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天幕剧透我是太宗》 4、非一家之天下(第2/2页)
管他们现在有没有受到欺压,受到了多少,纷纷激动高呼,陛下圣明,宁王圣明,讨厌贪官,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反应。
【众所周知,当时元泰帝膝下十二个儿子,从打天下到立国到元泰七年稳定天下,除了救父而亡的嫡长子,也就是追封的孝昭太子,以及早夭的老三,即追封的秦王,老二老四老五皆是本人就有军功,更与勋贵联姻,这是其他皇子所无法相比的资源,老六差一点,年纪稍小,没法上战场,但老六与老大老二一母同胞,嫡子本身就代表着号召力,这是老七及以后的皇子所不能比拟的。就像十二皇子,母家也是勋贵集团,但自己年龄太小,哥哥们早就在朝堂积累人手了,自个儿还在读书呢,能比吗?】
【一出戏,直接废了一个有军功在身的亲王,牵连两个压在头顶的兄长,更是让天下百姓知晓了宁王为民请命,哪怕这出戏,只有一半,无论有心无心,怎么不能说宁王开场即放大,震慑了朝堂呢?】
谁说宁王文武不修的?分明是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老四到老六,一个比一个沉默,年纪小的,则吃瓜吃得认真,才七岁,根本不用担心被溅射伤害的十二连手中的糕点都忘记了塞嘴里,十一目不转睛,犹如上了考场般严肃。
【这一桩公案,百姓沉冤得雪,贪官污吏得到渡化,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其过程也是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万众一心,以下克上,十分适合传唱,宁王虽在朝堂中,显得行事放纵,不拘一格,但在民间,百姓可不管什么规矩体统,宁王,便是贤王。】
贤王?姜衡眼皮猛的一跳,这不是找死吗?
虽然圣天子名声比贤王还大,但一个是王,一个是自己当君王,能一样吗?姜衡思索着未来的他的局势,该如何走棋。
天幕下的百姓可不懂什么君心难测,帝王权衡,都跟着天幕的节奏喊着贤王贤王,成群结片,愈发声势浩大。
【作为一个强势的开国皇帝,十七年太子,说废就废,太子在位期间,甚至没有自己完整的一套班底,而现在,一向离经叛道的儿子先是以民心逼迫,后又得贤王声誉,虽无兵权,但皇帝这种生物,全身都是敏感肌,何况涉及民心?于是宁王入朝堂接手的第一个职位,便是监察贪官污吏,既要做贤王,那便做孤臣。】
嗯?
姜衡和一些老狐狸同时眸光一闪,抓住了关键,的确是孤臣,可同样也是在给宁王在民间的贤王名声加码!这其实也是对宁王的考验,能不能扛过百官。
【然,宁王之贤,乃民意,而非朝堂诸公之意,宁王可以是孤臣,但为君,却注定他身后却有千万百姓。
自元泰廿一年初登朝堂,至弘德四十七年驾崩,五十四载政治生涯,梁太宗文皇帝自始至终,践行君舟民水,民惟邦本的道路。
这是宁王的为君之路,更是太宗的证道之路,万古流芳,百姓立庙,香火不绝,太宗未长生,却已长生。因他爱鹤又修道,我们也称他鹤仙,调侃他是梁仙宗,但对于当时的百姓而言,他又何尝不是仙?】
弘德四十七年,五十四载政治生涯,天幕中,九殿下是元泰廿一年末入朝堂,陛下的寿命岂非只有……
倒是对于太宗的谥号,他们没什么反应,都圣天子了,谥号文不是应该的吗?
【德威四海,万国来朝,文教兴盛,百姓和乐,这是太宗治下的大梁。】
【元泰廿一年,尚且薄弱的小火苗,终究抗住了风雨,在弘德一朝形成火炬,经久不息。】
【作为太宗系列的开篇,本期视频到这里就结束了,毕竟太宗能讲述的内容太多,全放一个视频太长,根本就没人看了,我们下期再见哦~】
天幕黑了下去,而对于大梁朝廷的公卿们,工作才正式开始。
“两刻钟后,钦明殿议事,诸皇子均回文思殿。”
诸王心中一沉,这个时间点议事,当早朝一样的大会,却不叫他们,啧。
“儿臣遵旨。”
想再多,那也无用,反对不了。
当一众皇子退出钦明殿广场外,知晓自己没有未来了的老五一改颓废,率先一个大跨步到姜衡身边,右手臂一弯压在了姜衡肩膀上,“小九,咱们兄弟也许久没有交流感情了,趁这个时间,哥哥陪你练练手如何啊?”
“弟弟惫懒,不擅武艺,可以让十弟代劳吗?”姜衡一脸真诚望向老五,试图不动声色将肩膀上的“秤砣”给挪开,只得到老五一个核善的微笑,以及老十被背刺的惊呼。
“你觉得呢,九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