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二婚家庭: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八十年代二婚家庭》 70-80(第5/29页)



    还有收到手电筒的。

    这些都是邻居们抢购时囤的东西,现在物价稳定下来,市面上商品充足,他们发现自己当初抢的东西,全变成了家里的负担,只能想方设想的交换出去。

    要开火锅店,就要找到合适的店铺,江梨还是去找了纪博文帮忙。

    现在市区的店铺,基本上都是房管局的直管公房或国营单位自管房,一般不对私人承租。

    纪博文帮她联系到了市中心百货大楼附近的一间店铺,原是国营副食品店,属于湖滨街道的“三产企业”,店铺面积120平方,江梨可以每年2.5万的承包费,再帮街道解决5个就业名额就可以承包下来。

    江梨很快和街道签了协议。

    火锅店的筹备工作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期间店铺按消防要求做了改造,还要联系鲜牛羊肉、食蔬等供货单位,从厨房的装修到前厅桌椅、餐布、炭炉的选择,还有厨师和员工的招募,所有细节都要她亲力亲为去把控。

    江梨还要给火锅店取名字,她天天翻字典,找了好几个店名,让林川柏帮她选一个,林川柏看着她取的‘江记火锅’‘红火火火锅’等名字,表示都可以,反正只要口味能留住食客,大家也不会在意店名叫什么。

    江晓晓也凑过来看热闹,见妈妈纸上有自己熟悉的一个‘江’字,“妈妈,这是我的名字,是江晓晓的江。”

    月月和星星也好奇凑过来,他们知道江梨是要给火锅店取名字,月月见真的有晓晓的‘江’字在里面,“姨姨,我的名字也要放上去吗?”

    星星:“还有我!”

    他都不知道什么情况,也跟着举手表示要加入。

    江梨想了想,干脆道:“那就叫晓月星火锅店吧,你们三个的名字就都在里面了。”

    三个孩子听了都很满意,林川柏觉得火锅店配上这个名字有点奇怪,但他也不发表意见了,反正他们都满意就行。

    晓月星火锅店在元旦的时候正式开业,开业那天放了两串鞭炮,还找了舞狮队过来,搞得十分热闹。

    开业大酬宾,前三天进店消费有八折优惠,江梨还雇了几个学生去湖滨景区还有热闹街市发传单,有本地人还有游客都会走进来看看,大家见价格适中,冬里日炭炉里烫牛羊肉片再配一瓶啤酒,可是十足的享受。

    火锅店开业一个月,几乎每天都是满座,当月的净利润破万。

    火锅店开起来,员工都是新招募的,江梨前期基本上都要守在店里,快过年的时候,因为慎州的工厂还有事等着她回去处理,她和林麦冬一起带着已经放了寒假的孩子先回家,林川柏只能医院放假后再自己一个人回去。

    张姐没有跟着回去,火锅店那里还在继续营业,江梨就让她帮忙去那边看着。

    这次过年,江晓晓放小炮,终于把手指头炸个焦黑,幸好小炮威力不大,手指头受伤不严重,等林川柏把她伤口处理好,江梨就请她吃了一顿竹笋炒肉丝。

    江晓晓今年回来终于见到蒋潇潇了,不过她的好朋友却不是很开心。

    “我爸爸妈妈也离婚了,我哥哥跟我爸爸,我跟我妈妈,我妈妈马上就要结婚了,我和你一样,都变成拖油瓶了。”

    她是过年才回来白石街爸爸家。

    蒋潇潇的爸爸被治安拘留一段时间,录像厅被查封,录像机和录像带全被查抄走了,他回来后也没脸在家里待着,就跑去外地投靠朋友,夫妻两地分居,都有了异心,前不久办的离婚手续。

    江晓晓皱着眉,“我不是拖油瓶!”

    蒋潇潇觉得她什么都不懂,“我们这种爸爸妈妈离婚的,就叫拖油瓶。”

    江晓晓:“我爸爸妈妈没有离婚!”

    蒋潇潇觉得她是死鸭子嘴硬,“你现在的爸爸是后来的爸爸,不是你的亲爸爸,你亲爸爸和你妈妈早就离过婚了。”

    江晓晓仍旧犟道:“那我也不是拖油瓶!”

    两个重逢的小伙伴就这么不欢而散。

    江晓晓回到家,对江梨道:“妈妈,我不是拖油瓶对不对?”

    “当然了,谁说你是拖油瓶了?!”江梨听了后立刻站起来,插腰问道,只等女儿说出那人名字,就去找他算帐!

    江晓晓不说,转头就跑走了,反正确认她不是拖油瓶就行,她知道这个称呼是骂人的,特别不好听,她不知道为什么蒋潇潇会承认自己是拖油瓶。

    月月这次回来,大部份时间都留在家里照顾小猫,小花刚生了5只小猫,她回来后看到那些萌乎乎的小猫咪,再也移不开眼睛,每天就蹲着小猫旁边,看着他们吃奶玩耍。

    星星则是每天跟着林父去电影院看电影。

    过年电影院也很热闹,一些老片重复播放,像《小兵张嘎》、《地道战》还有《少林寺》,星星以前没怎么看过电影,都是看电影和录像带,他发现电影比电视更好看,屏幕那么大,看得更加过瘾。

    而且他跟着爷爷一块来,还不用门票,爷爷坐在门口检票,等电影要开始了,爷爷就把他放进去,再给他搬张凳子坐在过道看。

    林父也疼林家唯一的男孙,每次都会花钱再给他买一袋炒板栗或花生,让他一边看一边吃。

    星星回来后说,他以后长大,要当电影放映员!

    他觉得电影放映员很厉害,而且每天都可以看电影。

    其他人对他的话没什么反应,林川柏和江梨听过几个孩子不下十几个理想。

    月月说过自己要当作家、钢琴家,还有‘辛勤的园丁’,星星的愿意也从科学家、警察、飞行员不停地换。

    江晓晓的理想,前一天想开动物园,后一天就想骑着自行车去卖冰棒。

    几个教练听到她卖冰棒和炸爆米花的时候,气急道:“一个好的运动员,从小开始就要树立伟大的目标,什么冰棒爆米花,你的理想应该是创造最好的成绩,为国争光!”

    江晓晓还没有国家荣誉这种概念,但也不敢反驳教练的话,等教练再和她确认一遍时,她也能学着教练一样,挥着拳头,“争取冠军、为国争光!”

    教练们看着她斗志满满,这才满意。

    所以星星的电影放映员的理想,没有人放在心上,偏偏林父的反应是最激烈的。

    “怎么这么没志气,长大就当电影放映员?不行不行,下次不能再带你去电影院。”林父自己喜欢清闲,找个电影检票员的工作干,但不代表他支持自己孙子也这么干。

    电影放映员比检票员是高了一等,属于技术工种,在一二十年前,放映员不要多吃香,下面乡镇来人都要求着他们下去放电影,给粮给补贴,去一趟能捞不少外快,还受人尊重。

    但时代变了,就这么几年来说,电视机多了以后,电影就越来越不景气,这一年来物价飞涨,大家工资都上调了,就他们电影院工资调的最慢,有一两个月还拖欠工资。

    他想着,儿子媳妇也算有出息了,孙子肯定要比他们更有出息,星星以后可是要给他们老林家光宗耀祖的,可不能只干一个电影放映员!

    他觉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