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全家成了亡国皇室》 50-60(第10/25页)
楼鲲为何能宿在驿馆?”
果然!
邹辉心头一凛,楼鲲连这位面都没见着,就已经叫锦衣卫记在小本本上了。
楼公子还是太自负了啊。
“回大人,楼公子手里有驿馆的符验,依照规矩,是可以住在驿馆的。”
谢明灼眉梢微挑:“他的符验从何而来?”
“大人有所不知,楼家是浮梁县乃至饶州府最大的瓷器商,楼鲲认了一个干爹,是御器厂的督陶官,他跟着督陶官做事,也算是为朝廷办差。”
朝廷在浮梁县下辖的景德镇设立了御器厂,专门为皇家制造陶瓷器皿。
督陶官是皇帝亲自任命的,由信任的太监担任。
谢明灼对这些事尚未了解,也不知如今的督陶官是谁。
“跟着督陶官做事,为何不在御器厂,反而跑来浔阳了?”
邹辉眉毛纠结:“下官也不甚清楚,只隐约听说是为了去各地物色更加上乘的陶土。”
这倒也说得过去。
谢明灼没什么要问的了,道:“你下去吧。”
待邹辉退出房间,她朝角落里的徐青琅招了招手,后者小跑过来,愤愤道:“大人,他肯定在骗人!”
“怎么说?”
“阿磬说过,窑厂里最上乘的瓷器,大多是用高岭土烧制而成的,高岭土以祁门居多,御器厂里的高岭土,几乎都出自祁门。”
言外之意,去各地物色上乘陶土,只能骗骗外行人。
“你既然出自浮梁县,可知道楼家?”
徐青琅点头:“听说过,他家是最大的瓷器商,建了很多窑厂,烧出来的瓷器很受欢迎。我就知道这些,阿磬家里也有窑厂,他知道的肯定比我多。”
“叫阿磬来。”
须臾,杨云开带着郎磬一起进来。
郎家在县里经营了一间瓷器铺,名下还有一座窑厂。
据锦衣卫情报,郎家不幸遭强盗洗劫,一夜之间化为乌有。郎磬的亲人都惨死在强盗刀下,若非他贪玩,去医shsx馆找徐青琅,也会惨遭毒手。
徐家同郎家交情匪浅,徐青琅的父亲帮郎磬报官,结果官府敷衍了事,只言强盗不知踪迹,无法逮捕归案。
徐父察觉到不对,暗自帮忙调查真相。
可惜某一天,有人状告徐家医馆治死了人,官府立刻将其抓捕,不给其申辩的机会,直接打入大牢,徐家医馆也被查封。
徐青琅想要为父伸冤,却在去的路上被无赖纠缠,若非她机警,随身携带迷药,她和郎磬早已不在人世。
为了保命,她不得不带郎磬逃离浮梁,半路不小心被拍花子拐走,好不容易逃出生天,人已经到了安陆,这才遇见谢明灼等人。
“大人,您叫我?”郎磬才十岁,跟着谢明灼吃得好睡得好,这些天脸上已养出了点肉。
谢明灼温声道:“认识楼家?”
“认识的,我爹常跟我赞叹楼家的瓷器,他家是县里最厉害的瓷器商。”
“那你可见过楼家人?”
郎磬想了想,摇头道:“没见过。”
谢明灼换了个问法:“你家出事前,你爹娘可有什么异常?”
“异常?”郎磬挠挠腮帮子,不好意思道,“心情不好常常叹气算吗?不过我爹经常对着我叹气,说我愚笨,不会做生意。”
“你不会做生意,可你瓷画画得好,你画的那些样式,都叫人耳目一新。”徐青琅夸了他一句,而后道,“大人,我倒是想起来一件事。”
“是什么?”
“阿磬的娘身体不好,有天我给她送药,发现她眼睛红肿,应是刚哭过。”
郎磬:“我娘哭了?我怎么不知道?”
“你整天就知道疯玩,知道什么呀?”
郎磬低下脑袋自责,如果他能早点发现爹娘的不对劲,是不是就能早点知晓真相?
“我说笑的,”徐青琅揪揪他的腮帮子,“是坏人太坏了,跟你没关系。”
姜晴抱臂,煞有介事道:“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见没人回应,她无措放下手臂,问:“我说错了?”
冯采玉摇头:“没错。”
但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呀。
谢明灼也伸手捏了捏郎磬的脸,“先回去休息吧,等到了浮梁县再说。”
郎磬乖乖道:“好。”
夜色已深,几人各自安歇。
谢明灼躺在床上,她入睡慢,一时半会儿进入不了梦乡。
驿馆房间都已熄了灯,黑暗笼罩下万籁俱寂。
谢明灼听力敏锐,总觉得有哭泣声隐隐约约传来,但再用心细听,又消失了。
她翻了个身,继续睡。
即将陷入梦乡时,哭声又传到耳边,她无奈睁眼,翻身下床。
外间姜晴先听到里面动静,惊醒后进来道:“二娘子要什么吩咐一声便是。”
“有人在哭。”谢明灼说。
姜晴一愣,随即叹道:“这都第几个了?”
她们一路途径不少驿站,有破败简陋的,也有宽阔敞亮的,但无一例外,每一个驿站里的驿夫都被沉重的劳役压弯了脊梁。
他们是驿站的劳工,接待的是来自各地的官差,遇上心善的能轻松些,若是遇到心狠傲慢的,要么是无穷无尽的驱使和刁难,要么是巧立名目的索要和盘剥。
官差住宿不仅不用花钱,还能用权势逼迫驿站的驿夫奉上所谓的孝敬银。
驿夫苦不堪言,逃亡者越来越多。
大多数都已失去了哭泣的能力,能哭的基本都是新来的。
驿站原本的功能是公文传达、军情传递和货物转运等,如今已渐渐变成了住宿官员予取予求的后花园,甚至盗用驿符、公器私用的也不在少数。
谢明灼这一路见识诸多,眼下她无力改变现状,但不能对问题视而不见。
梁王造反的问题已经解决,亡国危机暂时解除,她本可以放松一段时间。
可随着见闻的增长,越来越多的问题也浮出水面。
改变整体的风气,需要一步一步循序渐进,但事情发生在眼前,她也不能坐视不管。
“叫老杨去找人。”
姜晴立刻领命,却也心疼自家主子。
这些官员能不能争点气,别再让公主连夜审人了!
【作者有话说】
真希望能拥有勺勺的精力,日码十万![化了][化了][化了]
第54章
◎浮梁瓷商◎
浔阳驿站的驿卒有上百人,他们分工明确。
一部分驿夫专门传递公文和紧急军情,朝廷的六百里加急或八百里加急,都有他们的身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