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他后悔晚了: 15、府内来了贵人(15)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太子爷他后悔晚了》 15、府内来了贵人(15)(第1/2页)

    府内来了贵人(15)

    “你那几个姐姐,对你不好。”

    许明月微微一怔,飞快地瞄了他一眼——这么明显吗?

    她垂下眼帘,音低了些:“还好吧……只要不碰见她们,”她顿了顿,努力让语气轻松些,“就还好。”

    她并不希望九殿下同情或者可怜她,尽量让语气显得浑不在意和轻快:“殿下,现在就开始学吗?明月迫不及待了。”

    他略一停顿,道:“好,那就从今晚开始学。”

    接下来的日子,许明月不仅夜晚,连白天也抱着琵琶往静竹苑跑。

    反正后院清冷偏僻,鲜少有人踏足。

    这一个月,她几乎扎根在那里,埋头苦学。

    很快到了祖母寿宴这日。

    松鹤堂今日张灯结彩,喜庆中透着世家特有的庄重。

    虽说是六十整寿,但因瘟疫刚刚结束,许家“散尽家财”,故而宴席不算奢华,宴请的皆是近亲与几位身份贵重的老友。

    许明月跟着几个姐姐踏入寿堂,迎面看见足以让整个许府屏息凝神的贵客——太子殿下。

    这还是许明月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戴着薄纱,但那通身的清贵气度依旧令人不敢直视;

    另一位,则是太子乳母、宫中地位超然的赵嬷嬷。

    此刻,赵嬷嬷正亲热地拉着老夫人的手,低声说着体己话,两人眉眼间的熟稔与亲近。

    许明月心口便像揣了只受惊的小兔子,砰砰乱跳。

    目光不经意间扫过角落的许明月,赵嬷嬷眼中立刻闪过一丝光亮。

    她松开老夫人的手,脸上堆起真切的笑容,朗声道:“哎呀,这是明月吧?一下长这么大了,快过来,让我瞧瞧!”

    许明月猛地抬头,眼中带着惊讶和一丝受宠若惊的惶恐。

    宾客们的目光也好奇地聚焦过来,落在那个抱着琵琶、衣着明显朴素许多的少女身上。

    许明月强自镇定,上前几步,规规矩矩地行礼:“明月见过赵嬷嬷,嬷嬷万福。”

    “好孩子,快起来。”赵嬷嬷亲自虚扶了一把,眼神里带着长辈的慈和与清晰的回忆,“一转眼都这么大了!上次见你,还是你刚来府里不久,怯生生地跟在你娘亲身后……你娘亲,婉兰,身子可好些了?”

    “劳嬷嬷挂心,娘亲……还好。”许明月低声回答,心头既暖又涩。

    当年她随着陈婉兰入府,恰好迎着赵嬷嬷走过来。

    陈婉兰叮嘱她在府内不要生事,许是浓重的襄州口音,吸引了对方,赵嬷嬷连忙问:“你是襄州人?”

    陈婉兰不知道她是谁,但见对方穿着华丽,年龄又大,行礼道:“是。贱妾是襄州陈家庄人氏。”

    “陈家庄,你可认识陈鹏?”

    “那是老村长。”

    “他正是我姐夫。”赵嬷嬷在宫内多年,好不容易遇到同乡同村,连忙拉着陈婉兰的手问个不停,十分亲热。

    这是份难得的热络,以至于许明月也始终记得这个和善的嬷嬷。

    “那就好,那就好。”赵嬷嬷拍拍她的手,转向老夫人笑道,“老姐姐,您府上的姑娘,个个都是水灵灵的。这位五姑娘,瞧着就是个清秀懂事的好孩子。”

    当时陈婉兰自称妾室,在赵嬷嬷听起来,许明月自然就是许儒的女儿。

    老夫人脸上笑容不变,眼底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含糊应道:“嬷嬷过奖了。对了寿宴开始了。好姐姐,多吃点东西。”

    “好好。不用招呼我。”

    寿宴正式开始。

    父亲许儒满面红光,今日之宴,贺寿是名,为膝下四位才名远播的女儿在太子及众位青年才俊面前展露头角才是实。

    大姐许琴露率先起身,莲步轻移至琴案前。

    她今日特意穿了身月白云锦长裙,行动间如流风回雪。

    落座时,眼波流转,一曲《高山流水》自她指尖流淌而出,技艺精湛,意境高远,赢得满堂喝彩。

    二姐许棋华则与府中一位清客对弈。

    她落子如飞,玲珑心思,清脆的落子声仿佛带着韵律。

    三姐许书瑶则当场挥毫泼墨,一首贺寿诗辞藻华丽,字迹娟秀如簪花。

    四姐许画凝随即站起,执笔作画。

    她铺开宣纸,姿态从容,笔下牡丹雍容华贵,顷刻间便跃然纸上,引来一片赞叹。

    琴棋书画,轮番上演,花样迭出,极尽风雅之能事。

    席间宾客,尤其是那些年轻气盛的世家公子们,看得目不转睛。

    四位小姐之间,虽笑语晏晏,但那无声的眼风流转、姿态无不令人瞩目。

    许儒捋着胡须,笑容愈发满意,对女儿们的“表现”颇为自得。

    许明月抱着琵琶,坐在角落,手心全是冷汗。

    看着姐姐们光芒四射,宾客如痴如醉,她紧张得几乎要喘不过气。

    心中却无比庆幸:幸亏听了九殿下的话!若是按娘亲的意思,献上那枚金灿灿的长命锁,在这满堂风雅面前,该是何等的粗鄙可笑?

    待四位嫡女展示完毕,赵嬷嬷笑着赞道:“几位姑娘才艺卓绝,真是让老身大开眼界。”她的目光再次精准地落在角落,“五姑娘明月,你抱着琵琶,今日可也为老夫人准备了什么心意?”

    许儒脸色微变,没想到今日赵嬷嬷一而再再而三提及许明月。

    所有人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在许明月身上。

    几位姐姐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嘴角勾起几不可查的讥诮弧度。

    谁不知道许明月琵琶才学了多久?

    她那点粗浅技艺,也敢在太子和赵嬷嬷面前献丑?等着看她出洋相吧。

    许明月的心跳几乎要撞出胸膛。

    她深吸一口气,抱着琵琶,一步步走到堂中。

    她没有像姐姐们那样摆出华丽的姿态,也没有任何繁复的开场白。只是安静地寻了张圆凳坐下,将琵琶稳稳抱在怀中,调整了一下呼吸。

    “祖母,赵嬷嬷,”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努力保持着清晰,“孙女明月,献上一曲《松风吟》,愿祖母松柏长青,福寿安康。”

    指尖轻轻落在弦上。

    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的,是静竹苑内,九殿下容泽沉静的面容,是他精准的示范,是他那句“你听我的”带来的安定力量。

    不怕不怕明月,你可以的。

    再睁眼时,再无杂绪。

    她低头,手指抹过琴弦。

    古朴、舒缓的《松风吟》流淌出来。

    没有炫技的轮指,没有疾风骤雨的节奏。

    曲调讲述着姐妹之间最朴素的深情——姐姐在溪边为妹妹浣洗衣裳的辛劳,妹妹远嫁后,跋山涉水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