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畅销小说作者: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回到民国当畅销小说作者》 60-70(第14/16页)

怀念叶校长,有感而发写了篇这样的小说,也或者是赶着结合时事,毕竟再晚些时候发表,叶校长去世这件事大家也就渐渐遗忘脑后了。

    少庭当时看到这里,心中默默吐槽:这是在影射我蹭热度呢。

    回归原文:当然兴许是鄙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毕竟叶校长生前可是十分赏识作者知行,想必是知行也被叶校长深深地打动了,才有感而发不出一周时间就完稿了长篇小说《追逐太阳的人》。

    初读,一看主角又是两位女性,鄙人虽想着这知行难道除了女人,就不会写男人了吗?难不成又是写些放大女性悲苦的刻奇小说?

    但随着每的连载读下去,当看到种族歧视、白人至上主义,与两个天真烂漫的女孩怀揣着理想回到华夏,也不禁欣慰,知行总算能跳出个人的苦难主义,放眼去写些真正有意义有内涵的故事了。

    直到看到大结局,在看到知行描写女主之一“她说亲爱的朋友请不要为我的离去伤心,我只是在人生的漫漫长夜中选择了去追逐永恒不落的太阳”。

    卑鄙者,莫过如此!

    这句子不知诸位是否感到熟悉?

    因为这正是早于知行《追逐太阳的人》发表前,曾在本月初引起无数读者讨论的《大道仙途》中,千风明月先生关于夸父之死的描写。

    原著中千风明月先生写到“夸父的身躯融化在尽头的烈阳中,巨人英俊的眉目悲伤却又欢喜的望着叶云起,在灿灿的阳光中挥手笑着大喊道:云起,我不是死了,我只是在这无尽的长夜中追逐到了那永恒的太阳”。

    千风先生写夸父逐,将神话故事合理加工,把本来一副悲剧的画面描述的充满着浪漫主义的美感。

    夸父的死是合理而充斥着浪漫决绝的悲剧,抄袭者知行则是生搬套,结尾看似用追逐太阳升华全文,实则我看是读过了《大道仙途》,知道自己写不出如此感人且富有罗曼蒂克式的语句,干脆就照搬到了自己小说结尾。

    可惜可叹!《追逐太阳的人》连载过程中无数人推荐夸赞,但既然结尾能抄,实在令人难以信服整篇文章的原创程度。

    而知行这样的抄袭作者能在当下大行其道,千风明月先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通俗小说《大道仙途》却被文人诟病,真不知是不是该说一句时无英雄竖子成名!——

    少庭手上拿着许嫣然给他的几份报纸。

    有夸赞《追逐太阳的人》这篇小说,称其虽比不了上篇《春风》更给人带来感官上的情感冲击,但十五万字的小说反应了如今当下的华夏,还有海外华人的归属感与如何爱国等我们应刻不容缓着手解决的问题。所以比起上篇《春风》,点评者认为《追逐太阳》在主旨上更为引人思考。

    然后正是如许嫣然说的,剩下批判的还是老一套。

    有个人写到:你写一次就算了,怎么新小说写的还是女人在当下过的多么不容易这问题?难道你就没有别的能写的东西了?

    少庭只想回答:哪天我们能做到真正的男女平等,我当然就不用写这些东西了。

    但是一想到有人说知行抄袭千风明月……

    许少庭想想,那其他的评价似乎也能接受了。

    第70章

    许嫣然对侄子递给她那份的报纸看完,刚看到知行抄袭千风明月这题目,吃惊之余只觉得好笑。

    等看完全篇内容,好笑之余恨恨的将这份报纸扔到一旁,冷声的骂道:“竖子无知!睁大他的狗眼看看,还忠实读者,没看出两篇小说的文风细节有相似之处吗?”

    许少庭到觉得还真不能怪这位,事实上现在白话小说就那么几个风格,就连他写作时候也要考虑到这时代的写作风格,会稍作参考学习下当下白话小说常用的形容词、语气词。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他在百年后写网文,“罢了”这个用在语句结尾的词语,能偶尔出现一两次就不错了,在这个时代几乎能做到每两三章都要出现个几次。

    少庭好笑的回道:“姑姑,你们是先知道知行和千风明月都是我,所以才觉得细节处能看出是出自一个人,这倒也不能怪这位作者说知行抄袭,毕竟他也不知道。”

    许嫣然瞥他一眼,嘴角嫌弃的勾了个笑:“满篇文章看着是为千风明月抱不平,我看全篇下来都是嫉妒两个字这是借着千风明月当抢,要摁死知行这位作者呢。”

    许少庭点头:“我看出来了。”

    文章顶着个抄袭的标题,结果整篇下来都是在骂知行。

    许嫣然不知道面前的侄子芯子里早就换了个灵魂,这位二十一世纪少年还不知被人骂作“竖子”是何等鄙夷的称呼。

    她便很是奇怪的问到这少年:“你竟然不生气?我是该说你心性淡然超脱……还是感情迟钝,脾气好的过分了?”

    “有什么好生气?”许少庭揉了揉脸,“不过我当然不能担个抄袭的名头,得想办法澄清下。”

    许嫣然眼睛一亮:“对啊,登报发个告示,告诉大家知行和千风明月是一个人,哎呀!我都迫不及待的看到那些借着知行骂千风明月的人的表现了。”

    许少庭惊了:“什么叫借着知行骂千风明月?”

    身为名写作者,少庭向来认为自己逻辑能力还算可以,现在也迷糊了:“这不是在说借着千风明月骂知行吗?怎么又来个……借着知行骂千风明月?我都听晕了。”

    “原来你不知道……”许嫣然满脸无语,“平里也见到你总看报纸,原来你都没看到那些点评。”

    许少庭只觉得自己冤枉,许家订的报纸总共有十二份,他知道后心里都在吐槽:怎么会有这么多种类的报纸?

    再加上订的杂志,许家专门空出个房间,没放别的东西,全部都用来放这些期刊报纸了。

    少庭每天也就挑着发行量最大的《沪市晨报》看看,其他报纸杂志就是用来看小说,向许嫣然解释了他看报纸杂志的习惯,这位姑姑只好给他科普了下新锐作者“知行与千风明月的爱恨情仇”——

    沪市近来名气最盛的作者莫过于千风明月,盛名到什么地步呢大家现在每天早上见面第一件事,说完早上好,第二句话便是问:“你有没有看今天《大道仙途》的连载?”

    一篇通俗小说不夸张的说,几乎做到囊括了整个沪市的在读学生,与大部分识字读书的工作党,可谓是将沪市的青少年们一网打尽,这也就罢了,还有个出乎意料的读者群体没有工作也不再上学,只负责在家照顾孩子的太太们。

    所以如今,你若是没看过《大道仙途》,可能与人聊天时都要少个能嘴的话题。

    但《大道仙途》作为通俗小说有多受广大人民群众喜欢,报纸与杂志上,关于它的负面点评就成正比例相关,当然也有作者大篇长评夸奖这篇小说。

    称其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想象力,是唯独属于我们华夏文明才能诞生出的奇幻巨作。

    但是更多的严肃文学作者们只抓住一条:《大道仙途》这篇小说过于注重读者的阅读体验,其娱乐性质远远大于文学内涵,如今看着风头无两,但注定不过是昙花一现的娱乐小说。

    并断言:不用等连载结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