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在道观当咸鱼》 60-70(第9/16页)
其实她自己当初要不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且也实在是没地方可去,她应该也不会选择去清风观上班的。
再说就他们清风观那点儿技术含量,徐婷婷这样的重点大学毕业生过来也确实是屈才了。人家有更大的野心更大的舞台,清风观这樽小庙容不下,所以她非常理解。
以至于这个话题简单聊了两句,云朝朝便自觉地轻轻揭过了。
倒是徐婷婷,还挺不好意思:“朝朝姐,我没有任何看不起清风观的意思,我就是……”
云朝朝笑着打断她:“我明白的。我巴不得你们都能在外面闯出一番天地,到时候等你们有出息了,说不定还能好好回馈一下咱们清风观呢!”
徐婷婷点点头:“那必须的。等我有了钱,我弟一件事情就是给清风观捐款盖一个新食堂。”
云朝朝这天来城里,除了探访一下徐富贵之外,还有另外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她之前定做的新道袍已经完工了,正好这次过来,可以顺便取回去,免得下次再白跑一趟。
订道袍的地方就是最初给长空道长做道袍的那家小店。合作了这么多次,小店的店主早就已经熟知云朝朝了,一看到云朝朝过来,就把提前做好的道袍拿出来给云朝朝。
云朝朝取了道袍也没急着走,而是在农贸市场这边转了一圈打探了一下,想问问看这里的商户们平时售卖的这些米啊小麦粉啊,甚至包括鸡蛋茶叶之类的东西,平时都是在哪里进货的。
之所以提前打探,是因为清风观后续还会有很多这方面的货源,前期可以靠清风观食堂内部消化,但后期光靠清风观和一些参加活动的散客,恐怕是不够的。所以云朝朝就想着还是得找一个专门的销售渠道,然后把清风观那些多余的货源都转给这些二手商。
不过想法是好的,但问了一圈下来,云朝朝就觉得这条路恐怕是行不通。因为每一个商家都有自己合作多年的供应商,而且供货商这一块算是一个商家的核心机密,云朝朝这么莫名其妙的过来打探,人家根本不可能跟她说实话。就算偶尔有一两个说实话的,对方也没打算合作得好好的突然就换什么供货商。除非云朝朝愿意把价格压到最低……但压价并不符合云朝朝的期待,毕竟那些水稻小麦茶叶鸡蛋都是林爷爷辛辛苦苦种出来养出来的,明明品质都挺好,不能卖出高价也就罢了,要是再压价出售,那也太不合适了。
所以云朝朝在这边的农贸市场逛了半天之后,最终无功而返。
最后还是唐理给她出了个主意:“你之前不是跟学校有合作吗?你可以试着去找找学校那边的关系啊!米面鸡蛋那可都是食堂的刚需,要是真能跟学校攀上关系,咱们到时候说不定还能扩大种植规模呢!”
云朝朝一点头:“有道理。”-
跟清风观有交集的几个学校,合作最密切的大概就是刘老师所在的乡村小学了。
不过这个学校是第一个被云朝朝排除的。因为他们学校规模太小了,总共也才100来个学生,而且因为是村子里的小学,所以学生们平日都是各自回家吃饭的,学校压根就没有专门的食堂。
而规模最大的食堂,就是徐婷婷和谢雨所在的A大食堂了。长空道长的徒弟张刚也在这个食堂里上班,云朝朝觉得勉勉强强也算是清风观自己的人脉。
但云朝朝私下跟张刚聊了两句,张刚就用现实的理由给云朝朝劝退了。
简单来说就是学校食堂是个肥差,不管是进货渠道还是食堂的经营权什么的,都需要关系够硬才能拿到。就张刚这样的小厨师,在食堂那边根本没有话语权,所以这人脉,不提也罢。
云朝朝也不气馁,又去找了她母校的老师。
之前云朝朝回母校参加过毕业生就业指导讲座,后来又跟母校的合作大专院校,也就是小姚她们所在的学校建立了友好的就业交流关系,所以清风观跟学校的渊源还是挺深的。
陈老师也愿意帮助云朝朝,而且她同时也给云朝朝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就是如果云朝朝单纯想求学校帮忙把食堂供应这一块的业务交给云朝朝的清风观来做,那成功率是很低的,因为就跟张刚说的那样,想抢这一块业务的商家多得很,学校领导有时候甚至需要招标才能决定。
如果云朝朝想达到这一目的,那就得跟学校谈合作。比如清风观那边可以把茶园、水稻田或者是小麦地都挂名成为“农业学院研究基地”,这样以后农业学院的学生们都可以在清风观的农田上自主进行科学研究;再比如清风观每年还可以给学校这边提供多少个实习名额,多少个就业名额……
云朝朝是聪明人,一点就透。知道陈老师的意思是不能只想从学校那儿拿到什么,得想想你能给学校提供什么,只要给得够多,还愁一个食堂的供货渠道拿不下来吗?
云朝朝这天跟陈老师聊完回去之后,就跟唐理一起连夜做了个PPT,把清风观能提供给学校的资源全都一一列举了上去。
为此两个人甚至还研究了半天大专学院那边究竟都有哪些专业可以跟清风观扯上关系。
有一瞬间云朝朝就觉得自己好像又回到了刚毕业那一阵子,因为当时的她也跟现在一样,拼命往自己简历上贴金,恨不得把自己的简历写出花来,只求收到简历的一方能给自己一个机会。
好在这一次云朝朝运气还不错。因为她跟唐理在PPT里放了多段视频介绍清风观的那些水稻啊、小麦啊、茶园的种植过程,甚至连林爷爷养野山鸡的视频他俩都截取了好几段,所以学校那边一来对清风观的食品安全是非常满意的;二来清风观这边给出的价格也还算合理,最重要的是,清风观这边还能每年给农业学院那边提供20-50个实习生名额。
再加上陈老师也一直在帮忙说话,所以学校食堂那边,最终决定下一年的供货商名单里,会有清风观的一席之地。
有了长期而稳定的供货渠道,云朝朝就不用担心清风观种植太多或者是养殖太多到时候会滞销了,可以说是彻底解决了林爷爷的后顾之忧。
林爷爷甚至想再承包几百亩地,再多养上几百只鸡鸭鹅……
不过云朝朝顾虑着林爷爷的身体,说养可以,但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凡事亲力亲为了。而且云朝朝想着,说不定后面可以考虑跟村子里的那些村民们合作。毕竟村子里面虽然老弱病残孕居多,但重体力活干不了,普通的比如采茶啊、养殖啊,这些偏轻一点的体力活还是有不少村民是可以干的。
之前他们什么都不做,是因为他们没找到合适的销售渠道,现在有清风观做他们的后盾,他们就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方面,直接来清风观的种植园打零工,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方面进行自主养殖或者是种植,然后到时候云朝朝再以清风观的名义把这些村民们种植的农作物和养殖的家禽收购过来。
这样一来,村民们既可以拥有谋生的能力,清风观又能解决人手不足的难题,绝对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不过因为学校那边还没有跟清风观具体签合同,所以云朝朝暂时也没有把这个想法大肆宣扬出去,她只是把这个想法简单跟林爷爷说了说,然后让林爷爷这段时间在村子里物色一些勤劳、踏实可干的村民,然后邀请他们来茶园、水稻田、小麦地和养鸡场那边帮忙打零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