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二婚家庭: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八十年代二婚家庭》 50-60(第7/28页)

    “这是我们妇联认证过的可以信赖的商品,你买的既是贴心用品,也是为咱们县妇女扫盲工作出一份力。”

    本县妇女同志有二十几万,有购买能力和需求的中青年女性大概在六七万人左右,这次通过妇联组织的展销会,直接帮江梨卖出了两万五千个文胸,确实已经是充发调动了女同志的购买力。

    考虑到本地妇女的经济实力,江梨是做了一部份面料便宜的棉质内衣搭配着乔其纱在卖的,像这次属于半官方性质,为了更稳妥,像蕾丝款和花纹的这些,有时髦元素的文胸就没有拿出来了,选用的都是素色基础款。

    就妇联给她的购买资料来看,江梨发现婺江镇的船厂女工是主力消费者,她们基本上都买了乔其纱款,大部份都是一人买了两件,光是婺江镇这一个地方,就卖出了一万多件,不愧是家庭作坊最多的乡镇,大家经济实力还是比较领先的。

    这次江梨到手的利润有七万多,因为棉质文胸价格不高,还要再分出一毛给妇联,所以利润比之前那几批要少一些。

    但这赚钱速度,已经是很快了。

    江梨这些销售活动也不是一帆风顺,就她这次和妇联搞的这个活动,县里就有老古板跳出来抨击,说这是个体户借公益谋私利,属于“投机倒把”。

    连大领导都来过问这件事,刘秘书道,“领导,您一直是鼓励和支持个体工商户正常的经营活动的,如果说,这些个体户享受了政策福利后,知道回馈政府,帮扶妇女工作,这都能被人指出问题,那真的会寒了一大部份人的心,以后谁还敢再出面捐款捐物?

    这个展销会,我还亲自去看过,那些妇女干部们,宣传的都是健康知识,体现是互帮互助精神,还有捐款机制也是公开透明的,活动结束的次日,各区办公告栏里都有张贴《捐赠公示》,知道是为了妇女扫盲工作出一份力,群众们都很积极响应,但是我们领导中,却有这样的声音,这就是脱离了群众……”

    大领导看了一眼过来,刘秘书适时闭了嘴,非议领导干部,确实不妥,说一半就已经够了。

    最后大领导还在会议上公开表明了支持的态度,这下才没再出现不和谐的声音。

    刘秘书不是做好事不留名的人,他当然会把这事告诉江梨。

    江梨没想到,她觉得自己已经够慎重了,却还是能被人抓到问题,有躲过一劫的庆幸,对此她当然要好好感谢一番刘秘书,承诺把刘秘书国庆婚宴的事全包了。

    江梨之前托刘秘书找的公房,后来也去交了钱,把房子买了下来,要往进去前,房子还要重新粉刷,水泥地也要重新铺一层地砖,卫生间也要再做修改,但她一直又没有时间去做这些事。

    何文静来她这套公房里看了一圈,羡慕不已,七十方的三居室在她看来是很大很好的房子了,她看着阳台,说这里应该种点什么花,去看了三个房间,又说这个可以做为主卧,衣柜应该打在这个位置。

    兴冲冲的帮江梨布置起来,江梨笑着说,自己最近太忙,没时间弄这些,如果她有空,可不可帮自己布置一下这个新家。

    何文静说没问题,就交给她办吧,在江梨搬进来前,肯定把这个房子布置的漂漂亮亮。

    江梨现在不仅顾不上新房子,饭店都去得少了,家里的事更是很少管,她想找个人来家里帮忙做些家务,带一下孩子,但是本县的人都要面子,不想上门给人做‘阿嬷’,现在正托她二姨在下面村子打听一下,有没有老实本份的人肯过来。

    内衣的销量不错,但是产量却有些跟不上,两家作坊日产量有限,江梨还是继续给王家作坊下单,再把一些简单的工序外包出去,找街道女工做。

    光是产量上来也不行,质量也是她十分重视的,妍美文胸要和市面上那些仿制内衣区分开来,除了一个商标品牌还不够,还得有过硬的质量才行,消费者可不是傻瓜,骗一次可以,下一次人家不会上当了,有选择的情况下,当然会挑物美价廉的。

    江梨在街道找了几个妇女,去各个工坊盯着,主抓质量问题。

    江母现在管着一家作坊,下面五个固定工人,再加上服装厂接零活的几个师傅,还有街道过来做散活的妇女,刚开始她还有些忐忑,怕人家不服她管,后来发现根本没这回事,这些人比单位那些职工好弄多了,没人说三道四,偷懒耍滑的。

    这肯定是了,国营企业是铁饭碗,多的是敢和领导叫板的工人,小作坊就不一样,敢和发钱的人大小声,第二天就不叫你做工了,等着想干这工作的人多的是,找谁不行。

    而且小作坊是计件工资,多劳多得,大家都忙着踩缝纫机赚钱,谁还有功夫扯闲舌,只不过是偶尔开开玩笑,一边手里不停,一边聊个闲天而已。

    江母干了一段时间,渐渐有了信心,也多一点管人的经验来,像江梨告诉她娘,绝不要小气,多体谅工人三分,人家领情,就能多回报一分。

    江母也是个老实人,干不出来剥削人那一套,有时候要人赶工,她都让江父准备一份宵夜送过来,有时候是一碗绿豆汤配菜饼,有时候是咸菜汤粉干。

    她还把家里的录音机拿过来,平时放些广播和音乐,让做工的人不会太无聊。

    有妇女家里孩子没人管,只能带到身边来,她也会多准备一些水果硬糖分给他们,怕孩子们在作坊里捣乱,把面料这些弄脏,她也从不直接赶孩子,而是把几个孙子叫过来,给他们塞几分钱劳务费,让他们领着孩子出去外面玩。

    江梨也没插手她娘管理作坊,她只看成果,只要她娘那边能按质按量供货,她娘怎么做她都不会管,只有出了问题,她才会过问。

    江梨上次去市里,捐出去两千件内衣,江母本来是十分心疼的,等看到报纸上女儿和市妇联领导握手的照片,她又比谁都高兴,买了几十份报纸,裁了两份装了玻璃框,一个挂在家里,一个挂在作坊,另外的那些,全部准备送亲戚。

    她现在每天去作坊,最喜欢听到人说她生了一个有本事的女儿。

    她都会笑着回道:“什么本事啊,都是瞎闹,现在把一家人使得团团转,把我派来管作坊,又让她爹请假去帮她管饭店,让他大哥大嫂跑前跑后去送货,这不,过几天又要去省城啊,听说去那边谈业务。你说,一个女人家,一个人跑那么远,怎么能让人放心。”

    “哎哟,生意做到省城去了,真是能干哦。”

    “林医师是几辈子修了的福气,能把你们家阿梨娶回去。”

    江母听到高兴得嘴巴都合不拢。以前大家都说江梨有福气,能嫁给林医师,现在是反过来了。

    江梨确实打算去省城一趟,她现在每天都要看报纸,前几天正好在省城日报上看到有轻纺工业品展销会的招展通知,虽然只占了报纸小小的一幅,她还是注意到了。

    她从来没有参加过展销会,想去趟趟路,也是多一条内衣销售的渠道。

    在去省城之前,江梨要先带着她家女儿去参加县一小的入学面试。

    这段时间她忙着赚钱,完全顾不上教江晓晓学习了。

    原来委托了林麦冬,林麦冬自从在二嫂那里分到了服装销售的利润,有了钱后,就不想再干给江晓晓补习这种伤脑费心的活了,江晓晓一直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