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阿爹是科举文对照组: 17、017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阿爹是科举文对照组》 17、017(第1/2页)

    第十七章

    照理说这是钱家的心意,把这一筐篓的东西放在这儿,就是为了给卢秋月道歉的。把东西还回去,钱家多半会担心是他们不接受歉意,可这满满一篓,实在是太多了。

    卢秋月想了想,同意闺女的话:“行,那娘和你一起送回去。”

    在篓里挑了几个模样不错的瓜果,卢秋月背着篓,牵着今棠一块去了钱家。

    钱大郎夫妻正在院子里忙活,卢秋月上前表明来意,夫妻二人把手上的水在衣服上擦拭干净,对视一眼,果然面露为难。

    今棠在这时道:“大伯,大娘,你们给的东西太多啦,能不能换成一些药草呀?”

    卢秋月微讶,瞪了宋今棠一眼,“棠儿!”

    谁料,钱大郎夫妻脸色倒是一缓,连忙点头,“成,你们想换什么药草,俺得看看家里有没有。”

    卢秋月说:“钱大哥,你别听棠儿胡说。”

    “娘,棠儿没胡说,我和哥哥还摘了些药草,可以和大伯换!”宋今棠得知钱大郎靠摘药草去换钱,她便在琢磨了,卢秋月的病不能一直拖着,光靠益母草治标不治本,肯定是要靠大夫治的。

    药草花钱,要是他们手里有药的话,那还能省一笔钱。

    山上的那些益母草,卢秋月一个人用不完,既然钱大郎夫妻有拿药草换钱的路子,指不定他们还能换些其他药草。

    宋今棠觉得自己的想法可行,“大伯,我娘身体不好,想换些当归,您那儿有吗?”

    “有、有!”钱大郎说着,转身就要去拿,却又想到什么,转回身,“不过那玩意可不能乱吃,除了当归,还有什么要的?”

    宋今棠摇头,“没啦!”

    益母草和当归对妇人产后的调理有好处,这还是今棠在大学时,听一位室友说的。那室友当时科普了不少对妇人有益的草药,只可惜当时今棠觉得用不上,压根没在意,这俩名字还是因为好记才记下的。

    书到用时方恨少,要是她当时多听两句那该多好!

    换到当归,卢秋月把带来的食物都还给了钱家。回去的路上,她才要说宋今棠自作主张,就见扛着锄头去地里干活的许大婶等人。

    热情的许大婶隔着些距离就冲卢秋月招手,扯着嗓子喊:“月娘,月娘,我给你说,咱村有好消息嘞!”

    有人一打岔,卢秋月把宋今棠的事立刻给抛到了脑后,走到许大婶跟前,奇道:“婶子,瞧你这么高兴,村里要有什么好事了?”

    “那可是天大的好事。咱们隔壁的云水村以前出了个朝廷的古大人,人现在致仕回乡了,打算在周围几个村子建个私塾,要收村子里的孩子读书呢!”

    卢秋月一喜,“可是翰林的古鸿峰古大人?”

    “我一个乡下农妇,哪知道是哪位大人,不过听云水村的人说,这位大人的要求高,光是束脩就得十两银子。月娘,你家鹤哥儿不是开蒙了嘛,你赶紧回去和二郎商量商量,要不要把鹤哥儿送去。”

    卢秋月还没来得及为十两的束脩惊讶,朱氏尖锐的声音冷不丁钻进了耳朵里,“哎哟,咱们二郎好歹也是个秀才,鹤哥儿有他爹教呢,哪用得着去私塾。”

    宋今棠这才注意到,朱氏也在许大婶她们的人群中。

    大伙晓得宋家这两妯娌不对付,没有和朱氏搭腔,说了两句自己听到的消息,该去地里干活的,扛着锄头就走了。

    云水村这位大人回乡开私塾的事明显成了村里最让人关心的事,别看朱氏当着别人阴阳怪气,她自己也上心着呢。

    要是如她说的那样,宋玄章亲自教宋均鹤,不送孩子去私塾,可她家的大牛二牛没有一个当秀才的爹。朱氏没什么见识,但她晓得读书有好处,像宋二郎考中秀才后,二房不但免了两丁的差役,还得了村里和县里的不少奖励。

    要是能考中功名,哪怕是像张诚那样,中一个举人老爷,也不用苦哈哈地在地里刨食了。

    只可惜,现在宋二郎指望不上,想要改变,只能看俩孩子。

    她刚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宋大郎听,宋大郎手上的动作一顿,把锄头砸在地上,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送去私塾束脩就是十两银子,大牛和二牛两人,那是二十两,我从哪找这二十两去?”

    朱氏小声嘀咕:“我也不是说要让大牛二牛都去,去一个也行啊!”

    “你以为考功名是你在地里挖大白菜,一挖一个中啊?二郎从小那么聪明的苗子,乡试也没中,难道大牛二牛就能行了?”

    如果说的束脩,朱氏始终底气不足,可提到宋玄章,她可有得说,“二郎没中,那张诚怎么就中举人老爷了?我瞧咱们大牛二牛未必就比二郎差,有指望二郎的功夫,不如指望咱们亲儿子。”

    宋玄青是没读过书,却不是瞎子。

    宋玄章从小刻苦,天不亮就起来读书,夏天热出痱子,冬天冻出冻疮,都不曾懈怠。在这种精神上,两个儿子可比不了。

    况且,十两银子的束脩只是开端,日后的笔墨纸砚才是大头。

    有那些钱,还不如自己存着过日子呢!

    他摇头:“家里哪有那么多银子能让孩子读书,你还是歇了这个心思吧。”

    朱氏骂:“你就钻那钱眼里了,以后等孩子考上,那不是什么钱都有?”

    “十两银子的束脩你拿得出来吗?”宋玄青恶狠狠地问。

    朱氏气得牙痒痒:“以前给你兄弟读书的时候有银子,怎么你儿子去读反倒拿不出来,宋大郎,你是不是缺心眼儿啊!”

    “你这臭婆娘,头发长,见识短!”

    宋玄青夫妻一言不合吵起来,旁边地里的村民听见声音,凑了上来,从两人的话中听出七七八八,一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村民有赞同朱氏的,也有站在宋玄青这边的。

    一下子,夫妻俩的争吵成了两种不同意见的碰撞,地里大伙争得那是面红耳赤,好不热闹。

    吵到最后,宋玄青也累了,干脆对朱氏放话:“有本事你把那十两银子束脩凑齐了,就让孩子去读书。”

    朱氏毫不示弱:“凑就凑,瞧不起谁呢,呸!”

    面对宋玄青,她气势十足,话说得信誓旦旦,可等自己冷静下来,才晓得话放早了。

    凑十两银子,说得简单,她又该从哪里凑呢?

    朱氏发愁。

    她先是回娘家探了探口风,都是一个村的人,朱家人当然听说了她要凑钱给儿子做束脩。

    这种肉包子打狗的事谁会答应呢?要么就是说家里最近也困难,拿不出钱,话里话外还表示要是以后大牛二牛也要记得外祖一家。

    气得朱氏差点当场发飙,水都没喝一口就走了。

    在回去的路上还边啐边骂:“一个个真是梦飞出了天,一分钱不出,还想蹭好处!我呸!”

    “以后我们大牛二牛读书当状元了,你们想来掺一脚?想得美!平时嘴上说着一家人,现在比谁都跑得快,真当我是傻子呢!”

    朱氏骂累了,捋一把额头上的汗,一屁股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