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100米以下没有证书》 110-120(第3/14页)
完全暗了下来,柔和的月光洒在水面,一低头,能在镜中看到一个月亮。
林潜兮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水,指着水里的月亮冲身旁的小开说,“你想到了什么?”
小开挠挠头,搜肠刮肚,终于在知识的犄角旮旯里挖出点仅存的硕果:“我知道,‘对影成三人’嘛,对不对!”
林潜兮:“……”
林潜兮:“我想说猴子捞月来着。”
小开马屁精附体,冲着他崇拜的林哥吹了一通彩虹屁:“我就说!对影成三人多不搭调,还得是林哥,能想到猴子捞月!”
林潜兮:“……”
你……我……这……哎算了算了。
晚上一众人在部队食堂解决的晚饭,夏叔原本打算带着大伙儿出去吃顿好的,一听说食堂已经安排好了就等他们过去,立马改了口风。
夏叔:“不能浪费粮食啊,而且来都来了,不得艰苦朴素啊,这可是咱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一众潜水员累了一天,没有说话的欲望,成群结队地去了部队食堂。一路上还有曹老师安排的摄影师跟拍,说是纪录片素材,搞得大家拘谨得不行。
这种场合自然由夏叔随机发挥,他多能啊,超绝社交牛人,腹稿都不用打就能对着摄像头侃侃而谈。
林潜兮自然是不凑这个热闹的,他挤在人群中,心不在焉地边吃饭边玩手机。
手机能玩些啥呢,不还是和恋人聊天嘛。
宋瑜正在做饭,林潜兮不在身边,宋瑜把能用的上的食材一起乱锅炖了,主打一个凑合,顺手给林潜兮拍了一张。
林潜兮回了一张食堂大锅饭,留言:【我这儿三菜一汤,比你丰富。】
岂止三菜一汤,还有水果有牛奶,蛋白质和维生素两翼齐飞,给这群辛苦了一天的潜水员最好的后勤保障。
宋瑜问:【明天正式作业了是吧?】
林潜兮答:【嗯,今天已经准备就绪了,难度不大的,别担心。】
宋瑜:【那洞安全吗?】
林潜兮:【加固过了,现场有工程队看着的,不会有事的。】
林潜兮还想说些什么,他打字不快,一行字删删减减,还没来得及发出去,网络那头的宋瑜已经率先回了过来。
宋瑜说:【想你】
又道:【想吻你】
林潜兮手一抖,做贼心虚地用余光扫了眼周围。
他身旁一左一右坐着soso和小开,对面坐着的是孙宪君,每个人都忙着吃饭和聊天,谁都没空关注他。
哦。那还好。
小林老师佯装淡定竖起手机,欲盖弥彰地将手机的屏幕贴近自己,避免其他人看到。他多大心脏啊、那可是遇到水下塌方都手不抖心不慌的,这种阵仗能吓到他?
林潜兮:【[/飞吻]准了,给你个吻】
微信那头的宋瑜噗嗤一声笑出了声——
第二天,遗骸打捞工作正式开始。
照例是林潜兮和小开打头阵,两人互相检查了一下设备后,在上午十点时分依次下了水。
林潜兮在前,小开在后,此次作业深度为九十米,底部停留时间约二十分钟,预计减压时间为三小时。
两人都是资深潜水员,顺着提前布置好的引导绳逐渐下潜,非常顺利地抵达了目标位置。
林潜兮比出停留的手势,确认了深度,而后从BCD的口袋中取出了防水袋、骨钳、小铲等工具,开始着手收殓。
九十米深度,人体承受接近十倍的大气压,相当于每平方厘米皮肤承受100公斤压力。这个压力下,人类每一次转身、抬臂、摆动都要克服巨大的压力,可以说能下到这个深度和能在这个位置作业完全是两个概念。
林潜兮已经开始工作了。他先用小铲将坑道底部的松软泥土铲松,再用骨钳将遗骸小心翼翼地收进软袋中,整个过程十分小心。
骸骨在水中泡了多年,在昨天的启动会上,鉴定所的工作人员就提到长期水浸会使得骨骼有机质流失,触碰时可能导致骸骨碎裂。
操作的过程被直播设备全程记录并传递到了岸上,曹老师坐在临时搭建出来的工作间内,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画面。
曹老师的身边还坐着几个领导,他们谁都没有说话,专注地看着镜头里忙碌着的潜水员。
比起林潜兮的小心谨慎,小开就显得毛毛躁躁了。他一上手就弄碎了一根胫骨,负罪感一下子涌上心头,恨不得当场给烈士们磕一个响头。好在后续还算顺利,他加倍谨慎地进行收殓,还在铲土的过程中,挖到了一个奇怪的金属徽章。
林潜兮帮小开一起把那枚徽章挖了出来。
深埋在洞底淤泥里、沉寂了整整半个多世纪的徽章已经看不清纹路,林潜兮就着潜水灯的光源端详了半晌,辨不清上面的字迹和番号,想了想,随手装进了自己的BCD口袋里。
他们只要将它带上去,会有人挖掘出这只部队的来历和经历,也会将他们的光荣岁月公之于众。
二十分钟后,林潜兮和小开升水;第二组潜水员开始下潜。
第113章
这次水下作业,各组分工明确,除了由林潜兮和小开负责的难度最大的一段外,其余位置的操作难度都适中,加上有充分的准备,整体进展十分顺利。
程卓和董朝辉搭档多年,彼此的默契程度已经超越了一般潜伴,更是这次任务的中坚力量。他们既完成了七十米至八十米路段的遗骸收殓工作,更是协助林潜兮那组完成了遗骸的出水工作。
夏叔的体能比不上年轻人,林潜兮便将他和soso分在一起,负责五十至七十米路段。夏叔嘴上说着“别看不起你夏叔,你夏叔天天锻炼,身体可好着呢”,但也没逞强。他们这一组承上启下,为整体项目的完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最难能可贵的是两个年轻人,吴赟和朱聪。他们虽然被安排到了最简单的路段,但他们并没有因此大意,反而更为仔细、严谨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连作为后援组的孙宪君老师都对自己的弟子赞不绝口,看到他们,就仿佛看到了曾经的林潜兮。
每一组都在自己预计的时间内完成了任务,分批、分阶段地将收殓好的遗骸运送到岸上。
第一批遗骸出水时,曹老师激动得热泪盈眶。
现场一片忙碌,岸上的工作人员围在洞口,一个个探头往下看,直到潜水员们挂好收殓袋,示意上面用力,人群中才爆发出一阵骚乱。
有人在喊:“用力啊,用力,一二三!”
还有人在喊:“两边一起拉,别斜了,小心些!”
曹老师想挤进去帮忙,但是洞口被围得水泄不通,谁都不肯把位置让给他。热烈的阳光下,每个人都汗流浃背,可每个人的神情又是那么端庄严肃,仿佛在做一件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情。
“上来了!快接一下!”
“左边左边,别磕到了,小心些!”
不知什么时候人群中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