味着只剩四个月左右时间。沈砚往后这段时间是起早摸黑,一门心思扑在学业上,日日顶着个黑眼圈到林芝记来用饭,教林芝一家瞧着心惊胆战。

    “大理寺的差事竟是这么多?”

    “往年陶郎在时,也没见他累成这样啊?”林森也是摸不着头脑,暗暗嘀咕莫非沈砚时下的上司是那种狂人?

    等陶应衡过来时,一家三口打听了一番,便听到无良上司压榨可怜沈砚的故事,那叫一个义愤填膺。

    偏生衡哥儿还要安慰三人,表示事情已经过去了——过去个头啊!

    林芝看着沈砚盛饭时还打瞌睡,差点一脑袋栽进饭桶里的景象,暗暗把那无良上司骂了个狗血喷头,同时决定给沈砚改一改食谱,补一补脑。

    等到次日沈砚过来时,还没去盛饭,便看到林芝盛了一碗粥到自己面前。

    “喏,特意做的,补脑用的。”

    “哎……”沈砚下意识坐直了身子,好奇地看向面前的粥米,心里突然一咯噔。

    摆在他眼前的是一碗米粥,只是这碗米粥乃是用猪油爆香粳米,再往里加入松子、核桃和莲子等物,再以小火慢熬炖煮而成,起锅前撒蜜饯碎,因其极受先前两位状元兄弟的喜爱,故而被民间称为状元粥。

    沈砚心跳如擂:“你知道了?”

    林芝还以为沈砚说的是无良上司的事,板着脸重重点头:“我听衡哥儿说了,我帮不上其他忙,只能给你做点好吃的,咱们养精蓄锐,定是能熬过这段时间的!”

    沈砚心跳声愈发强烈,就面上也不仅泛起淡淡的红晕:“嗯。”

    许是觉得回应太过简短,他又深吸一口气,而后方才磕磕绊绊道:“等我,等我到九月。”

    林芝歪了歪头,恍然地应了声。

    没等沈砚再说话,她催促道:“快点吃吧,别让菜都凉了。”

    除去这道松仁核桃粥以外,林芝还准备了菰笋炒虾仁、葱油鸡块和荷叶蒸鳜鱼,一桌子的菜品皆是生津益胃、补益精髓,安神补脑的。

    沈砚止住还想说的话语,想着直接说出来太不尊重,也太没有准备了。他暗暗放下心思,目光落在面前的粥上,米浆泛着温润的暖白色,最上层飘着些许油花,映得粥面微微发亮。

    浅褐色的松子、深棕色的核桃、雪白的莲子和浅黄色的蜜饯碎错落其间,沉沉浮浮,米香、甜香和坚果的油香氤氲而起,教沈砚禁不住咽了一下唾沫。

    他舀起一勺送入口中,醇厚丰腴的香气瞬间充盈口腔。酥脆油润的松子与核桃,粉糯间带着一抹淡苦的莲子,还有最后那一抹蜜饯带来的甜意。

    再来是菰笋炒虾仁、葱油鸡块和荷叶蒸鳜鱼,每一道皆是清爽怡人,教人胃口打开。

    沈砚埋头进食,将一碗米粥横扫一空还不满足,又吃了一碗饭才放下碗筷。他看着空荡荡的盘子,感受着略撑得慌的肚子,这才窘迫起来,想开口说话又是忍不住打了个哈欠,又打了个哈欠。

    “你先休息会,再走吧。”林芝忍俊不禁,这米粥升糖速度快,加之沈砚胃口大开,吃得多,瞌睡也正常。

    林芝蹑手蹑脚出了门,留沈砚在屋里打个盹。她寻到林森和宋娇娘道:“我问过砚哥儿了,他应当有了主意,说是再熬两个月,过了九月就好了。”

    夫妇俩同时松了口气:“那就好。”

    第112章

    等到晚间,林芝自己也盛了一碗粥喝。铺里的学徒大妞路过,笑着打趣道:“师傅,您今日怎做了状元粥?是打算为了秋闱生意做准备吗?”

    “状元粥?”林芝眼里带着些疑惑。

    “您不晓得?”大妞吃惊,上前将两位状元郎喜好此粥,世人便将此粥唤作状元粥的典故告诉林芝:“时下每逢秋闱前,凡是家里有举子的,又或是国子监和各地书院,都会做这个吃,图个好彩头呢。”

    林芝才知道还有这说法,顿时若有所思。眼下读书科举是世人最看重的事,沾着这茬的行当大多能赚钱。

    她当天就找林森和宋娇娘商量,打算在铺里添一道状元糕,像端午粽子那样做成

    礼盒卖,又补充道:“上回端午礼盒送扇子和香囊,这回不如送书袋、笔袋,更合举子的用度。”

    “这主意不错,不过状元糕是什么?”

    “我亦是听人说的,说是江南一带的小吃,跟桂花米糕差不多。”

    林芝答道:“秋闱时正是桂花盛放之时,江南一带的人便吃这桂花米糕,讨个广寒高甲,蟾宫折桂的口彩。”

    “竟然还有这般说法。”

    “我亦是戚娘子来信以后,对杭州府有些好奇,又打听了些许才晓得的。”林芝笑着,又说了这状元糕的做法,大体便是将甘草水与糯米混合均匀,再研磨成粉、随后与粳米粉和桂花粉搅拌均匀,混合成轻捏成团,轻滚不散,一捏就碎的状态,再进行过筛,并倒入模具,洒上桂花粉,蒸制即可。

    只要定制不同的模具,再将桂花糖浆与红豆沙混合,并充作内馅,便能将模样做得更精细。

    “听起来好像就是市井卖的米糕?”

    “这东西好吃不好吃,差得太远了。”林森跟着点点头,与母女俩说起尚在太平州时的事儿,原本与他一起在席郎君跟前伺候的小厮,贪图方便和银钱,没去席郎君常吃的铺子买米糕,而是就近买了一家。

    结果可想而知——

    林森唏嘘:“就为了五文钱,挨了十个板子,被撵出院子,到咱们走时还是个在灶房挑水的。”

    “因为米糕给人一种很容易做的感觉?”林芝想了想,笑道:“其实这米糕看起来很是容易,里面却藏着许多细节。”

    林芝随口提起:“比如糯米和粳米在研磨成粉以前,先需要用清水浸泡。”

    在杭州定胜糕的制作中,这一道工序被称之为还水。

    “若是水量过多,米粒发粘,口感变差;若是水量过多,米粒未得充分吸收水分,则会干噎掉渣。”

    林芝耸耸肩膀,暗暗想着,光是这一步骤,便需要经验丰富的师傅观察糯米和粳米的状况,仔细把控研磨处理的时机,否则味道便会天差地别。

    顿了顿,她才继续往下说:“还有后续制作中,粳米粉和糯米粉的比例又是一大难题,不同比例糕点的口感会出现明显差异,糯米粉占比越高,口感也是越发弹牙黏腻,而粳米粉占比越高,糕点亦会愈发蓬松暄软。”

    “甚至不同地区,湿度也完全不同,糯米粉和粳米粉的比例也要调整。”

    林芝稍稍说明一二,方才笑道:“等我先定上一二模具,做上一二样品,爹娘再尝尝看。”

    她在纸上写写画画,不多时便有了想要的模样,送到木匠铺里,再请他们打造出来。

    等模具送来,已是半个月后。

    林芝先把模具洗干净晾干,才开始准备糯米和粳米。

    因着两种米的吸水量不同,故而林芝将两者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