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后他位极人臣了: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科举后他位极人臣了》 120-130(第1/20页)

    第121章

    是到了离开南宫府的时候了

    自从谢彦高中会元之后, 他便成了大周京城热门的话题之一了。

    这次进士游街之后,大家更是近距离地看清了“史上最年幼的状元”的真容后,谢彦的“热度”一下子上升到了第一。

    只要是有人的地方, 都会讨论“南宫家的那个十岁成为状元的俊俏侄子”。

    茶楼饭馆为了招揽更多的客人,更是把谢彦做为原型, 编造了好多“神童剧本”, 说书的说书, 演戏的演戏。

    为了迎合“市场”,市面上出现了好多诸如《怎样从小培养状元》《培养幼儿状元郎需从小事做起》《培养小状元郎的食谱》等等类似的书籍。

    望子成龙之心,自古便有。

    自从谢彦“火”了之后, 京城内外的官员、贵族夫人的拜访贴便像是雪片一般飞到了南宫府。

    从此赵氏和南宫羽便有了“固定的工作”。她俩会根据拜帖的先后或者那些夫人官人的官职情况安排接待时间。

    那些夫人有些是独自来, 有些是几个约好一起来。

    她们登门拜访的时候, 除了带礼品之外,无一例外的都拿了几本“小状元书籍”。

    她们拿了书籍跟赵氏和南宫羽“虚心请教”,更有甚者, 用朱笔圈出书中的“疑问之处”, 逐一请教核实书中说的是不是真的……

    她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想要把自己的子孙培养成“谢彦那样的孩子”。

    赵氏和南宫羽不厌其烦地接待了几天之后, 便累的有些受不了了。

    一次中午饭上, 南宫瑾和南宫昀都不在,只有赵氏、南宫羽以及谢彦一起吃饭。

    “太事无巨细了!”南宫羽有些抱怨地看着谢彦, “她们每个人的问题都不一样, 竟然会有人问,你小时候没了母亲是用什么食物喂养才会如此聪慧的……这些我们怎么知道?!于是我便说了句‘不甚明了’, 谁知那夫人便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 说我……不关心你的生活。幸亏母亲解释及时,否则我定然会被口水淹死……唉!你是不知道, 你现在已经成了她们心中的‘神’了,一点都玷污不得!”

    “我真的很想用一句话跟她们解释,‘这是天赋问题,你们的孩子没有这天赋!’,但我不能这么说啊……”

    赵氏乜了南宫羽一眼,“女孩子家多点耐心,好不好?人家能来我们家跟我们请假,那是我们南宫家的荣耀,千万得耐心的好好解释,别露出一丝不耐烦的样子而让人家失望,懂吗?”

    南宫羽委屈地点了点头,“知道了……但这种日子实在难挨啊!”

    谢彦了解到,她俩接见夫人们的“日程表”,已经排到了两个月之后,而现在只是过了几天而已。

    谢彦提议:“要不,开个赏花宴什么的,请了她们一起来探讨?”这样就能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了。

    “这个方法不错。”南宫羽的眼睛亮了亮,表示赞成。

    赵氏反对道:“不可。”

    南宫羽看向了她,“为何?”

    赵氏解释:“她们已经写了拜帖,大都要求是私下见面,也就是说她们各自有各自的需求,赏花宴过于大众化,解决不了她们的需求,即便她们会来参加赏花宴,但还是会来单独拜访的。”

    赵氏看向了谢彦:“再说了,若是举办了赏花宴,彦哥儿便得出场,到时候她们定然会盯上彦哥儿……过几天彦哥儿会被赐官,要去朝堂做大事了,哪里有时间理会夫人们的这种小事?”

    南宫羽点了点头。

    如今谢彦的确是“炙手可热”,个别狂热的夫人们若是有了谢彦的“小号”,还真有可能会盯上谢彦骚扰呢。

    谢彦不得不感佩赵氏为自己想的深远。

    赵氏意味深长地看了看南宫羽:“你呀,平坦路不走,非要去走那些崎岖不好走的山路!既然你要去试,那就更该好好磨磨心性,借着这次接待夫人们的机会,你好好磨磨。若是这点苦都吃不了,皇宫你也不用去了……”

    南宫羽听后红着脸低头吃饭。

    随着小状元事件的发酵,传言便成了谣言。

    不过这些谣言大都是赞扬状元郎的不凡的。

    说谢彦是紫微星下凡。

    有人扒出谢彦曾经多次遭受继母迫害的事情……

    便有人说继母和继子的无故失踪,是被天谴了,神形俱灭……

    有人扒出了谢彦在国子监大学堂学习期间,不跟显赫的世子爷交好,偏偏跟当今太子交好的事情。

    他们给出了“合理”的解释,紫微星自带慧眼,能从芸芸众生中识得真龙天子……

    大家还扒出了“科兴园一字号”和“科兴园二字号”的背后真正的东家是状元郎和太子两人。

    “士农工商”,在这个世界“做商人”本是件可耻的事情,但因为“贵人们”在做这件事情,如今被传扬了出去,不知为何,人们感到做商人也并非是件可耻的事情了。

    大周京城的商人还挺多,如今走出去都是雄赳赳气扬扬的了。

    *

    五月二十七那天,谢彦接到了圣旨,他不出所料地做了翰林院修编部的一个小职员——翰林院编撰。

    大周的翰林院修编部隶属于翰林院,相当于翰林院的一个部门,专门负责编撰各种书籍。

    主要编撰历史、地理、农经、佛经等等方面的书籍。

    除此之外,还会编辑润色皇帝下的各种文书。

    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翰林院修编部相当于现代的文秘部门,翰林院编撰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

    接到诏书的次日,也就是五月二十八,谢彦去了勤政殿上朝谢恩。

    自此,他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出入大周皇宫,走进这个国家的核心部门了。

    前世他只是一个公司的总经理,今生他已然成了“皇帝的秘书”。若是他的建议能被皇帝采纳,便能左右大周的命运。

    感到荣幸的同时,他亦倍感压力。

    今日来谢恩的是一甲三个进士。

    他们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进了勤政殿,站在了最前面。

    上朝的官员则站在了他们的后面。

    勤政殿外,五鼓之后。

    太子在内侍和宫女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他没有坐到龙骑上,而是坐在了龙案的旁侧的椅子上。

    按照礼制,勤政殿上所有的人都开始朝太子磕头……

    礼毕后,谢彦便听到身后有人问:“敢问太子,今日圣上病体如何?”

    太子没有多说什么,只说了句:“跟昨日差不多。”接着,便示意礼部官员开始“正常流程”。

    短短几天不见,谢彦感受到了太子无论是神情还是做事都沉稳了许多。

    礼部官员当着朝臣的面再次宣读了昨日的“任命”。

    ——状元郎成了翰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