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定风波: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书剑定风波》 110-120(第9/18页)

睡,萧遥却没有。

    其实他有很多都没告诉温兰殊。

    那次他因为宇文怀智,被迫从村子里逃出来。他知道,自己的存在连累整个村子不安宁,而他因为弱小,谁也保护不了,只能眼睁睁看着周围人被迫背井离乡。

    他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了,是废物一个,别人夸他聪明,又有什么用呢?

    直到路过青城山的丈人观,他听说观主炼丹失败,库存的茯苓都快用完了,才发现少了一味人血做药引。道士把八字贴了出来,他稀里糊涂就跟了上去,匕首割开手腕的时候,他没觉得痛。

    而后道士给他毛毯子和饭食,跟他说,观主炼丹用了好多茯苓,要不是你来,这次小公子就回天乏术了……你的血,好像刚好能救小公子哦。

    他问,小公子是谁?

    是西川节度使的独子,没什么公子架子的一个人,你救了他,以后节帅肯定会谢你的。而且,你的体质有奇效,说不定能被节帅接去。

    我救了他么?

    是的,你救了他。

    他呆得让道士有点不明所以,又补充——所以,我救了一个人,我是有用的,我不是废物?

    道士觉得这孩子有点执拗了。于是在他的要求下,带他来到温兰殊昏迷的地方,指了指屋内,说,他很快就会醒过来。

    他又问,节帅以后还会需要我,需要我的血吗?

    道士摇了摇头,这谁知道呢。

    后来秋天到了,银杏叶落了一地,青城山秋雨连绵,云雾缭绕,雨水透过树的缝隙,落到叶子上,啪嗒啪嗒响。墨绿的叶子被雨水浇得刷白,几棵红杉刚好和银杏凑成金红交织,给原本单调的山峦加上几抹鲜艳的颜料。

    他躲在百年银杏树后,偷偷看温兰殊的身影,他不想让小公子看见他,尽管小公子表示,想看到救命恩人,准备了厚礼,这次丹毒来得太凶,若不是恩人出现,自己可能就活不过来了。

    道士说,那小孩走了,不过他还挺愿意帮你的,只要你想,可以让他跟着你,丹毒再来就能用他的血,观主说那小孩八字刚好和你合上。

    温兰殊不悦。

    “那这样说来,就是把人家当我的血包咯?”

    道士不觉得有什么错,温兰殊很尊贵,那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小孩,当“血包”然后在温家混吃混喝,多好。

    孰料温兰殊小嘴一努,看起来很严肃,“他是人,不是我的血包,我怎么能那样对恩人。这样说的话,还是不见为好,有缘再见,麻烦道长,把我准备好的谢礼给他吧,我得下山去了。至于这丹毒,下次爆发再说!”

    他在树后,看温兰殊远走的身影。

    那天是七月初七,观主为他留下“章”作为凭据。

    而后又过了几年,“阿九”变成了“萧九”,在观主见证下,又记录下一个“章”。

    ……诚心祝祷,温十六长命百岁,一生无忧。

    再往后,温兰殊入蜀,失踪。萧遥遍寻无迹,于是捐了六百贯香火钱,祈祷上章。

    ……温十六入川,行踪不明,萧九奉香火六百贯,祈祷温十六无虞。

    萧遥知道了将温兰殊掳走的土匪,就是他安置的因自己身世而连累的村民。那一瞬间他恨造化弄人,无奈木已成舟,只能找医师前来,为温兰殊缝合伤口。只是如此一来,心中就有了愧疚,导致他总是时不时看温兰殊。

    那个人会恨吗?会恨他吗?如果恨他的话,他也不会在乎,错的确在他。

    可是没有。

    甚至在知道前因后果后,自愿做萧遥的“人质”。

    萧遥抱温兰殊的臂弯紧了紧,这个动作让温兰殊迷蒙之中悠悠转醒,“嗯……怎么了,阿九?”

    “没什么,天还没亮,睡吧。”

    温兰殊轻笑,手攀着萧遥的肩膀,又沉沉睡去。他们距离那样近,两颗怦怦直跳的心也贴在一起,萧遥有想过,他桀骜不驯,又尊卑不分,若是温兰殊对他大失所望,他就算倒行逆施也得把温兰殊留在自己身边。

    一切都出乎意料。

    那人永远波澜不惊,安宁恬淡,包容他的一切过错,以及一切,而他甚至还在质疑对方并不爱他,他们的感情仅仅是因为出现的时机刚刚好。

    见日之光,长勿相忘。

    有可能在那一次次因愧疚而导致的不经意注视里,很多东西,就注定了。

    【作者有话要说】

    萧遥:你如果知道我老婆是谁,你也会觉得我幸福。

    见日之光,长勿相忘:来自于古代的镜铭,就是镜子背后的诗句。

    獭子又偷偷藏不住了捏。

    第116章 功名

    几日后, 温兰殊受了皇帝的安排,呆在翰林院,成为了起草诏书的翰林学士。而萧遥率兵北上, 继续镇守晋阳。

    转眼间二月二,天气愈加暖和,温兰殊一头从茫茫庶务中抬起头来, 才知道一个月已经过去了。

    从冬至到现在, 差不多三个月, 像梦一样。

    翰林院松柏成荫, 温兰殊抱着卷宗。

    朝堂最近变化不小,萧遥节制河东,铁关河带兵驻守汴州, 中间隔着个魏博, 河北依旧是不服从朝廷,其实跟之前的区别不大。温兰殊对此很敏感,大周就像行将就木的老人,还是走到了群雄割据、逐鹿天下的时候。

    朝廷文官结交地方节帅, 互相拉拢互相通气,铁关河留下来的是高君遂, 贺兰庆云与崔善渊、韩绍先勾结, 在世人眼里, 温兰殊和萧遥也归为河东一脉, 也就是说, 温兰殊和高君遂、韩绍先其实没什么区别。

    温兰殊走过砖石路, 院中牡丹含苞待放, 腊梅渐已凋落, 思绪愀然。宦官迎面跑来, “温学士,原来你在这儿呢。陛下想听你解经,快请吧。”

    李楷在徽猷殿内裹着被子,重重帷幄放了下来,遮挡他的视线。小皇帝最近一直睡不好,可以说自从继位后,他就一直担心会被铁关河手底下的人不明不白做掉,故而对于高君遂的要求都尽可能满足,甚至还给了高君遂极高待遇,让一个还没到弱冠之年的人成为朝政要员。

    李昇的案例就活生生摆在面前,百尺楼太高,腊月太冷,小皇帝还不想那么快就死去。他的柘黄色衣袍都摆在一边,只穿了一件白袷,今日百官不用上朝,他心安理得在床上——

    斗起了蛐蛐儿。

    小笼子里,蛐蛐儿互相搏斗,缠绕在一起。李楷觉得好玩,因为这给他一种掌握的感觉:他控制不了各方诸侯,至少在徽猷殿,他还是山大王,能看到两只蛐蛐儿斗来斗去,“激烈”而又“血腥”。

    “快!夜叉,快咬他!”

    李楷口中的“夜叉”是其中一只,也是他身经百战的夜叉大将军。他看着夜叉和另一只此起彼伏,用蚕食鲸吞的架势,一点点咬掉对面蛐蛐儿的触角,进而愈加残忍,吃掉了对方的头。

    “好!”李楷鼓掌,“朕的夜叉,就是最厉害的!”

    但李楷又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