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尊在七零养家: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魔尊在七零养家》 130-140(第4/19页)

”陈茵举起饮料跟大家说辛苦。

    在坐的都知道厂长夫人特地请假过来帮忙,多少有些汗颜,毕竟他们是拿人家工资的。

    小李尤其懊恼:“在家的时候还以为自己学的不错,结果,我自己介绍那些倒是背熟了,可客人一开口,我发现根本听不懂怎么回事?”

    交流是互相的,他总不能光自己说自己的,人家说啥他根本不明白。

    其他四个翻译也跟着附和,“是啊,陈姐,听不懂别人的,就没法往下接话了。”

    陈茵能说什么?责备他们不专业吗?或者瞧不起?

    她只能安慰道:“刚开始都一样。”

    这也是哑巴英语的缺点,只是为了考试过关罢了。

    翻译中的赵伟摇头叹气:“我感觉他们说的根本不像英语啊,尤其下午来的哪个黑了吧唧的客人,我完全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吴秀丽也点头道:“就那个老壮老壮的澳洲客人,我就只听懂他说什么来自奥斯催利亚,其他一大串里就听懂了Dealer啥的几个单词……”

    陈茵笑笑,给他们打气:“这主要是咱们学习外语的环境太刻板了,再说学习的时候用的教材都是最标准的。

    实际上客人来自五湖四海,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口音甚至方言。

    而且,说句实在的,有些客人母语也不是英语,他们自己学的英语也不咋滴。

    我刚开始跟你们也差不多。

    以后多接触、多积累会好的。”

    “真的啊,陈姐,你和燕哥的英语这么好是咋练出来的?”王亚男端着饮料好奇地问。

    陈茵瞄了她一眼,“这个每个人的环境不一样,燕厂长是天赋奇才,一般人学不来,我是下了苦功夫的。”

    “哦哦~”

    吴秀丽瞅瞅两人,笑道:“陈姐,我倒是觉得南韩人的英语跟我们的挺像,比价好懂一点。”

    大家边吃边讨论起来。

    “像漂亮国的人说的英语跟日不落国的就不一样,澳洲人和南韩等国家的人说的英语更是自带口音。”

    “就好像咱们都说玄国话,有的是河南话,有的是北方话,有的是苏南苏北话。”

    “对啊,大家一个宿舍来自不同地方,刚接触的时候对一口方言口音的普通话也听得一头雾水,接触常了还能跟着说几句是不?”

    “可不是么,陈姐你说的太对了。”

    这么一说,好像他们也没那么自卑了。

    虽说他们自己英文确实不好,可说不定客人的英语也不咋滴呢。

    ***

    燕九如跟费萨尔等人约定时间是晚上六点半。

    他提早一刻钟在餐厅门口等着客人。

    费萨尔等人很守时,几乎六点半准时出现在门口。

    “As-Salamu Alaykum!”燕九如含笑问候。

    “Wa Alaykum As-Salam!”愿平安也与你同在,费萨尔等人回道。

    燕九如请大家入座。

    东方宾馆的餐厅也比较专业,特地准备了席地的地毯和餐垫,坐垫等。

    果然,看到地毯布置,三位客人都露出笑容,朝燕九如表示感谢。

    这是对他们民族习俗的尊重。

    大家脱了鞋子分主次席地而坐。

    在燕九如的示意下,餐厅特地请的清真师傅端着两条还吐着泡沫的大龙虾来请客人过目。

    清真习俗的客人不吃死的动物,必须是活杀的。

    本来餐厅没有这个食材,他看了餐厅经理提供的材料实在是比较普通,便找机会从自己的保鲜冷冻符里取了些鲜活海鲜给餐厅。

    餐厅经理大大惊喜,他们的食材总是不够,再多都能收的。

    咳咳,好吧,燕九如顺便卖了半车海鲜给餐厅,当然除了他们吃的,其他都是晚餐后交货。

    费萨尔等人对海鲜并不稀奇,但刚刚富裕起来的他们常吃的龙虾也是一公斤左右的,厨师展示的两条品种不同,但个头都有两公斤左右重了。

    费萨尔看向少年的兄长,请他来选。

    对方选了澳洲龙虾。

    因为龙虾足够大,选了香焗龙虾和蒜蓉烤龙虾两吃,在搭配鹰嘴豆泥和塔皮饼。

    请客不仅是一只大龙虾就行的,燕九如还点了几道现成的菜,都是清真的。

    可能是见燕九如对他们的习俗很尊重,默罕默德兄长特地主动提起了其他中东国家的市场可能性。

    作为富得流油的国家的贵族,他们更了解跟自己一类的人在哪儿。

    燕九如这顿饭花了中午的两倍还多,龙虾还是他自己提供的。

    不过收获也不小。

    他得到了穆罕穆德和费萨尔的好感和初步友谊,还有他们介绍的几个本地区富有国家的人脉。

    ***

    请客吃饭花了好几千,说一点不心疼是不可能的。

    不过,看看成绩也是值得。

    第二天以为有签约仪式,燕九如等人早早就到展位上忙活了起来。

    他们在展位中心清理出一块空地,两张长桌拼起来做签约台,用小王在布料展位借来的一大块米色厚重布料当桌布,摆好椅子和几个国家的小旗子,这是会展中心提供的。

    签约台后面是扇形排列的小汽车和飞鹰厂的标识,务必保证拍照的时候能拍进去。

    八点多,客人开始进场后,本地主要的几家媒体记者也举着照相机找了过来。

    客人还没到,他们先对着展位一顿猛拍,留作素材,。同样,作为主流媒体的本地日报和经济报分别简单采访了燕九如。

    ***

    他们这边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八点三十分。

    会展中心的工作人员过来询问了一下。

    但客人还都没到。

    小李有些着急地问:“咋还没来?可别耽误时间了……”

    八点四十分,客人依然没影。

    这下不但是小李,连小王和佟主任也频频看表,不光心里着急,眼里都遮不住了。

    好在八点四十五分,马丁和科林的身影出现了。

    看到他们,大家都明显松了口气。

    ***

    燕九如招呼他们先坐下休息一下,小王把准备好的签约文件赶紧拿去给客人看看。

    燕九如和马丁又低声交谈了几句,主要是说象征性签约的意思。

    马丁很是理解,因为他接待过好多次玄国的采购团,每次都要搞这个,他以为是一种习俗。

    燕九如笑笑:你这么认为也可以。

    眼看九点钟要到了,有关领导都来了,还有两位签约客人没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