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已复国,为何重生?: 11、第 11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既已复国,为何重生?》 11、第 11 章(第2/3页)

求太医院再去熬药,端着锅来,他亲自将这些药分成八份。

    远在江南的秦琢前面的兄长,全都要陪太子验证父子亲缘。

    结果还是那样,只有太子不是祥光帝的儿子。

    祥光帝依旧不信,又找来皇子的母亲,看着皇子与母亲验证亲缘关系。

    然后再随机抓人放血,大有不证明绿鸠鹊无用,誓不罢休的架势。

    那天的祥光帝就像疯了一样,整个皇宫都被苦涩的药味笼罩。

    瑞宁帝秦琢曾找到《祥光·起居注》,详细记载祥光帝与废太子验证亲缘关系的过程。

    最终反而是废太子先接受现实,他与状若癫狂的帝王道,“陛下,我不是你的儿子。”

    祥光帝先是难以置信,随即彻底暴怒,踹飞秦瑞,自己反而猛吐大口浊血,失去意识。

    太子发现秦琢的表情忽然变得难看,误以为秦琢是因为这个热闹不够完整,所以不高兴。

    他漫不经心的道,“王六郎夫人怎么说?”

    郑王世孙唏嘘,“王六郎夫人想要个儿子,费尽心思找个怀孕九个月,长相、气质都不错,大夫诊脉是男胎的民妇。”

    只要抱来民妇的儿子,无论她生男生女都称为双胎,这样她就不用再看别人的脸色,考虑过继的事。

    没想到计划从开始就错的离谱。

    燕国老夫人要亲自照顾王六郎夫人的消息传到别院,王六郎夫人与怀有男胎的民妇立刻饮下催产药。

    仆人满心都是赶在燕国老夫人抵达别院之前,布置好王六郎夫人已经生下儿子的假象。

    她听见稳婆说民妇生下儿子,夺走襁褓就跑,根本就没看襁褓里是不是男孩。

    燕国老夫人寻着哭啼看见的孩子正是外来的女婴。

    王六郎夫人差点吓得魂飞魄散,哪敢再生事端?只能认下这个莫名其妙的女儿。

    另外还有王六郎夫人打算杀民妇灭口,民妇却提前察觉不对劲,假装放松警惕,在王六郎夫人的心腹背着燕国老夫人送她离开别院的时候趁机逃跑。

    燕国老夫人喜欢六房大姑娘,王六郎夫人只心疼小女儿,假双胎姐妹这些年的明争暗斗。

    燕国夫人同样不满燕国老夫人偏疼六房大姑娘许久,非常有揭穿六房丑事的嫌疑。

    ......

    只是一天而已,燕国公府的荒唐事已经传遍整个京都。

    郑王世孙只挑拣能体现燕国公府各房争斗的事,随便说一说,感慨道,“六殿下找来的王家人还不知道怎么安排,燕国公府又闹出这样的事,太皇太后恐怕要头疼。”

    太子不可置否的挑眉,敷衍道,“放心,太皇太后还没糊涂,燕国公府怎么会乱?”

    郑王世孙立刻明白,太子不在乎太皇太后和燕国公府的事。

    那么燕国公府会出太子妃的消息就是谣言。

    太子虽然不知道谣言,但是已经明白郑王世孙对太皇太后的忌惮。

    不,更准确的说,郑王府真正忌惮的人不是太皇太后,其实是安王,太皇太后最疼爱的小儿子,抓着景兴帝曾默认皇太弟,差点越过祥光帝登基。

    无论当年发生什么,如今祥光帝与太皇太后冰释前嫌,孙孝祖慈,安王就只能是亲王。

    大玄要求宗室不问朝政,亲王最大的权柄就是宗室族长。

    景兴帝能无视朝臣的意见,重用兄长郑王和胞弟安王,允许他们掌握部分京都兵权只是特例。

    随着景兴帝猝不及防驾崩、皇位空悬数月、宗室频繁站队,惨遭洗礼、祥光帝登基、郑王主动交权、安王被迫交权,大玄宗室已经退至景兴帝登基之前的富贵闲人。

    只剩尊荣,难碰实权。

    换句话说,太皇太后想要为心爱的小儿子谋划未来,宗室族长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既能获得最大的尊荣,又不会触碰任何人的敏感神经。

    如今的宗室族长是郑王,景兴帝最信任的兄长,又有支持祥光帝登基的功劳。

    太皇太后不是想要什么,只知道无理取闹的女人。

    郑王活着,她就不会提出宗室族长换成安王的要求。

    然而郑王世子与安王世子相争,几乎没有任何优势。

    太皇太后甚至不必熬死郑王,只需要弥留之际,交待几句遗言。

    祥光帝满脑子都是替景兴帝尽孝的执念,早就魔怔入骨,什么事做不出来?

    太子稍作沉吟,明知故问,“兄长的小女儿刚一岁?”

    郑王世孙点头,笑容变得真切,“祖父为她取名令赢,小名聚儿,唉,三岁未夭之子才能记录名字,不知道我的令赢有没有这样的福分。”

    话虽这么说,但是宗室族长,终归有些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

    只是这话不吉利,郑王世孙根本就不去想。

    太子施恩从不吊人胃口,开门见山的道,“这还不是小事?如果有爵位,按照规矩要马上雕刻匹配的玉碟。”

    郑王世孙猛地站起来,满脸惊喜,“太子殿下?!”

    大玄皇族女子通常都是举行过及笄礼,拟定请封的折子送去宗人府,族长核实请封折子合理,联合礼部共同拟定封号,送去皇帝的福阳宫等待通过。

    这套流程走下来,快则两旬,慢则大半年。

    哪怕是公主,十五岁也未必能等来真正匹配爵位的封号。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如同岑皇后的三个公主,全都是出生就有封号,只不过是祥光帝一句话的事而已。

    太子微笑,“这种小事,兄长不用挂念。看太皇太后那边怎么说,如果要给燕国公府的姑娘爵位,聚儿是兄长的长女,自然不能输给外人。”

    外人是县主,秦令赢就是郡主。

    若是等郑王世孙变成郑王再封郡主,那得是什么年月?

    太子又道,“如果太皇太后不急,六月叔祖父生辰,父皇必定发愁,如何赏赐,我就白赚个为父分忧的机会。”

    郑王世孙笑容灿烂的走出东宫,返回王府看见女儿,兴奋才稍微退散些。

    他熟练的抱起女儿,低声道,“我们聚儿果然有福,改日得了爵位,爹带你去给皇叔请安。”

    郝夫人惊讶的捂住嘴。

    爵位?

    郑王世孙笑道,“你心里有数就行,别与任何人说。”

    郝夫人立刻点头,语无伦次的道,“这样的好事,我怎么敢乱说,怕惊扰聚儿的福。”

    看着恬静安睡的女儿,郑王世孙止不住的心软,温柔道,“聚儿的表哥和表姐不能稀里糊涂的住着,找个日子,你正式收养他们,王府按照聚儿的份例减半,配伺候的人和月银。”

    没听见郝夫人答话,他以为郝夫人怕麻烦,解释道,“定下规矩,那两个孩子未来能少些委屈。”

    实际郝夫人是怀疑自己陷入白日美梦,忙着偷掐大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