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神笔马良: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七十年代神笔马良》 110-120(第5/28页)

 这个眼神太复杂……三分怜悯三分可惜三分悲怆,还有,一分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闻慈: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说啊!

    连秀政低低地道:“徐家……唉,你再好好想想吧。”

    说完这句话,她就转身走了,背影充满着斗士的愤慨和失意人的落寞。

    闻慈呆了好半天,迟钝地扭头:“她怎么了?”

    莫名其妙被瞪了一眼的宗少和:“……我不知道。”

    两个人的心里都笼罩着一个名为秀秀的谜团,闻慈想不明白,甩了甩头,记起她临走前那些话,问道:“她说徐家,是徐截云的家里吗?”

    宗少和点点头,含糊道:“他家,情况比较复杂。”

    闻慈“哦”了一声,听这语气,觉得徐家八成是个大麻烦,这么一想,顿时觉得连秀政人还怪好了,虽然疑似情敌,但还提醒她这个“竞争对手”。

    她往嘴里又塞了一片羊肉,吃不动了,但汽水还可以溜溜缝儿。

    ……

    连秀政的突然出现并没影响到闻慈的好心情。

    第二天是7月11日,距离展览会开始还有一天时间,宗少和作东道主,带闻慈把附近的景点都转了一圈,还去了长城和天坛公园,这些地方都有国营照相馆的师傅在,外地来的人可以花钱拍照,留下地址,到时候人家会给寄回家。

    一张照片连照、冲洗到寄,需要一块五角钱,这还是黑白的。

    闻慈今天出门,特意多带了两身衣服,一身木耳边衬衣加长裤的,一身红裙子,一身嫩黄色裙子,分别是之前宋不骄和徐截云送的,颜色亮眼,款式也相当洋气。

    闻慈穿着那身红裙子在公园拍照时,照相师傅直竖大拇指。

    “哎呦,你这身不上色可惜了,”拍完,师傅不住嘴地念叨。

    照相馆不忙的时候,他们这帮公家单位的就轮流来景点出外差,他每天不知道得照多少相片,但也不多见到这样的,长得漂亮,穿得也漂亮,简直能给他们照相馆当宣传照了!

    他打商量,“这张黑白的不要你的钱,我洗一张放我们照相馆行不行?”

    首都到底是大城市,街上市民穿得比外面鲜亮很多,也不乏红绿黄这些艳色,要说论洋气,大家首屈一指是沿海发达的沪市,然后就得是首都了。

    闻慈凑在黑布里看,的确照得很好,把她意气风发的气势都拍出来了。

    她摇头,“我不想自己的脸被挂上去,”路边谁经过都能看到,要是有不正经的对着她指指点点,那多膈应啊,而且这会儿不讲究肖像权,她觉得没隐私。

    师傅很可惜,“那就没办法了,唉,你的地址寄到哪儿?”

    闻慈给他写了地址,又要了上色的照片,比黑白的贵一截,一张直接要两块钱了。

    去哪儿她都要拍张纪念照片,还要去公厕换身衣裳。

    白衬衫、红裙子、黄裙子,宗少和看得*眼花缭乱,深深可惜徐截云今天不在,但同时,他心里也默默算了下徐截云的工资,他现在是副团级,津贴应该很高吧?

    要是不高,闻同志这个花钱的驾驶,他可能要养不起。

    宗少和不知道闻慈是什么出身,但绝对差不了。

    她这个花钱眼也不眨的样子,就不是一般家庭能养出来的,哪怕是他们这种大院子弟,不乏还有抠门的呢,钱不是大风刮来的,很多老一辈都节俭,自然也不让子孙大手大脚。

    眼见着一上午闻慈花出去一二十,宗少和看看时间,“去吃午饭?”

    中午这顿,是宗少和请的客,吃了一顿正宗的烤鸭。

    闻慈走了一上午,也有些累了,坐到椅子上却还意犹未尽,“这些师傅拍照的手艺真好,”虽然她没化妆,但拍出来特别有中式古典的美,等上色了,肯定更好看。

    “能在老国营店里干的,手艺都是这个,”宗少和竖了个大拇指。

    闻慈眼睛发亮,念叨着,“他们的相机也很不错……”

    宗少和一愣,心想不会吧,但亲眼见过她花钱的手笔,还是问了一句,“你想要相机?”

    闻慈当然想要。

    她之前去军区时,看到宣传部周向阳的相机就很眼馋,眼下看着宗少和的脸色,心里顿时冒出了一个可能,身体前倾,“宗同志能买到?”

    宗少和迟疑道:“我能弄到票。”买相机,最缺的就是票。

    闻慈惊叹地看着他,这会儿才想起来,自己居然没问宗少和是什么单位的,她忙问了一下,宗少和笑道:“我是外贸部的。”

    闻慈是真吃惊了。

    首都外贸部?

    宗少和被她敬佩的眼神瞅着,不好意思道:“就在闲散部门当个小主任。”

    闻慈心中敬意更甚,还是主任!

    不过……外贸部?闻慈摸了摸衬衫领口上夹着的万宝龙金笔,“你们是不是有外汇券啊?”

    宗少和点头,“对,我们工作接触这方面比较多。”

    闻慈恍然:“那之前徐截云的外汇券,是找你换的?”

    宗少和早看到她今天插着的钢笔了,笑着道:“我就说那会儿他要外汇券干什么呢,着急忙慌,又问我友谊商店里有什么好货,挑来挑去,挑中这只万宝龙,又去找老木匠师傅的电话——那是不是也给你准备的?”

    闻慈含蓄地笑着,点头的动作却很干脆。

    宗少和道:“你要是想买相机的话,我这边能弄到,但自己冲洗照片其实很麻烦。”

    闻慈就是知道这个麻烦,才一直犹豫的,要是自己买相机洗照片,那还得在家里准备暗房、药水等等……懒人还是比较适合数码相机。

    但数码相机是哪年出现的来着?

    闻慈想了半天,没想起来,长叹一声,“我还是再想想吧。”

    宗少和经过今昨两天的相处,很看好闻慈。

    他当即道:“你拍照找老徐啊!”

    “老徐就喜欢照相啊、集邮啊这些东西,他自己有一台海鸥牌相机,还会冲洗!不知道带没带到白岭去。正好,你们俩一个拍洗,一个上色——全乎了!”

    闻慈:“……”其实也不是会画画就会给照片上色的。

    ……

    东奔西赶玩到下午五点多,吃过晚饭,宗少和就把闻慈送回了招待所。

    明天开始,闻慈就要去展览会了,所以他不用再赶过来,她去附近的澡堂洗了个澡,浑身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的,准备以最好的精神面貌迎接明天的大场合。

    第二天早上七点钟,她就起了床。

    首都连招待所的水房都挤,闻慈打仗似的匆忙洗漱,回房间换了衣裳。

    展览会嘛,说正式也正式,说随意也随意,也会有很多市民买票参加,闻慈穿了昨天拍照穿过的那一身白衬衣,卷曲的木耳边领子,看着端正而不死板,很是俏皮。

    这回她没在胸前口袋里插金笔,把它好好收进行李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