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 90-100(第1/15页)

    第91章

    鱼丸铺铺主那番不体面的质疑,倒让夏厨一行人成了全场焦点。在场不少人虽然心有疑问,觉得赛题对他有利,却顾及青衣汉子的态度,没像鱼丸铺铺主那般当众叫嚷出声,顶多多看了夏厨两眼,便各自垂首凝思起来。

    夏厨一行人亦是如此,起码面上瞧不出半点波澜,仿佛没听见议论,也没在意旁人的目光,只静静站在原地,等着饮食行行会人员后续的安排。

    林芝扫了眼鱼丸铺铺主,见他眼下泛着青黑,身子还微微发颤,一副心神不宁的模样,心里不由犯疑。

    身旁的魏厨瞧出她的疑惑,愣了一下才开口:“林娘子这几日未曾去市井逛过?”

    林芝不解,回答道:“这不过年嘛,铺里歇业休息,我就没怎么出门。”

    准确说,她这四天基本是吃了睡、睡了吃,若不是今日要来看赛题,怕是还赖在床上。

    魏厨一阵无语,过年本是汴京城食铺赚钱的好时候,别家顶多缩短些营业时间,没成想林芝记竟直接关了门休息。

    顿了顿,林芝回过味来:“市井?与鱼丸铺铺主有关?”

    魏厨轻笑一声,悄声道:“你晚上可以去市井瞧瞧,据说光州桥夜市便开了近十家鱼丸铺。”

    “他是这么说的。”回家路上,林芝与爹娘说起这件事来。夫妇两人也奇怪鱼丸铺铺主的态度,闻言咋舌:“开了十家鱼丸铺?这也太快了吧!”

    “咱们要不现在去瞧瞧?”林森问道。

    “这……”宋娇娘刚想同意,便担忧地望向林芝:“芝姐儿是不是要回家研比赛用的果子?”

    “没事,去市井转一转,说不定还能得些灵感。”林芝摇摇头,笑着说道。

    见她这般说,林森便吩咐车夫转道,载着一家人到州桥夜市门口。

    三人下了车,望着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灯笼高悬的店铺,两侧占得满满当当的摊贩,还有空气中飘来的各种香味,林芝一家莫名有种被卷到的感觉。

    他们顺着人潮走在街市上,没几步便发现了市井上的变化。宋娇娘指着远处的铺子:“瞧,那家炙肉铺果然倒了。”

    林芝往那边瞧了一眼,暗暗摇头。

    他们又走了片刻,还没见着魏厨说的鱼丸铺,倒是一家炸鸡铺子率先闯入视线,卖的正是炸鸡柳不说,更离谱的是横幅上还写着‘预热赛同款美食!’。

    林芝:“……”

    林森和宋娇娘:“……”

    三人齐齐瞪圆了眼,看着长长的队伍,差点气笑了。他们先是忙着准备比赛、而后又歇业休息,竟没发现仿版炸鸡柳已跟雨后春笋似的冒了出来。

    “难怪……”林森哭笑不得,“前两天我出门买菜的时候总能见到有人到咱们铺子前来张望。”

    原本以为是来吃饭买烧鹅的,没曾想是冲着炸鸡柳来的。

    这么一来,他们倒是错失了一笔赚钱的好机会。眼见宋娇娘脸上添了几分郁色,林芝赶忙开口劝道:“钱是赚不完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咱们往后还有的是赚钱的机会。”

    事已至此,林森夫妇也很快打起精神。正当他们好奇这家炸鸡柳味道时,便听到食客的抱怨:“好难吃……”

    “肉干巴巴的。”

    “哪里外脆里嫩了,外面湿漉漉的,里面干巴巴的。”

    “和我预热赛上吃到的完全不一样!”

    “真无语,这分明是诈骗嘛!”

    林森忽然想起他们事前试吃时的话语,与母女二人交换着眼神。

    一家三口的想法一模一样。

    他们偷笑一声,顿时没了试吃的心思。其他不说,只要他们没发现面包糠与馒头糠的区别,嘿嘿,一时半会是做不出原本的味道的。

    三人心情大好,直往前走去。

    很快他们寻到了一家新开的鱼丸摊,不大的摊子热气氤氲,食客们三三两两排着队,端着粗瓷碗吃着鱼丸,时不时响起赞声:“好吃!”

    “不愧是预热赛上的吃食。”

    “这汤底比我吃过的还要好喝。”

    这家的风评可比前面模仿自家的铺子风评好得多!

    林芝若有所思,而后上前买了一碗,价格与预热赛上一样,三颗鱼丸六文钱。

    摊主是个三十来岁的汉子,见他们一家三口只买一碗,也没嫌弃,麻利地舀了三颗鱼丸,又往碗里加满汤,还递过来三根竹签:“姐儿慢用,好吃下回再来!”

    林芝道了谢,找了个角落的小桌坐下。宋娇娘先端起汤碗,没急着品尝鱼丸,而是抿了一

    口汤:“哎呀?这汤不错啊。”

    虽然还未到达让人回味无穷的程度,但也属于出色了,温润醇厚的鱼汤,尝不出腥味,带着恰到好处的咸度,冬日喝着热乎乎的,很是舒适。

    “这鱼丸……”林森则用竹签戳起一个鱼丸,咬了一口,瞬间睁大了双眼:“与预热时吃到的鱼丸竟是一模一样!?”

    “真的假的?”宋娇娘大吃一惊,赶紧也拿签子插了一颗尝尝。

    林芝戳走最后一颗,细细咀嚼品尝片刻以后她摇了摇头:“不能说一模一样,但也差不离了。预热赛那家用的是鲢鱼,细刺多,偶尔能吃到小刺;这家用的是青鱼,刺大肉厚,口感更弹,鲜味也更足。”

    若说预热赛上的鱼丸是七分,那这家鱼丸铺做的可以打八点五分,也难怪这里的食客挑不出刺,购买者络绎不绝。

    三人吃罢,又往前走去,果然又看到四五家鱼丸摊子、两三家炸鸡摊子、诸如糯米烧麦、藏肉饼之类的吃食也有开设。

    起初宋娇娘还不高兴,看到后头都麻木了,唯独庆幸女儿棋高一着,馒头糠的材料俨然误导了大半的人,暂且无人能攻破炸鸡柳的配方。

    至于其他吃食,味道有些相仿,有些不尽相同,要说最惨烈的当属是鱼丸铺铺主,一连几家鱼丸味道都做得相当不错,各有各的滋味。

    走到州桥夜市的最末端,林森又有了新发现。他停住脚步,示意母女俩往那边看:“芝姐儿你看看那人。”

    林芝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不远处一家挂着‘正宗鱼丸’招牌的铺子,铺主正忙着给客人舀汤,不是旁人,正是今日在饮食行闹事的鱼丸铺铺主。

    宋娇娘也认了出来,倒吸一口凉气:“可他家的生意,看着还没前面几个摊子好!”

    “难怪鱼丸铺铺主急成那样。”林森问旁边卖糖葫芦的老汉买了三串糖葫芦,又接着打听了几句,方才晓得这鱼丸铺铺主自打得了邀请便自鸣得意,直接给自家鱼丸涨价。

    紧接着,预热赛上还做出区别对待的事儿来。

    预热赛刚结束的那两天,这家鱼丸铺子的生意还算红火。可打从第三天开始,州桥夜市乃至汴京各处接连开了数家鱼丸摊子,别家味道不差,价格还比他家实在,他家生意别说维持住了,就连最初的老客也被抢了去。

    如今就算把价格降回去,也没几个熟客愿意回头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