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画插画: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在七零画插画》 170-180(第6/28页)

听,她是干活最不行的那个咯?

    她悻悻地不说话了,等杏仁在水里泡了十五分钟,外面的黄皮能搓掉了,这才找个椅子坐下,搓皮、洗净,加上泡好的大米糯米,加点凉水倒在小石墨上。

    扎起头发,开磨!

    坚果和米磨出来的糊糊是米白色的,不算非常细腻,闻慈磨了两遍,磨到后面,丞闻画完接替了她的工作,她转道去厨房烧水,他们四个人喝,三斤水就够了。

    水烧沸,倒入磨好的糊糊,再次煮沸后煮上五分钟,然后就可以舀出来了。

    闻慈拿大勺子搅了搅盆里的杏仁茶,深吸一口,“闻起来还挺香的。”

    丞闻觉得也很香,那种甜甜的醇厚的米香混杂着杏仁的味道,而且颜色白净,看起来和花生奶有点像,总之还没入口就觉得好喝了。

    闻慈在橱柜上翻了翻,拿出一个玻璃罐,满意地晃了晃,“书上说这个得配糖桂花喝!”

    等杏仁茶晾到没那么烫,袁韶和乌海青也画得差不多了,闻慈把糖桂花和一点温水搅匀,舀出四碗杏仁茶,放一勺糖、一勺糖桂花汁,这就好了。

    他们吸着气小心翼翼喝一口,眼前一亮,“好喝!”

    虽然杏仁茶是热的,但乘凉的时候喝刚刚好,又甜又香,比成瓶卖的花生奶还好喝。

    闻慈一口气喝去半碗,“还有好多,我们放开了喝!”

    夏季的午后就是这样的,轻松,闲适,在往理想前进的路上一并享受生活和友谊。

    第173章 碰壁1979年国际寄快递是一件非常……

    1979年国际寄快递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但闻慈已经寄出收件好几次。

    这次她特意来外贸部,是来拿柯莱特寄来的样书,除了这个,包裹里还有一本童书,用红色的绒布包裹着,上面还打着漂亮的蝴蝶结,像是份精致的生日礼物。

    闻慈小心翼翼解开蝴蝶结,绸布一翻,露出里面颜色鲜丽的封皮,甜蜜的浆果红色,上面画着个骑着扫帚飞过夜空的的小女巫,她穿着乌黑的女巫袍子戴尖尖帽,肩膀上蹲着一只猫头鹰,书面上有漂亮的《PetitesorcièreVera》字样,正是《小女巫薇拉》的法语版本。

    她眼睛发亮,看得一旁正办公的宗少和有些好笑,“不是你的《样书》吗?”

    “不止,还有一本其他作家的童书,”闻慈严肃地说着,并为伟大的阿曼达女士正名:“来自高卢里昂的作家阿曼达,最会讲女孩童话的成年人,世界上最会讲故事的人之一——要不是玛拉出版社,我估计这辈子都没有和她亲口说上话的机会!”

    其实还漏了一点没说,阿曼达是她小时候外国童书的启蒙。

    闻慈翻开封皮,果然,看到扉页上用宝蓝色墨水手写的手写签名。

    哦耶!

    她欢呼一声,并美滋滋赞扬道:“阿曼达女士的字迹果然很好看!”

    宗少和对此表示理解,要是他小时候读书的偶像能给他签个名,或者工作以后能得到领导人的墨宝,他也得放在家里书房供着,每天没事就瞻仰一下。

    他问:“阿曼达……我记得,之前你的插画就是画给她的是不是?”

    “没错,”闻慈把还带着墨水气味的童书抱在怀里,高高兴兴说完,又拿下书想看看里面,她的法语水平只会几句打招呼和抱歉的基本语,看书自然是不懂的,但她还是很高兴,翻到书前面的第一张图,展开给宗少和看。

    “这就是我画的。”

    这张的风格是小女孩薇拉刚刚踏出魔法世界的情景,她钻进了一个树洞里,再出来,就到了世界的另一端,这是魔法生物们生活的地方,花仙子、精灵、妖精……光怪陆离。

    而这张图,就画着薇拉从树洞里爬出,满脸震惊地张大嘴巴的样子,她望着周围原始森林一样茂密、十几个人才能合抱的树木,一棵树后,还有一只穿树叶裙戴花环的小精灵。

    这张图是油画风,色调柔和鲜明,薇拉的白绿格纹睡裙、葱葱郁郁从深绿到浅绿的魔法树木、细小的红黄绿紫相间的鲜嫩花环、小精灵淡绿色的的皮肤……一切都是如此浓郁,就好像这个世界真有一个角落,在发生这样的故事。

    感谢阿曼达女士的要求,所有插图都是彩插,效果比闻慈想得还要好。

    要是《小龙历险记》也能达到这个质量,那就更好了。

    闻慈心满意足,把《小女巫薇拉》放到一边,这才查看起自己的样书。

    《小龙历险记》的法语名是玛拉出版社定的,相当于直译,《LesAventuresduPetitDragon》,他们请了业内在儿童文学这个圈子挺有名的翻译家来译,这个工作其实不太难,因为这是绘本,而不是文学书,极致幻想绚丽的插画下只有几行配文而已。

    所以这个工作没花太长时间,现在才七月初,样书都出来了。

    外国很重视环保,所以文学类书籍很多都用的再造纸,翻看的视觉效果一般,但对于儿童绘本这方面,倒是非常讲究,印刷、版式,等等都是要求很高。

    这本《LesAventuresduPetitDragon》也是如此,封面厚实鲜艳,内页为了凸显彩插的效果,用的纸张也是轻盈又鲜丽的,配合着出版社精心设计的版式,效果好到出奇。

    起码闻慈一看,就被吸引住了。

    宗少和说:“国内好像没怎么有这样的书。”

    “对,这样的印刷成本很高,不管是对画家本人还是出版社来说,要求都很高,”闻慈说着,粗略地翻着绘本内页,“要是咱们国家也要做到这个出版质量的话,目前的国情,很难售卖出去。”

    谁家能花小半个月工资去买一本不能吃不能喝的书啊?

    宗少和听她这么说,想起来一件事,“你上次来是不是说,联系了华夏美术出版社?”他的语气有些疑惑,要是不能出版的话,那闻慈联系这个干什么?

    “提起这个我就头痛,”闻慈连连摇头,叹了口气。

    “我本来是想试试能不能在他们出版社出版,但是一听我的要求,人家主编就给我拒绝了,不过这也正常,我的确比较挑剔,”闻慈不好意思地笑笑,继续说:“反正最近我磨了两次,降低要求,现在人家口风松了点,感觉有希望了。”

    这种绘本的形式是很西方的,在国内,谁也说不好会卖得怎么样,哪怕闻慈也说不准。

    是,几十年后,国内争着抢着引进外国那些拿过奖的知名绘本,重视教育的家长们一本本的审核、阅读,为了给孩子们购买更好的绘本,甚至是原文版本,为了外文启蒙。

    但那也是相对于千禧年后的国情,而现在的家长情况,很不好说。

    但闻慈总是想试试,大不了第一批少印点,她就算赔了也能接受。

    就像之前的《贝贝的故事》,雅克带回国才几百套,后来不也是因为卖得不错,才有他的主编妻子柯莱特联系她吗?版权引进、再次出版,都是努力争取来的结果。

    如果不尝试,估计闻慈还在为了首都的房子呕心沥血攒钱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