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画插画: 19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在七零画插画》 190-200(第8/27页)

  用脚趾头想也知道,对方那种地位,应该不是能随便去外地的。

    闻慈笑笑,翻看着架子上的衣服,“沪市的衣服是比首都的好看,你看这喇叭裤,首都也就年轻人穿一穿,百货大楼不太常见,你们这儿都在店里卖了。”

    年君想了想,“你爱人不像会穿牛仔裤的人。”

    “你说的没错,所以我是给自己挑挑,”闻慈问店员,“你好,请问这里有其他款式的牛仔裤吗?不要这种喇叭形的,要那种上下一边宽的直筒型的。”

    店员也穿着喇叭裤,连忙把她带去一边,“这儿有几条直筒的,也好看!”

    ……

    28日一早,闻慈去美影厂见朱导他们。

    许久没见,朱导他们意气风发,一见她便提起《小龙》,说电影效果做得特别好,让闻慈待会儿好好看,神色间颇有骄傲,闻慈笑着点头,挨个和大家说话。

    首映是上午十点钟,在那之前,闻慈还见了美影厂的导演,又是一番客气话。

    现在电影首映没有后世那么复杂的宣传,但《小龙历险记》的性质比较特殊,是在国际打出口碑和名气的作品,不说多么有名,起码有格林威提名打底,不是无名之辈。

    所以美影厂请来了几位记者,专门参加首映,方便宣传宣传。

    这半年来,《小龙历险记》的国内版本彻底传开了,加印了好几回,现在大家的娱乐比以前丰富,但儿童们的需要还没有多少人注意到,这部绘本就像沙漠里忽然出现的一处绿洲,清澈解渴,得到了千千万万孩子们的喜爱。

    孩子们没有家庭话语权,买不起几毛钱的绘本,但租借的一两分钱却是能拿出来的。

    可以说,《小龙历险记》在国内的名气,起码有三分之二是租借带来的。

    首映礼有许许多多的美术片界从业人士,闻慈基本都不认识,朱导主动为她引荐,等到首映即将开始,终于能落座时,闻慈嘴巴都说干了,拿起包里的水杯喝水。

    放映厅里灯光一熄,周围一下子暗了,她把水杯放回包里,幕布骤然一亮。

    随着沪市美影厂和电影片名的放映,活泼俏皮的音乐也响了起来。

    制作过程中,闻慈再三跟几位导演探讨,《小龙》不是一部出自严肃传统文化的作品,全年龄向的美术片固然是好的,受众更多,但有时候也需要一些单独面向孩子的美术片。儿童占据了这个世界如此大的一部分,为什么没有专门为这个群体制作的作品呢?

    所以,不同于美影厂以往的作品,《小龙历险记》的基调就是活泼幽默的,但并不幼稚。

    孩子是年纪小,并不是傻子,童话作品也并不代表肤浅幼稚。

    甫一出场,场景是一片茂密的丛林,高大的树木、低矮的结着红果子的灌木丛、地上的蕨类植物和野草,画面渐渐聚焦,推进到了树杈巢穴里一颗带着红色斑点的大白蛋上。

    风吹过,搭巢的小树枝抖动,蛋壳也跟着轻轻一颤,画面一下子就活起来了。

    仅仅是一个镜头,闻慈对这部作品已经有信心了。

    为了充实情节,《小龙历险记》的剧情从小龙破壳之前开始,所有增添的大情节都是闻慈跟几位编剧讨论确认过的,她此时看着不断变换的画面,有种奇妙的感觉。

    她知道情节,甚至大致的分镜也看过,但看到活生生的画面变化,还是有种梦境里的东西在现实成真的感觉。也许制作电影本身就是一场美丽的童话。

    朱导在身边喃喃,“效果真好。”

    效果的确好,不同的团队会碰撞出不一样的风格,闻慈在这场动画里,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柔和鲜明的色彩——怎么能那么浓艳而又不刺眼呢?就像春天里洒满阳光的草地,秋天丰收的麦田,一切都是那么明亮,却让人感觉是自然而然的,生机勃勃。

    明明是电影,可不管是停到那一副画面,都像是一幅精美的厚涂油画。

    小龙就在这美丽的绿丛林梢头诞生,自此,成为生机勃勃的一部分。

    漂亮的红色小龙破壳而出,跌跌撞撞地在这片广袤而有趣的丛林中开始冒险,它遇到朋友、危机,偶尔犯错弄得人啼笑皆非,生动而幽默的情节后,是对生命和美学的感知。

    尤其是其中一个镜头,每个画面都是闻慈专门画的,并强烈要求导演使用。

    这个镜头是小火龙初次受伤的时候,它跌倒在草丛里,吓得一众昆虫吱吱跳开,只有一只蝴蝶,绿蓝相见的蝴蝶,它轻轻扑闪着翅膀,在飞扬的尘土间缓缓落到艳红小龙的鼻头上,小火龙鼻子痒痒的,想伸爪子挠一挠,但两只眼睛往中间凑,看着漂亮蝴蝶,又不敢动了。

    局促、好奇、惊讶……一切都在这只小火龙懵懂的肢体和眼神中。

    蝴蝶艳丽的蓝绿翅膀倒映在闻慈脸上,她禁不住轻轻屏住了呼吸。

    和好的团队合作是一件幸运的事,这部和绘本同名的美术片比闻慈猜测的还要好,近一小时放映的过程中,她一动不动,直到开始播放片尾,她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总美术设计那里,赫然是“闻慈”两个字。

    放映厅的灯“啪嗒”一下亮起,朱导扭头笑问:“闻同志觉得怎么样?”

    “很好,出乎我意料的好,”闻慈认真说,竖起一个大拇指。

    朱导也觉得很好,这次制作过程少有的顺利,一切都像是水到渠成的,他理理衣服站起身,记者们惊讶地走过来,拿着纸笔,是准备要采访总导演。

    “这位就是《小龙历险记》原作的作者,也是我们这部电影的总美术设计师,”朱导主动为几位记者介绍,刚才闻慈没和他们说话,几位记者只大致听到了她的身份。

    但是太年轻了,年轻得让人不敢相信。

    闻慈颔首,伸出一只手来,“闻慈。你们好。”

    朱导对着记者,对闻慈大加赞扬,“不管是在片子筹备的下生活,还是后续制作过程,闻慈同志都付出了非常多的精力和时间,她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画家,更是一位极其优秀的艺术工作者。”说着,不忘特意介绍闻慈的过往。

    这话闻慈是自夸不出口的,朱导说了,她勉强维持着镇定,“朱导过誉。”

    “要感谢摄制组的所有成员,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这部完整的电影作品。”

    第194章 公映公映定在3月15,在那之前,是……

    公映定在3月15,在那之前,是像闻慈最开始的工作——美工群体的工作时间。

    大城市们的美工都颇有水平,闻慈回到首都后,每天上完课回家前,都会特意去学校不远处的电影院瞄上一眼,想看看什么时候海报能画出来,一直等到10日才见到。

    一看她就喜欢,因为正是截取了蝴蝶落在小火龙鼻头上的那一帧,可爱又生动。

    海报朴素,上头还有出品单位和部分主创人员,闻慈的名字赫然在上。

    不用闻慈宣传,没过两天,半个美院的学生都知道消息了。

    “你的绘本拍成电影了?”袁韶一进教室便喊了起来,十分激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