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李世民直播我在贞观摸鱼: 18、第 18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向李世民直播我在贞观摸鱼》 18、第 18 章(第1/2页)

    虽然李世民才刚登基,但对于大唐未来的发展未来已经有了大体上的规划。

    因此,他知道光幕上的男人说的未来大唐边疆控制政策大概率是真的。

    他在规划之时自然参考了不少前朝的政策,自然也知道汉武帝打匈奴时的斩草除根的手段。

    而这样的手段能让匈奴在很长时间里没有反抗的能力,甚至不敢有反抗的心。

    但同样的这样手段也会激起异族强烈的反抗,反抗和投降都是死,那定然会拼死求生,将大量增加大唐军队的战斗难度。

    若是如今的大唐国力是其他国家的数十倍,那也未尝不可,可大唐之初哪有那样的国力

    至于任命异族继续统治当地,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首先异族贵族在当地根基深厚需要拉拢,其次草原的环境跟中原地区完全不同,连突厥自己的可汗都无法真正掌控草原各个部落,大唐本就是外族,又怎么可能做到掌控汉族掌控中原地区那般?

    不过李世民也不认为自己会随便选人,选的定然是忠心之人,还会将他的子女控制在长安,他定然也会派汉族将领进行监督。

    等到时机合适,再由汉族官员彻底取代异族将领。

    李世民心中有些委屈,这些办法已经是他结合几百年历史以及那些边疆蛮夷的生活习性后得出的自以为相对完善、代价最小的办法。

    他也知道这样的办法有些许风险,可那不是形式所迫吗?

    大唐初建,他只能一切都省着花。

    只是在听见天幕提及的后果后,李世民还是大吃一惊且完全无法接受。

    他知道王朝衰落之时定然会丢失土地,却不能接受在他刚打下土地时就埋下了隐患。

    这仿佛是在他脸上重重地打了几巴掌,告诉他所做的一切都因为他自己的愚蠢而白忙活!

    一时间李世民心焦不已,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自诩聪明但实则蠢笨的蠢货。

    好在这时候少年的声音响了起来。

    【哎,营销号还是爱带节奏搞大事,又或者是汉粉、明粉故意说一半藏一半夹带私货踩大唐。系统还吹自己能搜集信息,提供办法呢,结果就是从后世那搜集不知道对错的营销号视频?这水平还不如我呢!至少我知道生产力才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

    李世民心中的焦虑稍稍缓解,少年的意思是问题不全在他的政策?

    太好了,他就知道他的政策并可能一无是处!

    但很快他又是心头一紧,若是客观现实必然导致的问题,那岂不是意味着哪怕他改进了大唐的边疆政策也不能避免后期大唐的领土丢失?

    这可真不算什么好消息。

    朝臣们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纷纷皱起了眉。

    【算了,反正系统也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中无法自拔,一时半会儿我也调不回去视频,先继续看完再吐槽吧。】

    李世民和朝臣们也从焦虑中惊醒了过来,对啊,不管怎么样,先看完再说。

    光屏中的中年男人也在继续侃侃而谈。

    [当然两个朝代之所以有截然不同的做法也是有原因的,汉朝在长期对匈奴作战中积累了对匈奴滔天的仇恨,所以汉武帝在反击匈奴之时就是奔着对匈奴造成毁灭式打击去的。]

    [而反观大唐呢?虽说中原与突厥也常年交战,但是那时候大时代背景已经变了。南北朝之时五胡乱华虽然为汉族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是也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

    [北魏、北周本就是鲜卑政权,北齐则是鲜卑化的汉人政权,而所谓的衣冠南渡的正统南方政权,大家懂得都懂,执政水平远不如北朝,最终统一天下的也是北方政权。]

    [虽然杨坚在统一天下后恢复了汉家正统,要求去鲜卑化,但他本人身上的鲜卑血统却是抹不去的,他的妻子独孤氏也是鲜卑贵族。而之后的继任王朝李唐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况且杨、李两家本就是亲戚。]

    [当然我说这话的意思并不是说杨、李两家认可自己的鲜卑身份,事实上他们依旧以自己的汉人身份为尊,但是不管是皇室还是当时的民间对于北方胡人的包容度定然是要比曾经的大汉要高得多的。]

    贞观君臣都微不可察地点点头,事实上胡风对中原的影响这中年男人还说轻了。

    曾经的鲜卑北魏主动汉化,与汉家大族通婚,改变了鲜卑人的同时也影响了汉人,如今不管是皇室还是民间着胡服、吃胡饼的不计其数。

    如今鲜卑贵族可谓是彻底融进了汉人大族中,远的不提,就拿他们陛下来说,祖母独孤氏,母亲窦氏,妻子长孙氏,都是鲜卑大族。

    更何况哪怕自诩汉家正统的大臣谁又敢说自己没一点胡人血统?经过了过去几百年的长期通婚根本不可能的好吗?

    当然他们不少人心中还是有些看不起鲜卑人,但也最多是跟鲜卑人拌嘴时讽刺上几句,谁敢真正排斥鲜卑同僚?

    突厥人虽然跟鲜卑人情况不同,但都出身北方草原,如今鲜卑人被汉人王朝所用,突厥人又未尝不可呢?

    当然还是有部分臣子,譬如魏征,拧起眉,心中对突厥的排斥极深。

    那些戎狄人都是些人面兽心之辈,鲜卑人毕竟主动汉化,不是那些什么都不懂的突厥人能比的。

    不过他们也没着急向李世民谏言,毕竟有光屏定然会点出问题,大唐未来的政策定然会大变,他们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可以说而李世民打突厥从来都只是要让突厥臣服,为大唐所用,从没有想过跟突厥拼个你死我活。]

    [之前老有人问为什么汉朝打个匈奴代价那么大,不仅民间十室九空,国库空虚,汉武帝更是为了军费将全国从百姓到贵人们通通都收刮了一遍,成功达成“所有人都不好过那就是大家都好过反倒减缓了社会矛盾”的成就。而反观大唐,似乎还越打越富了。]

    [除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中原对北方草原的了解加深之外,也因为突厥人面对唐军时也不会拼死一搏,输了也不过是换个主子罢了。更何况颉利后期的那些抽象操作明显也没把突厥人当人,说不定换个主子还能过得更好呢!]

    [事实也证明李世民的确是个会做大蛋糕且舍得分蛋糕的皇帝,虽然突厥人的待遇比不上大唐的军队,在后来的征战中干的几乎是最苦的活,但是收益并没有大军队高,但却是比之前跟着颉利时要好得多,而这才是李世民当政时能基本上把控住突厥的原因。]

    这一刻,贞观群臣可谓是克制不住地激动。

    之前天音虽介绍过李世民是圣君,但那只是几句干瘪的话,他们并不能真正想象李世民会是何种程度的贤明。

    然而如今听着男人这一番对李世民边疆政策的介绍,终于对李世民的英明程度有了基本的了解,很是欣喜。

    这样的眼光手段,未来该是怎样一副盛世景象?他们也应当能得偿所愿,一展抱负!

    李世民心中也生出些欣喜来,毕竟这中年男人是在夸他手段高超,能力极强。

    只是他有预感,依照天音的性子之后肯定有反转,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