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二凤养了只祖龙崽?》 14、先生目瞪口呆(第1/3页)
【嘎嘎!就是!污蔑秦始皇的都不是好东西!】
大鹅嘎嘎叫着,嬴小政也点点头,露出六岁崽子超凶的神色。
李世民顿时嘶了一声,只觉要完!
这小崽子一提到秦始皇,就准没好事!
陆德明此时也惊呆了,他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读完《史记》就打算把作者活埋的,当即立刻问道:
“为什么?”
几百年间《史记》深受推崇。毕竟太史公这本书,在汉武帝时期就敢于记载了汉朝的历史,可谓敢说敢言,十分有风骨了。
“太史公的《史记》去伪存真,不虚美,不隐恶,令后世得以知晓各朝代兴替,究竟哪里不好了?”
“先生怎知司马迁所言的就是真?他大可以说九成真话混一成假话,让人无从分辨真伪。”
嬴小政嗤笑一声,很快举例:
“司马迁说汉高祖生来股上有七十二颗痣,这种事有谁见过?
难道是刘邦亲自脱裤子验证的?又有谁亲自数出七十二颗的?”
“哪怕这都是真的,那他还说刘邦是其母与白蛇在梦中所生,那刘邦的父亲作用是什么呢?
既然刘邦都不是其父的亲生子,难道刘邦的父亲就愿意抚养他?”
嬴小政歪着脑袋,眨眨眼问道。
陆德明:………
“啊这……这确实是汉朝天人感应一派,为了维护汉家统治而编的说法。但并不影响其他...”
“那也就是说,其中还是有虚言喽?
可见这史书,不过是胜利者所写的而已。”
说到这里,嬴小政十分不屑地道:
“他们汉家的史书一味批评秦始皇,说他好大喜功、刚愎自用。可汉朝取代秦朝后,汉家的制度不全都是秦始皇所创吗?
他们后来又搞分封制,七国之乱差点亡国,还不是得沿用秦始皇的郡县制。
若不是秦朝书同轨、车同文,他们汉家语言文字都不统一,又要如何治国?”
用了前人的东西,却要往前人身上狠狠踩一脚,不承认其功劳、不赞扬其功绩,反而大书特书贬低其价值,中间若再掺假,那就更是故意给人家抹黑扣锅了。
嬴小政举了很多例子,甚至怀疑阿房宫和焚书坑儒都是假的,都是汉家人给秦朝扣的黑帽子。
最后他言之凿凿地肯定道:
“由此可见,这太史公不过是徒有虚名罢,实在是妖言惑众造谣诽谤,以此迎合当时的汉家天子!”
陆德明:………
陆德明目瞪口呆,他怔愣片刻,随后眼神古怪地看向后方的李世民,意思分明是“难道这是你教的?”
李世民立刻摆摆手,一脸无辜。
他可不敢这么教啊,都是自家聪明崽自己悟的!
陆德明还是第一次碰上这样叛逆,却又有理有据的学生,他也认真起来,继续反驳道:
“好吧,就算你说的有些道理,太史公确实有夸大其言的成分。
但史书更重要的目的在于教化和影响。我们读史书,能知道王朝兴替的缘由,也能告诉君王要勤政爱民。
若君王不施仁政、失其德行,就会有人如项羽、陈涉一般揭竿而起。这何尝不是一种警示呢?”
嬴小政想了想,觉得似乎有几分道理,可他依旧不喜欢《史记》,更讨厌司马迁。
“虽然先生说的也对,但司马迁既没当过皇帝,也没治理过国家,凭什么他一家之言就能给后世帝王做教训?
写史就该好好写历史上的事,不该掺杂个人情感和评论。
有鹅,嗯,有人跟我说过,司马迁这种行为叫‘夹带私货’,会影响读者自己的判断,带偏他人的观念。”
大鹅听到自己被提及,在旁边嘎嘎点头,十分认同。嬴小政又接着说道:
“既然他用史书来教化,就该教会百姓安分守己、忠君爱国,而不是鼓励人人都可揭竿而起,造成天下大乱。
自从汉武一朝出了这本《史记》后,就再也没有什么厉害的君主了,可见这本书十分的有害无利!”
陆德明:………
陆德明被六岁的嬴小政说得一愣一愣的。
要说嬴小政全错,可他举的例子又都是真实的,但他的结论却走偏了。
想要纠正他的观念,仅靠一堂课根本不够,且今日已近傍晚,陆德明便给嬴小政留了些书目,让他先自己读一读儒家经典。
等从房内出来,陆德明很快对李世民说道:
“秦王的这位大郎君实在天姿卓越,也十分好学,只是观念实在被带得太偏执了些……”
李世民听完,若有所思,随即说道:
“劳先生费心了。我家大郎之前因天命缘故,一直没给他启蒙,我也没想到他如此的喜欢秦始皇。”
起初他只当是小孩子心性,以为等他长大自然会明白对错,如今才发觉,嬴小政似乎剑走偏锋了。
陆德明瞥了秦王一眼,又觉得这秦王家的大郎,简直和他的秦王父亲一样,还很犟。
倒不是说嬴小政行为上叛逆,相反,嬴小政十分乖巧懂事,但思想上却格外固执。
不像其他小孩子教什么就会去认同什么,嬴小政反而有自己一套内在逻辑且很顽固,这就让人很头疼了……
六岁的孩子如此聪慧,心性却难以捉摸,日后究竟是好是坏,谁也说不准。
在孩子的老师面前,家长李世民也乖觉听训,苦笑着认错:
“是我以前总忙于政务,忽略了对这孩子的引导。日后还要劳两位先生多多费心。”
陆德明连忙说这是他作为师者的分内之事,日后也会更加重视对小郎君的引导。
李世民送走陆德明后,见大鹅一摇一摆走到自己身边,不由得长长叹了口气,颇觉头疼。
到了晚上,李世民抱着自家香香软软的妻子,还跟她提起了这件事,询问她的想法和主意。
长孙氏沉吟片刻,觉得是自家大郎太过聪慧的缘故:
“大郎自身太过聪慧,可六年来一直拘束在府中,又无人好好教导,才会如此。
如今既然有先生教导,不如你常带他出去走走看看。只有知道天地之广,亲自经历些事、见过些人,才能有所进益和感悟。”
李世民听完,只觉妻子说的太对了!
他这些年,又何尝不是这样成长起来的呢?
“观音婢,你真是一语中的!我过些日子就带大郎出长安去看看。
不过说来,你我夫妻二人也许久没好好相处了,近一个月都在外面,如今好不容易把孩子哄睡了……”
深更半夜,正是两人独处之时,李世民当即抱起貌美妻子,想要好好温存一番夫妻之情。
此时妻子面上带着些许娇羞,红晕染颊,发丝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