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魔尊在七零养家》 190-200(第7/23页)
他是那白白娱乐别人的人么?!
不是空手来的,当然也不能空手走了。
李道长:行,算你小子够狠!
竟然跟重伤患讨价还价!
***
这次商务考察出发前还开了个简单的新文发布会。
“……以往,我们主要是被动等待有意向的投资企业提出申请,这次考察则会主动寻求引进一些对口项目。”
考察团规模不算大,有十几个人,正领队是黄部长和一位负责外汇管理的马部长,但两位老领导都年纪偏大了,具体活儿还是燕九如这个副领队干,需要露脸的时候才由两位正领队上。
这也是事前商量好的。
本来是不需要黄部长亲自出马的,但燕九如身上还有别的任务,上面只好安排黄部长来吸引更多目光了。
新闻在电视台也播出了。
葵花胡同里有电视没电视的人家都知道了:燕司长又又要出国了!
在别人家蹭电视看的婶子大娘们急忙往家跑。
这多好的机会,可不得抓住了。
***
“这次去几天?”
“漂亮国考察三天,欧洲三四天,加上赶路的时间,预计十天左右。”
燕九如最后检查一遍行李箱,扭头问陈茵:“你有没有什么想要的,我抽空就买了。”
陈茵还真有。
她递了两张清单给他,“喏,上面的是欧美限制出口的一些计算机和半导体方面的材料清单。
对公已经上交了一份给你们团里,不过我估计他们未必能搞到几样,所以,拜托你看看能搞到多少算多少。”
燕九如快速扫了一遍清单,对几种拿不住的细问了具体型号,然后把单子烧掉了。
至于私人需要的物品,陈茵单子上也列了好多种,还道:“都不是什么要紧的,方便就捎带买,没空儿就算了。”
燕九如看单子上除了什么雅黛护肤品,YS家的口红,重点都是某娇家的什么防妊娠纹的按摩油,紧致霜之类的,每种数量都是五个起步。
然后是一些婴幼儿的东西。
他记忆力超群,看着有些东西外贸商场里应该有,便顺嘴问道:“我记得这几种化妆品,还有奶嘴和奶瓶燕莎百货里有啊。”
陈茵无奈道:“我当然知道有了。燕京统共就那么两个地方能买到,所有人都盯着呢,但凡去一个顾客,恨不得被扒掉底儿。
咱虽然不怕啥,就是觉得烦。”
燕九如连连点头,“也对。咱还是悄默声地进村,打枪的不要。”
“就这些?”
陈茵笑:“当然不是了。
我导师电子邮件里说,现在计算机发展飞快,已经市面上已经有NOTEBOOK了,商务电脑的性能也都提升很大。
亲爱的,你帮我搞两款回来,我拆了瞧瞧。”
哎妈呀,这不得好几万美元啊!
就……拆了瞧瞧?!
一直默默围观爸妈的三个孩子目瞪口呆地。
就看着他们爸爸一点儿都不心疼地点头允诺道:“行,给你买俩,拆坏一个还有一个。”
真受不了了!
小虎生气地嚷道:“爸爸你太偏心眼儿了!”
京京跟道:“就是!就是!”
“我就要一个变形金刚都不行!”
“妈妈要一个电脑,爸爸就给买两个!哼,臭爸爸!”
两小只扭头就跑去找太爷太奶告状!
燕九如抱着胳膊冷笑道:“你们告也白告!
那是我爷爷奶奶,当然想着我。
想想你们爷爷奶奶是向着你们还是向着我吧!”
两小只顿住脚步,互相瞅了瞅: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爷爷奶奶才是家里最向着他们仨的,而太爷太奶更向着他们自己大孙子!
哼,臭爸爸,就会欺负小孩子!
两小只转身叉腰:“好像谁没有爷奶似得。等明天给我爷奶打电话告状!”
老太太正好进屋,出面和稀泥,“行了行了,仨孩子够懂事了,难得要个玩具,就给买一个嘛。太奶给拿钱啊!”
是钱的事儿吗!
燕九如去扶着奶奶,嗔怪道:“哪儿还用得着您拿钱,这不逗孩子玩儿么。”
“您来了正好,我正要去问问你和我爷要带什么不?”
“家里啥都有,用不着带啥。倒是前后院邻居有要带几样儿药。” 老太太摸索着掏出一张折叠的纸,“你瞅瞅,能买就买,不好买就算了。”
又补充道:“这回说好了多退少补。该多少是多少。”
燕九如不乐意道:“都说了让你别管这些破事儿了。
托请的时候又是求又是拜的,你大孙子费劲巴力买回来了,他们不是贵了就是包装不一样了啥的。
到时候人家拖着不给钱你还着急上火。”
老太太年纪大了记性有些不大好,这会儿才想起来什么,不由气道:“这个死老王婆子,上次就是她带头挑三拣四吧?我找她退回去。”
陈茵起身拦住老太太,笑道:“奶奶你把东西给我,我去找。
她们明知道您忘性大,还故意坑你,你去少不得生气吵架。
我怀孕呢,她们不敢。”
燕九如可不敢让媳妇单独去,忙道:“咱俩一起去。”
老太太讪讪道:“那、那行吧。”
第194章 一根烟引发的打架事件 小芳嫂子气得,……
第194章一根烟引发的打架事件
王奶奶家在后巷一个李家大杂院里。
解放前, 这片原本住的都是皇亲国戚,最次也是勋贵。
李家这座三进的宅子在这里都算不得什么大宅院,本来是分给家中小辈居住的。
战乱初起的时候, 李家人就机灵地举家逃往国外, 只留下几个看宅子的下人。
解放后, 李家也一直没人回来, 下人手里没有房契地契, 宅子自然是被政府接管了,但这些下人作为被解放的奴隶被允许继续住在里面。
随着塞进宅子里的人家越来越多, 这处也变成了大杂院。
王老太太一家也是李家的留守下人, 本来住在前倒座房里,后来眼瞅着住进来的人越来越多, 他们赶紧把隔壁的屋子也占了。
随着子孙繁衍,原本宽敞的两间屋子也改成了四五个小间, 还搭起了高低铺。
有的住,还不用打地铺,在如今也算不错了。
可不是谁家都像燕家似的,自己能住那么大的院子。
***
两人一路走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