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大明抓怪物: 32、大永昌寺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到大明抓怪物》 32、大永昌寺(第2/2页)

,也有像童子样的。金之精如赤鼠,银之精如白雄鸡,虽不是活物,却与活物无异。你说没听过有人能与这些精怪通灵,岂不知古来有名的铸剑师,都是能与铜精通灵的?如欧冶子,如干将莫邪——不与铜精通灵,哪里铸得出那样的神器呢?”

    这老石匠明显比其他的匠人有文化多了,这慢悠悠的一番话,讲得其他人面面相觑,竟都没得反驳。

    过了半晌,李师傅才悻悻地道:“没听说过铸剑师还有能通灵的,说得好像你亲眼见过似的。”

    他并不认得这老石匠。到大永昌寺来雕石的匠人们都是工部拨派的,皆是自各地过来服役,许多人都素不相识,只在一起做段日子的工才会识得。譬如他和阴阳他的那名张姓工匠便是去年一同服役过,是以熟识。至于那位雕玉的柳师傅,情况倒与他们不同些,人家是太出名儿了,专门在将作监当差,为宫里贵人们干活的。

    那是很让人羡慕的,虽说还是工匠,但说出去名头都不一样,乃是“御用”。也不用像他们一样,今天给指派到这里,明天给指派到那里;今天雕个栏杆,明天刻个石碑,都得听人家的。而人家柳师傅,好料子尽着他,想雕什么雕什么,送进宫里去娘娘们都喜欢。偶尔有那不好摆弄的料子——就如张石匠说的那夹黑碧玉,他出手雕了好东西,又显了名声,又送了人情,多好……

    而他们这些石匠就不行了,别的不说,这石料就没玉料金贵,真有那等夹了杂质的,直接扔了换新的就是,他们纵然是想显显本事,也没有机会啊。

    就这,还说雕石跟雕玉没什么不同,真是……

    李师傅是不知道什么叫做“阿q精神”,他要是知道,指定要拿来吐槽一下老工匠。

    但他现在并没有什么合适的语言,也只能悻悻地反驳:“且雕玉的人也多了,谁见过那什么玉之精的?就是现在打铁的也不少,谁见过铜精了?你这么明白,怎不找个什么精出来给大伙儿看看?”

    张工匠这会儿又跟他站在同一战线上了,附和道:“是啊,不说别的,那宫里将作监每年用多少玉料,也没见有什么精啊灵的。既是神降在石头里才成玉,那咋不显灵呢?”

    老工匠没再说话,只是低头端详自己手里那块石头,良久才轻轻叹了口气:“那都是死的……”

    他这句话声音很低,且因喉咙沙哑声音低沉,李工匠等人都没听清。不过他们也无心再问——眼看快到中午,寺里要放饭了,若是去得晚了那些山菌豆皮之类的好菜就要被打完,只剩下一些难嚼的青菜,于是几人纷纷停手,都起身离开了。

    倒是沈瑢,虽然他离得最远,但他如今的五感敏锐异于常人,反而听得最为清楚。这会儿看其他人都走了,忍不住从树后绕出来,走过去跟老工匠打招呼:“老师傅。”

    老工匠抬眼看见他身上的丹黄曳撒,不禁吓了一跳,就要站起来:“小大人——”

    沈瑢赶紧按住他肩膀,入手却觉得老人肩头筋骨刚硬,瞧着瘦削苍老,力气可不小。

    也是,力气小了那些沉重的工具都怕拿不动,哪里还凿得动石头,还要凿得恰到好处?

    “老师傅不要多礼,我就是刚才听见你们说话觉得有趣儿,所以过来问问。老师傅方才说,什么都是死的?”

    老工匠哪敢跟一个锦衣卫多说,万一被扣上个妖言的帽子可如何是好?

    “我,我就是随口胡说。人老了嘴碎,听见些传言就喜欢讲古……”老工匠头上都冒汗了,结结巴巴地道,“小大人别,别听我的,我老头子就是,就是胡说……”

    沈瑢一阵无奈——这身锦衣卫的衣裳就这么吓人嘛?幸好他还没穿千户的官服出来呢。

    “老师傅就给我讲讲古也行。”沈瑢熟练地堆起一张可爱的笑脸。万幸,万瑢虽然个子矮,却长了一张挺好看的脸,而且正因为个子矮,他还能卖个萌,“我就爱听这些稀奇古怪的事儿,给我讲讲呗?”

    果然笑脸比锦衣卫的制服更有杀伤力,老工匠心里害怕,嘴上却不由自主地道:“咳,都是些祖上传下来的话,也不知是真是假……”

    “管它是真是假呢,讲故事谁还非要问个真假?”沈瑢笑嘻嘻地在老工匠身边坐了下来,十分自来熟地看他手里的那块石头,“这石头能雕个什么啊?”

    这是块灰黑色的石头,总共也就小儿拳头大,是扔在那些凿下来的碎石堆里的,极不起眼,而且怎么看,也不像能雕什么东西的样子。

    老工匠捏着石头的手缩了一下,最后把石头递给了沈瑢:“小大人喜欢印章吗?这,这送给小大人。”

    “啊?”沈瑢有点莫名其妙,但还是接了过来,“那就谢谢老师傅啦。”这石头能雕印章?没看出来诶。

    或许是他的态度太和气,老工匠也笑了一下:“这没什么,小大人喜欢就好。”

    “喜欢喜欢。”沈瑢随口敷衍,还惦记着刚才的事儿,“老师傅刚才说,什么都是死的?”

    “咳,我老头子也是听说来的,乡野传闻罢了。说这些金银铜玉的,都是神降下来的精魂——”老工匠迟迟疑疑,但大概是看出沈瑢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只能认命地回答,“只不过,大都死了。”

    “为啥会死?”沈瑢不明所以。

    “那种子不好,种到地里长不出来自然就死了。”老工匠十分淳朴却又精准地给了个解释,“神仙在天外,那离得太远了,送过来的种子禁不住,可不就死了?只有极少数最好的种子才能种活,若是机缘得当,就能长出来。”

    沈瑢思索了一下:“所以普通的金银玉石什么的,就是死掉的种子?你说的玉精铜精什么的,就是能活的种子?”

    “唉,就先人都是那么传的……”老工匠又找补了一句,“我也没见过活的。”

    “那是什么神呢?”

    老工匠沉默了一会儿,小声道:“就是丘祖师爷拜的……”

    “三清?”沈瑢想了想,全真教应该是供奉三清的吧?

    “那都是后来的了……”老工匠摆摆手,“三清大神都是那位上神的化身哩。”

    沈瑢这就糊涂了:“一气化三清?”不对!这话好像最早是出自许仲琳的《封神演义》,可是许仲琳是明末嘉靖时期的人,现在还没出生呢!

    果然老工匠直摆手:“不是不是,是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方有万物。太极才是那位上神。”

    这都啥跟啥啊?太极不是个人造的名称吗?还有叫太极的神吗?

    “不是上神名叫太极。”老工匠看起来也有点着急自己讲不清楚,又或者是着急沈瑢太笨了,“上神就是上神,太极不过是对他的尊称罢了,上神的真名,凡人如何能知道呢?”

    这,这倒有点玄机了……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