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堪折: 150-157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桃花堪折》 150-157(第2/10页)

就可以和陛下在河南重逢了。”

    ……

    七月永王一行人竟剑南中转,终至江陵。

    李嶙在宗室李羡辅佐下以太上皇令为名一路收拢江南将士,八月底至江陵,与卢挽风重逢时已有三万余重,原北庭将领季琛得太上皇命,率领甲士两万来附,全盛之时江淮拥兵五万余重,加之荆楚之地向来富庶,从河南河北两地躲避战乱南下名士闻音亦纷纷前来,望永王以皇室之名,率兵北上,救河南诸地于水火。

    这么快就收拢了五万兵马,以及江淮名士这些属实超出了卢挽风的预料,他正和永王,季琛等人畅聊,江南地图在他脑海中徐徐铺开,颇有如沐春风之感,并拢手掌,引众人视线往图上看:“如今我们已稳镇江陵,此乃交通要冲,北可上中原,顺江东下可取金陵,向西可退守巴蜀,中原粮草所需半数由此处转运,可称命脉。”

    季琛道:“永王既已镇荆楚,下一步可是要北援睢阳。”

    另有文士附和道:“睢阳已被叛军围攻近三月,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全凭太守许巡苦战死战,唇亡齿寒,睢阳若失,江淮危在旦夕。”说道这里泪流不止:“还请永王北上援救睢阳!”

    “还请永王北上援救睢阳!”

    一时之间叫嚷声此起彼伏。

    拥兵两万的老将季琛性格沉稳,不动如山,锐利的眼睛四下梭巡着席间众人,一言不发。

    李嶙到底年轻,众人一嚷,他感到坐不住,冷峻的目光投向卢挽风。

    卢挽风说:“时机未到,眼下要东巡,聚拢兵马,再图南上。”

    “东巡?”席间众人大为不解,就连抱臂在门口处听着的杨骁都有些糊涂。

    “圣人召令,只令永王坐镇江淮,可曾有过东巡的旨意?”发问的乃是随着永王一路从剑南至江陵的宗室李羡,亦任江陵太守。

    卢挽风道:“圣人授永王节钺名器在手,东巡亦是为旁牒郡县,巡抚诸镇,此举亦是为抵御寇盗侵逼。”

    面对卢挽风的侃侃而谈,李羡没有争辩,他身为宗室,伴两朝天子,岂能看不懂这别有用心之举,全为一己私欲分裂南北,置黎民于水火,透过人群李羡与老将季琛目光交汇无言。

    李羡失望的摇了摇头,转身拂袖而去。

    第152章

    永王东巡消息传至西北时,李绍正与燕军对峙在长安城西,存亡决战一触即发。

    王斌躬腰将帐中油灯点亮,自被拥立登基后,李绍甲胄不离身,一连数日都在与西北将帅,以及问讯奔赴而来李觅,商忖攻克长安的诸多事宜,眼下已经到了深夜,将帅们都离开了,只剩李绍和李觅。

    李觅低头斟茶,李绍仍旧立于大羊皮地图前,一言不发,面沉如水。

    王斌上前给李绍披了件披风:“九月了,天气越来越冷,陛下保重身体,千万别受了凉。”

    李绍看起来沉静与往常无异,眼里泛红血丝和皱紧的眉却透漏着他的疲倦。

    王斌说:“与叛军决战在即,这时候陛下才更应该早早休息,养足心血。”

    李绍忽然问道:“李嶙呢?”

    王斌说:“正欲东巡,永王是铁了心要和陛下决裂,眼下您和叛军之间战势胶着,他不救睢阳也就罢了,竟还趁机东巡意图收取金陵,割裂南北,与陛下分而治之,所行实在是令人不齿。”

    李觅仍旧一身布衣,抬起头冲王斌微笑,说:“劳烦取天子敕令。”

    王斌望了眼李绍,不解问:“先生是要……”

    李绍与李觅心有灵犀,来到案几前,取下毛笔沾过墨汁,道:“太衍是想下敕令李嶙退回蜀中。”

    王斌说:“只怕一纸诏书阻止不了永王东巡决心。”

    李觅开怀一笑:“永王自然不会听,可这敕令必须要下。”

    李绍抬起眼帘:“他若是不遵,便是谋逆。”

    王斌顿时了悟,道:“诺”取了敕令在案几上铺开,又听李绍道:“把高适叫来。”

    这么晚了?王斌心中犹豫,却也不得不照做,转身撩开帐帘又放下,回头道:“还有个好消息,奴婢想陛下听了应当会感到高兴。”

    王斌说:“从江淮投奔而来的士人口中得知,元桃没有事,她随永王到了江淮。”

    李绍落字的笔稍稍停顿,他看着绢帛上黑色的字迹,沉默片刻,继续书写下去,道:“朕知道了”王斌走了,帐子里也静了,执戟的士兵影子投射在帐子上经火光一照拉得狭长。

    李绍听着漏刻里滴滴答答水声,将毛笔置回砚台边,他得知元桃还活着,那始终绷紧的心弦仿佛松了,只要她没有被留在长安城里就好,至于是来朔州找他,还是随着永王至江陵,于他而言并不重要。

    眼下他面临的是更严峻的形势和更艰难的处境。

    “陛下这是想她了”李觅开玩笑道。

    李绍闻言笑了笑,没有否认。

    李觅说:“陛下如此急于攻克长安,除了是为匡扶社稷,也是想要快些找到她。”

    少顷,王斌带着高适过来,高适显然是从睡梦中被叫醒的,顶着一头乱发仪态仍旧端庄,叩首行礼:“陛下”

    李绍伸手扶住高适手臂:“不必多礼”

    高适起身理了理仪容,幽暗的烛火给李绍镀了层柔和的光:“深夜召高公所谓不过一事。”

    高适说:“

    可是为永王东巡一事?”

    李绍说:“高公眼光果然锐利。”

    李觅说:“高公自蜀地而来。远赴陛下,听闻与奉命同永王镇守江陵的宗族李羡是旧友,对于永王一是可有独到见解?”

    “臣无无意谄谀逢迎,只一句话。”高适如实说道:“永王作乱,难成气候。”

    高适说:“永王少年意气,心无城府,胸少韬略,以唐廷讨叛之名,行割据分裂之实,断难长久。”

    ……

    天气逐渐转凉,杨骁叫上元桃去江陵林子里打猎,山林里仍旧一派青葱景象,流水潺潺,水网交错。

    杨骁双手提着山鸡野兔,满载而归:“荆楚之地果然富饶。”再看元桃孤零零骑在马上,半只猎物也无,道:“你不会打猎吧。”

    元桃勒着缰绳往溪水边去:“我不用打,安阳郡主打的已经足够了。”

    杨骁笑了笑:“生把火,我们把这兔子烤了。”

    架起火,两人围着火堆而做,杨骁用匕首将粗木枝削成尖穿过野兔置于火上烤:“皇叔走了,你知道吗?”

    “皇叔?你是说李羡?”元桃将兔皮清洗干净,挂在树梢上晾干。

    杨骁将烤兔肉在火堆旁翻转:“自从卢挽风说李嶙要东巡以后,他就离开了,沿着蜀地一路往西北奔向如今的皇帝。”

    元桃有所耳闻,撩起裙摆席地而坐:“永王拥兵五万,却不救危如累卵近在咫尺的睢阳,已经引起军中将士愤懑。”

    杨骁说:“卢挽风所提东巡不过为一己私欲,以备来日和陛下分庭抗礼。”野兔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