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人甜蜜再婚生活[七零]: 40-45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美人甜蜜再婚生活[七零]》 40-45(第8/16页)

来。

    到底是追求进步的人,看到题目出好了,大家第一时间是看看自己会不会做,第二才是看热闹。

    小娟本想着陪着青梅去比扛自行车,没想到自己先跟别人比上了,还是个男同志。

    她发现许多目光探究的落在身上,这还是第一次感受到聚焦的视线。

    她脑子乱成一团,脸红的发烫。当出题的男同志把题目送到她面前,她读了一遍甚至有点没看懂题目。

    忽然一双冰凉的手捧着她的脸,青梅明媚的笑容在她眼前绽放:“不要紧张,坐下来就当做在自家里做题。”

    小娟咽了咽吐沫,看了汪川兴一眼,他已经坐下来抓耳挠腮的思考题目了。

    小娟跟青梅感激的点点头,抛掉乱七八糟的想法,镇定下来重新看题目。

    出题的同志出了一道简单的应用题,但凡学过公式一眼就能做出来。

    然而先一步坐下来的汪川兴都要把题目读破了,在数字下面划完横杠就不知道后面该怎么做。

    反观后坐下来的小娟,拿着笔,看了一遍题目后迅速明白考点在哪里,快速的列出式子就开始计算起来。

    青梅其实也不知道小娟的水平怎么样,站在她旁边帮着加油之余,扫了眼她写的答案,接着笑了。

    小娟做对了。

    出题的男同志诧异地看到这一幕,他做这道应用题得需要打草稿,但他知道答案,所以能一眼看出小娟做的是正确的。

    而青梅不但没打草稿,也仅仅只是扫了一眼就知道谁对谁错,那青梅的水平应该是他们之间最高的。

    等到五分钟到,汪川兴把乱七八糟的纸交给出题的男同志,交上去以后,低头看到桌面上小娟的答题纸,瞬间反悔,想要抽回自己的答题纸。

    然而一直在旁边观察的青梅哪里会给他反悔的机会,一把拽着他的胳膊,小手暗暗使劲往下压:“汪川兴同志,交上去的答案还能改吗?”

    不等汪川兴回答,其他渐渐围上来的同志们纷纷说道:“不能改!”

    “考试你能改答案吗?”

    “绝对不能改!”

    出题的男同志拿起小娟的答案纸,反过来和汪川兴的答案纸举在一起,担心后面的同志看不到,他还站在板凳上给大家看:“谁是真学习,谁是假学习一目了然!让他给小娟同志道歉!”

    小娟字如其人,秀气工整,有这个年代特有的楷书书写习惯。

    反观汪川兴的答题纸上,全是黑漆漆的墨水,还有乱涂乱画的痕迹,这样要是在真正的试卷上即便做对了,也会被扣一定的卷面分。

    这下换汪川兴脸红了,大家左一言右一语的挤兑他,有的脾气爆的还说他不配当图书管理员。

    “文化水平差不要紧,关键是素质也差。”

    不知道谁说了这么一句,这句话好巧不巧落入下班过来的周阮军耳朵里。

    周阮军不是别人,正是天天要求汪川兴进步的妻子。

    她站在远处也不说话,插着腰远远地看着汪川兴在人群里束手无策的狼狈样子,站了一会儿,她转头去到操场上。

    “对不住同志,以后你要借什么书,只要这里有我觉得不会跟你磨叽。是我错了。”

    汪川兴看到阅览室里聚集越来越多的人,他真怕犯错误被领导知道后开除。在其他人的起哄下,他利索的跟小娟道歉。

    他不光跟小娟道歉,还顺势跟其他人说:“同志们对不住大家,还请大家不要在聚集了,要是我领导来了肯定不会放过我。我知道错误了,还请给一个机会吧。”

    开除事小,被他妻子知道他不务正业,更瞧不起他可就完了。

    小娟成功借到书,又得汪川兴的道歉,整个人很兴奋。

    她丈夫总说读书无用,这不是证明了有用?还有那么多爱读书的同志们给她支持,她今天太高兴了。

    青梅和小娟二人不管汪川兴在里头再怎么说,得了道歉借了书就出来,还得往操场上去。

    小娟叽叽喳喳地在青梅耳边说她的解题思路,青梅偶尔跟她讨论几句,多数是她在说。

    她挽着青梅的胳膊,整个人都活泛起来,像是忽然有了生气。

    操场上王蕾等了许久。

    她战友跟她一个劲儿地说:“哪有跟老百姓比试的,要是被班长知道肯定要批评咱们。人家现在还没来,说不定不打算来了,被你给吓跑了。”

    另外一个战友也说:“你非要说人家是假青梅,你又没有见过真青梅。你这是刻板片面,你思想要犯错误了。”

    “我没见过你也没见过,怎么就说我错误了。”

    王蕾坐在操场台阶上,往铁门那边看去,眼珠子一动不动的瞅着,半天说了句:“等就是了,哪有那么多废话。”

    她面前放着两台女士自行车,是她刚到家属区找熟人借的。

    又等了十来分钟,一个班的战友们七嘴八舌的劝她回去,马上要吹号了。

    这时悦耳的笑声从铁门那边传来,青梅和小娟手挽着手来到操场。

    家属区操场上锻炼的人不少,有些下班的干部也喜欢没事过来锻炼锻炼。

    不少人看到操场上出现自行车,还过来问过:“好端端的操场怎么能骑自行车呢?”

    不等王蕾说话,她边上的战友就跟人家说:“她要跟人家比赛扛自行车跑。”

    大家都是部队大院的人,见过扛沙包扛炸药包就没看过扛自行车的,一传十十传百,这种新型的比赛居然吸引了不少人来观看。

    青梅的到来,让不少人觉得眼熟。

    家属区不如军事区管理严格,有些人出门在外能接触到地方报纸。这时候的报纸都是油墨印刷,人的五官在报纸上并不是十分清晰逼真,但青梅和其他人站一起的身高与神态,让不少人注意到,觉得一定在哪里见过。

    “你看这种自行车行不行?”王蕾站起来,走到青梅旁边说:“二四的自行车是最轻的。”

    青梅环视一圈看热闹的人,发现有的人似乎认出她来,正在跟边上的人咬耳朵。

    青梅原本长相出色,过来就吸引不少人的注意,走到哪里她也习惯了,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反而笑眼弯弯地跟王蕾说:“你把青梅当偶像却不认识她?”

    王蕾直爽地说:“我刚从连队上来,连队里没有地方报纸,只有广播里报道过青梅同志的英雄事迹。回到女兵团,大家更不能随意外出。但我已经打电话让老家的亲人们帮我收集她的报道,很快就能收到挂号信了。”

    青梅信了,她听顾轻舟说过新兵战士入营后,会在三到六个月的时间里全封闭式管理军纪,就是为了端正个人不良作风和习惯。随意进出部队,与地方联系那是不可能的。

    青梅也不跟她废话了,走到自行车前面跟王蕾抬抬下巴说:“怎么跑?”

    王蕾拍拍自行车座,往操场上看了眼,跑步的人不多,她说:“一圈四百米,两圈?”

    青梅笑了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