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珠: 94. 替嫁 “你不能嫁,但是,有人可以。”……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沉珠》 94. 替嫁 “你不能嫁,但是,有人可以。”……(第1/3页)

    深夜,王姬府中,依旧灯火通明。

    魏骁冒雨前来,一身夜露半湿。甫一踏入正厅中,尚未及环顾四周,高坐上首的赵明月便已匆匆迎了上来。

    “表哥!”她神态语气间,皆是掩不住的焦急。

    一时间,早也忘了因公然择婿与魏骁等一众辽西要臣赌气的事,只将十余名陪在殿中、随时准备为她赴死的仆从侍女屏退。

    “你来了。”

    没了外人在场,她也不再端什么王姬的架子。当下两手一抓、面无人色地紧攥住了眼前青年袍角,“为何这时才来?”她低声问,“可是有何要事,路上耽搁了?”

    几个时辰的功夫,她已翻遍了上京暗探这数月来传递的书信,确认魏炁绝无可能在此。可这并不能让她松一口气。

    相反,那种千里之外、性命仍被人轻易扼在掌中,令人胆寒的感觉,让她久违地,无可自制地从心底里冒出恐惧。

    她派出重兵追杀,那行刺于她、代魏炁传信的刺客仍如水滴遁入大海,消失于绿洲城中,难觅踪迹。

    悠悠众口难堵。

    梨园中发生的“诡异事”,随着择婿赌局的不了了之而传开,只半天功夫,便在城中传得人尽皆知。

    她六神无主,第一时间,便遣人去请魏骁还有赵五等人。

    可愣是过了足足五个时辰,魏骁才出现在自己跟前。

    而赵家军中,赵莽多年培育下的心腹,后来转为支持她的一众叔伯兄弟,却始终无一人到此。

    前去查探消息的探子回报,说是所有人眼下都齐聚于兵马大将军府中,为赵二奔丧。

    这位年迈将军的死,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或隐退,或甘心藏匿于魏骁羽翼下,近年来逐渐变得默默无闻的赵家旧部尽数现身。

    “无妨,一些琐事罢了。”魏骁疲惫地摆了摆手。

    看似不经心的的动作,却也无声息地将她扣在自己衣角的手拂开。

    赵明月低头望向自己空落落的手心,微怔。

    只是,那短暂的怔忪过后,回过神,她反倒终于冷静下来,不动声色地将那只手缩回袖中。

    仿佛这一刻,她再无需在魏骁面前卑躬屈膝——毕竟,真要论血统,论传承,在辽西,姓赵的比姓魏的有用。

    她那样盼着他来,也不过是心里多少还有几分做不得数的少年情意作祟罢了。

    他不领情,她便不当他是表哥,而是与她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

    如此便好。

    “这是今日……那张字条。”

    她深呼吸,一瞬间调整了表情,转而从袖中掏出那折了几折、又被汗意润得有些模糊的纸,递到魏骁眼前。

    魏骁接过手中,却只一眼扫去。

    看明内容,便将那字条搁在烛火上、随火舌吞没去,烧作一团蜷曲的灰烬。

    “你这是!”赵明月顿时脸色大变。

    阻拦不及,反倒险些被那火星子燎了手。

    她瞪大双眼、仰头看向魏骁,“为何要烧了?”

    她与魏骁,甚至魏治,少时都曾亲眼见过魏炁习字时的刻苦、“先帝”对他的倾囊相授,对这字迹笔锋再熟悉不过。

    若没了字条——到时她要如何向赵五他们那些人交代?如何解释今日梨园中发生的事?

    纵然要举兵,她至少还需要一个师出有名的借口啊。

    “除你我之外。”

    魏骁却似对她茫然表情视若无睹,只平静追问:“今日,还有谁看过这字条上的内容?”

    “没有。”

    赵明月盯着烛火,依旧有些失神,可听他问起,仍是下意识地摇了摇头。

    至少这点戒心,她还是有的。

    之所以将这字条藏在袖中,又在府中按兵不动、一直等到魏骁来,也只打算第一时间和他分……享。

    她的呼吸忽然一滞。

    目光看向身旁右首的案几。

    桌案之上,还搁着一杯冷透的清茶。

    【阿蛮,是谁把你吓成这样?那字条上写着什么?】

    【我不走、我不走,你让我在这陪陪你吧。】

    【不是……我不是单为了讨好你……你别这么看着我……】

    【我,我就是觉得,你一个人呆在这,我不放心啊。阿蛮,就算你来日嫁的不是我,我也是你……算了,你就当是吧,当我是你半个表哥。哪怕做不成夫妻,能常见见你,也是好的。】

    魏骁循着她的目光看去,视线微凝。

    良久,他问:“是阿治?”

    赵明月没有说话。

    一张秾艳倾城的面庞,却因实在惨白的面色,和不觉遍布额头的冷汗而显出几分楚楚动人的可怜来。

    魏骁见状,心里大概有了底,遂也没有继续纠结于这个问题。

    只以摔杯之声,召来早已候在四处的暗卫。

    “今日大宴之上,”他话音淡淡,不曾回头,“凡近身王姬两尺之内者,全部找出来——记住,做得干净点。”

    近身两尺,便可在赵明月惊慌之下、无从发觉时窥探到字条中的内容。

    而这也意味着,搀扶她离席的两名侍女,护她一路回府的侍从,在这一语过后,全数难逃一死。

    赵明月闻言,不觉一愣:

    几个侍卫倒是无关轻重,可侍女——毕竟是服侍了她十余年的。

    饶是她自认并非什么心慈手软之人,刀砍到自己人脖子上,却也难免有一瞬迟疑。

    想了想,小声提议道:“不如只拔去她们的舌头……”

    说不了话虽不方便,可至少,还能在身边陪着她。

    两个哑巴,又不识字,也无法向外传递什么消息。

    魏骁却依旧无动于衷,只伸出手去,漫不经心地拨动眼前烛火,右手拇指上的玉扳指,更衬得手指秀气纤长。

    他似乎察觉不到痛,任由那火舌燎了手指,倒还一副乐在其中的样子。

    “只有死人的嘴最安全。”

    “……”

    “还是说,阿蛮,你如今,甘心为两个奴才冒上以身饲虎的风险?”魏骁道,“他这两句话的意思,你揣摩了几个时辰,理应比我更清楚。若是把这字条交给赵五他们,有赵二的丧命在前,你说,他们会怎么选?”

    赵莽过去的确在辽西威震一方,无人不敬,无人不闻。

    她赵明月能在辽西横着走七年,亦多亏了赵莽的余威犹在——亏得那群,被赵莽赐姓赵的旧部忠心仍存,待这个侄女不亚于昔日旧主,甚至因其身娇体弱,性子乖觉,是以在许多事上,皆是能忍则忍,望她能事事顺遂、以此告慰平西王在天之灵。

    但,这种威信在生死面前,究竟又还能有几分作用?

    七年来,魏骁在内统摄辽西,一手兴商,一手严政,固然有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