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娱乐圈一点万人迷震撼!: 20、入v预告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给娱乐圈一点万人迷震撼!》 20、入v预告(第1/3页)

    男生在镜头面前,站定。

    首先,要感谢粉丝的支持,如果没有她们,他绝无可能走到今天。

    其次……

    “其次,我想讲一个故事。”

    在他的家乡。

    在距离首都,足足有两千公里的汶河市溪山镇四亭村。

    孩子们一开始是怎么上学的呢?

    “那个时候村里是没有小学的,镇里也没有。要翻过两座大山,去另一个镇上借读。”

    舒明垂眸,回忆了一下。

    小时候,他一度以为这是大家都要经历的事情,所以并不觉得有什么。

    长大了才发现,原来操场可以是红色的、干净的塑胶跑道,而不必是长满杂草和布满小石子的废旧场地……

    不过,舒明心想。

    他今天不是来卖惨的,所以一个字也不会提。

    卖惨的确可以赚到一时的流量,但这并非他想要的,也并非是长远之计,

    也许是从小在流言蜚语里长大的缘故——舒明对人心的揣摩,自有一番与生俱来的敏锐度。

    不过,这和他天性开朗、自信的本质并不冲突。

    只是属于小狗的生存本能罢了。

    舒明眨了眨眼,继续讲:

    直到村里来了几个年轻的扶贫干部。

    大家听他们说,国家愿意出钱,帮忙在村里搭建小学。

    ——这是好事,只有读书才能让娃娃们走出深山,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于是,有木材的捐木材,有人力的出人力。

    在国家给予的补助之外,其余的一砖一瓦都是大家从节省日子里抠出来的。

    就这么很不容易地搭建出了第一所村小。

    所以,尽管舒明本身并没有赶上在村里读书的福利。

    但后续的弟弟妹妹们,终于可以不用再花两个钟头,翻山越岭,只为读一点书,识一点字了。

    舒明到现在也记得他们的名字。

    村小刚开始建的时候,舒明还在上六年级,每逢放了假也去帮忙。

    有一个姐姐给过他一颗奶糖,现在还放在婶娘装针线的铁盒子里,没舍得吃呢!

    还要感谢曾经资助过他的每一位小朋友,舒明用过他们捐来的纸笔、读过他们赠予的故事书……

    扯远了。

    按理来讲,最后应该是个happyending来着。

    村里的孩子们能上学了,大家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过了,甚至初高中也建起来了……

    然后,洪水来了。

    村小、初中、高中都塌了。

    事实证明,母亲河不仅会肘击中华上下5000年,还会肘击他所有的孩子,让大家心甘情愿地喊妈妈……

    《肘击中原5000年》《不注重水利就肘击》《骗你的,注重水利也肘击!》

    要不然怎么是母亲河呢?

    那叫一个“两岸妈声啼不住”啊!!【1】

    不过嘛,人贵在自救。

    于是,摄影师就看着舒明,水灵灵地掏出来了一份……银行流水??

    还有一份手写账单。

    “目前为止,四亭村一共37户人家……”

    舒明对村里每一家都了如指掌:每家每户为学校重建出了多少力,今年由于洪水而影响了多少收入,一一道来。

    至于他们家,那就更简单了。

    舒明本人的银行流水就摆在这里。

    从他准备离家上大学,办好银行卡的第一天起,到今日为止,这整整一年的时间——

    舒明把自己挣到的、花过的每一笔钱,都明明白白地摊在镜头面前。

    于是,观众惊奇地发现:这小子除了必要的生活开销,以及打回家去,用以补足家里今年因为洪水亏掉的钱外,几乎全部捐给了家乡重建!

    有细致的热心网友算了一笔账。

    这小子现在身上的余额,大约只有少得可怜的317块4毛8。

    谁敢信呢?一个热门选秀综艺的大热选手,身上居然只有这么点钱——

    “……但实际上,扶贫并不是一扶到底。”

    的确应当感谢国家的栽培,否则他今天也不会站在首都这片土地上。

    可也不应该理直气壮地仰仗他人帮扶,溪山镇之所以没有对外募捐过,就是因为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

    他们是有能力慢慢重建回来的。

    舒明在慢慢咬字,他有点紧张,尽管极力掩饰,睫毛还是有些微不明显的颤抖的。

    但更多的是坚定。

    他说,请大家关注灾情更严重的周边村镇。

    他们同样也在拼力自救。只是或碍于灾情过分严重,或碍于发展不足,尚无法像溪山镇一样,让自己慢慢恢复原状。

    更无力在生存之外,关注教育问题。

    舒明真情实感地希望,有更多小孩可以有选择命运的余地,而不是因为语言不通而被迫困在深山里。

    还有……

    没有被老师在九月一号检查作业的暑假,绝对是不完整的!

    **

    尚在纠结中的舒明,完全没有预料到,自己这条视频会掀起多么大的波澜。

    今夏的洪水,牵动许多人的心。

    只可惜在短暂地受到关注之后,灾情又被淹没在了网络信息的洪流之中。

    在意后续进展的人便更是寥寥无几了。

    但舒明这条视频一出,几乎是一颗石子激起了千层波澜——

    不,不仅是波澜,而是滔天的巨浪!

    6小时,多名选手的粉丝应援捐款迅速到位。

    24小时,多位公益明星转发呼吁,带着汶河市以及上下游的几个受灾市所需物资奔赴现场。

    48小时,央视和人民网转发,“一条上学路,半部扶贫史”。

    故事的开头是这样的。

    n年以前,在山脉起伏绵延的k省,孩子们上学并不像舒明一样,仅仅只需要翻过几个山头,走一两个小时的山路而已。

    而是需要冒着生命危险,从毫无防护的陡峭山阶爬下去,然后淌过湍急的河流——

    直到第一次有扶贫干部来到这里。

    直到第一条山路,从崎岖的石头缝里开凿出来。

    直到镇上第一次响起读书声。

    直到有一个年轻的孩子走出深山,告诉他们:心是连着心的。

    是有人记得扶贫干部的姓名;记得其余省市曾经捐过的每一张纸,每一根铅笔,每一本图书的;是即便不同民族,也有相联着的情感的。

    也是有一些地方,从头到尾都没有放弃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