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德妃(清穿)》 70-80(第6/49页)
吴雅柔声细语应了一句是,话音未落, 竟然感觉到皇帝在解她的衣衫盘扣。
吴雅又惊又羞,赶忙按住皇帝不安分的手。
“玄烨,这…这是在野外,你需克制些才是,啊…”
皇帝哪里肯听,竟然撕开了她的短褂。
“玛琭,抱紧我。”
此时吴雅的衣衫早就不翼而飞,羞得抱紧皇帝。
跟在身后不远处的梁九功眼尖的发现水红的肚兜和一堆碎衣衫不断掉落马背。
而此刻万岁爷将已斗篷摊开,压根看不清二人在马背上做什么。
可梁九功一看就知道了,吓得赶忙让所有人统统转过身去,只让几个小太监跟着他上前伺候。
今儿这片林子早就被清空戒严,只万岁爷一家子在此围猎。
万岁爷还真是……
梁九功都不免老脸一红,赶忙嘱咐奴才将太子和四阿哥先送回去,又让人立即在密林入口搭起临时帐幄,准备干净的衣衫和热水。
而梁九功则亲自猫着腰,沿路捡起撕碎的明黄龙纹猎装和女子的衣衫鞋袜,最后累的腰都麻了。
直到落日熔金之时,梁九功听到了马蹄疾驰声渐近。
他和奴才们统统背过身回避。
而此时吴雅紧紧抱着皇帝,脸颊通红,软着身子被皇帝带入了帐幄内。
二人沐浴之时,皇帝仍是意犹未尽的闹腾了一回。
回程之时,吴雅羞得低着头坚持自己骑马,再不想理皇帝。
接下来为期十日的木兰秋狝,除去开头的两日和她养病的三四日,皇帝竟然整整胡闹了三日。
吴雅初时还会劝导,可皇帝却愈演愈烈,她再不想开口提醒,只能由着他折腾。
终于熬到木兰秋狝结束。
敏妃的十三阿哥这几日总咳嗽不止,关外苦寒,敏妃请旨提前回了紫禁城。
皇帝又下旨让随驾前来木兰秋狝的嫔妃们一道跟随敏妃回京。
吴雅担心小公主抵御不了关外的严寒,又一并将小公主嘱托给章佳氏带回紫禁城照料。
康熙二十一年,皇帝平定三藩之乱,又彻底拢权在握,加之妻儿相伴,不免志得意满,于是开始进行第二次东巡。
此次东巡足足有两千余人随行。
皇帝还准备巡幸盛京后,再一路北上,拜谒大清祖陵——永陵。
既然来都来了东北,吴雅就撺掇着皇帝带她前往松花江上进行冬捕。
皇帝此次北巡,比历史上提早了三个月,抵达盛京皇宫之时,已是年关将至。
盛京皇宫并不及紫禁城宽敞,后宫也只有清宁宫、关雎宫、永福宫、麟趾宫、衍庆宫这五宫主位居住的宫殿。
吴雅原以为皇帝会安排她住在皇太极宠妃海兰珠所居的关雎宫,却不成想,皇帝竟将她安排进了中宫皇后所居的清宁宫。
她简直受宠若惊,正要婉拒,可梁九功却来传话,说万岁爷今晚翻了她的绿头牌。
吴雅顿时哭笑不得,皇帝身边只带着她一个嫔妃,还煞有其事的遵守起老祖宗侍寝的规矩。
他对她何时守过召幸侍寝的规矩了?
此时吴雅正要开口说要住到关雎宫里,却被梁九功告知除了清宁宫,其余四座宫殿正在修缮,无法住人。
吴雅无奈的跟着奴才们来到清宁宫里。
清宁宫是五开间前后廊硬山式的“筒子房”格局,东梢间是皇后的寝宫。
吴雅将太子和四阿哥安顿在了东次间之后,就坐在了宽大的支摘窗前,仰头看向清宁宫门外竖立着的祭天“索伦杆”。
皇帝安排了她主持索伦杆祭祀,这本是中宫皇后的职责所在。
索伦杆是满人的习俗,在索伦杆顶端会放置供奉神鸦的碎肉等食物。
所谓神鸦,就是乌鸦。
乌鸦在大清的地位简直被神话,传闻爱新觉罗氏的祖先曾经被敌人追杀,后来被一群乌鸦所救。
爱新觉罗氏的先祖对乌鸦起誓,今后爱新觉罗一族定会永世铭记乌鸦的救命之恩,永远不会伤害乌鸦。
为此大清在盛京皇宫和紫禁城里都立了索伦杆,用来祭祀和投喂神鸦。
每年腊月三十,皇帝还会亲自在索伦杆进行祭祀,在索伦杆上的锡斗中盛入动物内脏、五谷杂粮喂食乌鸦。
神鸦在大清地位神圣不可侵犯,紫禁城里任何人不得伤害神鸦,否则杀无赦。
皇帝一到盛京皇宫就不见人影,御驾才驻跸盛京皇宫,他就开始马不停蹄亲自主持祭祖事宜。
古代许多祭祀规矩繁多,甚至女人不被允许参与,是以皇帝只带着太子和胤禛一道前往。
吴雅百无聊赖之下,决定第二日到东北的早市逛逛。
她从前就想抽空去东北旅游,但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时间,往往是有钱的时候没时间,有时间旅游了却兜里没钱。
盛京正值严寒,说呵气成霜都不为过。
吴雅险些将自己裹成了球,又换上皇帝让人准备的小羊皮皂靴,戴上暖帽和毛领围巾,揣着小手才敢出门。
早市聚集在上冻的江面上。
原来东北的物价在古代就是物美价廉。
宽阔平坦的江面上,甚至还有男女老幼在冰嬉。
琳琅满目的东北特色小吃和山货延绵看不到尽头。
吴雅边逛边吃,嘴里就没停下过。
此时冰面上一队带着枷锁镣铐,穿着单薄囚服的囚犯吸引了吴雅的注意。
“主子,这些人是犯了重罪之人以及他们的家眷,正被发配往宁古塔,予披甲人为奴,永世不得入关。”
小安子将装在水囊里的热乎豆浆捧到娘娘面前。
吴雅顿时同情的看向那些囚犯,永世不得入关,意味着这些罪犯将世世代代为披甲人的奴隶。
只不过他们绝大多数人活不到有后代。
宁古塔并非是一座塔,满语里六的发音是宁古,而个的发音为塔。
所以被音译成宁古塔,宁古塔在满语里的意思是“六个”,宁古塔四季重冰积雪,简直苦不堪言。
大清入关之后,在宁古塔设立了宁古塔将军统辖披甲人,世代驻守边疆苦寒之地。
披甲人就是曾经被大清打败的部族降臣后代,其低位只比阿哈(奴隶)高一等,大清不放心将这些人带入关内,就让他们世代守护在极北苦寒之地。
披甲人大多祖上是战俘,又苦守在边疆,本就戾气重,那些给披甲人当奴隶的罪犯和家眷更是苦不堪言。
给地位低下的披甲人当奴隶,甚至还不如阿哈。
许多罪犯往往没过多久,都会被凶残的披甲人折磨致死。
为了安抚这些骁勇善战的披甲人,朝廷时常会送罪犯和罪臣家眷前往宁古塔给披甲人当奴隶驱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