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掀翻大宋: 250-2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250-260(第8/13页)

算强盛也双拳难敌四手,时日一长,迟早落于衰败;第三问是要问你真想好要反了吗?这不是儿戏,自古群雄逐鹿,你死我活,滔天洪水不过如此,你尚且年轻,凡事三思。”

    潘邓被他这三问问住,沉默良久,一直到月上柳梢,才说道:“大儒之意,我已明了,小子多谢。”

    *

    九月十八,江南放出消息,潘邓奉天感召,死而复生。如今朝堂奸臣当道,枉杀忠良,潘邓愿奉天之命,率兵北上,靖难救国清君侧!

    江南之地惊雷乍起,消息如狂风骤雨般席卷四方。朝廷听闻此事,大惊失色。李邦彦紧忙派军队镇压,但是根本来不及,因为南北同时起火,金军就快打到眼前了,这次率先到达的依旧是粘罕,他比以往更加的强势。

    面对求和的使者,粘罕不再提出割让三镇,而是要让大宋直接割让山西河北全境,以黄河为界,重新划分地盘。

    赵桓被吓破了胆,派康王前去谈判,此时粘罕率领的西路金军已经到了河北邯郸附近。

    汴京城所在的京畿一地,往北就是黄河,黄河北岸再往北走依次是相州与磁州,而邯郸就在磁州府内,此时磁州的知州正是宗泽。

    康王赵构带着王侍郎和马大夫一路北行到了磁州,此时宗泽正在积极备战,他在州内组织民兵,平日里种地,打仗时就穿上盔甲,拿起家什上战场。

    康王到达之后,宗泽自然也少不了一番招待,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朝廷虽然想要割地求和,可山西河北的百姓却不愿意,有百姓听闻此事,趁他几人外出之时,团团围上,将那割地使王侍郎拖下马来,一刀杀了。

    康王受惊不小,百姓苦苦哀求,要康王停在此处,只因金军已经到了北面不远的地方,将几座小城市占领了,康王若是前去求和,必有性命之忧!

    宗泽听了这新消息之后,当即下令坚壁清野,并对康王说道:“是和是战还未分明,朝廷虽派殿下割地求和,可如今地还没割,山西河北便是我大宋领土,敌人迫近,我等须守卫城池。”

    而后相州知州来信,称他们得到消息,金军正要追击康王殿下。

    赵构这才恍然,此时割地求和已意义不大,他身为赵家宗室,去金军营地只是能做个俘虏罢了,遂返回相州,并去信皇兄。

    赵桓在汴京收到康王来信,当即在二府大臣的建议之下,下达了清野诏书。这份诏书范围甚广,不光在京畿一地,甚至包括河东与北京,叫这几个地方的老百姓都离开乡村,赶往城市,关紧城门,以迎战北狄。

    康王赵构则在相州忐忑迎战,却没料粘罕见磁州准备周全,欲全力迎敌,根本不去啃这块难啃的骨头,把这两州绕过,走了个小路,直达黄河。

    *

    金军已经过了黄河了,大臣们都不敢相信;再探再报,金军确实过了黄河,正往汴京城走呢,大臣们还是不敢相信;再探再报,金军已经把陈桥守军击垮了!

    陈桥垮了!这可是当初太祖黄袍加身之所在,如今竟然被北狄占领,奇耻大辱!大臣们这才一边哭着一边接受了事实。

    可事到如今,勤王军还没有到,如何抵御金军?

    金军离得越近,赵桓的腰杆就越弯,皇帝怯战,朝堂之上又是主和派占据主导,其中最主张和平的李邦彦说道:“咱们既然要和金军议和,那金人从来不是省油的灯,若是勤王军都来了,他们还会和咱商议吗?”

    赵桓一听也是这个理,只是心中忐忑,李邦彦一看皇帝也十分赞成,转身给南道总管张叔夜写了信件,叫他别急吼吼来京城了,先原地驻守,截住潘邓大军!

    毕竟这大反贼打出的口号可是清君侧,清君侧清的是谁,他李邦彦还不明白吗?是以李邦彦如今心中所想,就是尽快打发金军快走,之后将全部兵力用来镇压潘邓反贼!

    张叔夜接了信件之后皱着脸看完,唾了一声骂道:“这他娘的都是什么糟心事!”

    那金军都到眼前了,还叫他们原地驻守不说,这潘邓怎么还蔫不吱声地造反了!

    他前两个月刚收到消息,说是新皇赐死两浙江东宣抚使潘邓,他回想曾经邻府而居,颇有情宜,着实为这个年轻人痛哭了一场,抱着千里江山镜落了许多泪。结果两个月过去,金军南下,新皇设四道大总管,他张叔夜摇身一变成拥军一方的宣抚使了,之后江南造反了,潘邓复活了!

    真是不处动荡之中,不知何为瞬息万变,张叔夜看了看手中信纸,把它搓成一团,扔到马背上的褡膊里。

    第257章 百姓之苦

    张叔夜很有自知之明,他手里兵马有限,可不能和潘邓的大军硬碰硬,更何况如今汴京危急,他也要保存实力,于是便听令在原地驻军。

    果然两天过后,张叔夜又接到皇帝密信,叫他赶紧到京城勤王。他这才又带着大军北上到汴京。恰好他赶来之时,金军还没在汴京周围驻扎,因此他带领的军队顺利进入汴京城。

    张叔夜带来的勤王军,再加上京城原有的禁军,统共有五万人之多。兵马齐整之后,朝廷统一分派,分守城门与四壁城墙。

    赵桓对这次防御战抱着背水一战的决心,议和的事正进行着,可也绝不能让金军打进城来!

    他将五万人马分了分,在四门加派守军,又在四壁城墙上设置了四个守御官作为四方长官,统领大军。之后又加派官职,四守御之上有统制官负责协调;之下有提举官作为副手,协助长官;在这过后皇帝又设立了守御司,守御司又有正使与副使,然后又任命了守御司的工吏干事,负责文书公办。

    如此还没完,四方还要各设立一个同提举,以制衡提举官与守御官;每个城门还要有一名宗室来担任插门官,以防止士兵反叛;四门四壁又要设置许多名弹压统制,防止士兵暴动;而协调四壁的统治官手下又有许多都统制,协助统治官,每个都统治下都有几个使臣,几十个小吏,不是朝廷官员的门生,就是宗室前来镀金。

    整个汴京城城防乱成一锅粥,金军还没来,城中已数次起火,乃是有歹人趁乱打劫。

    两天之后,金军就在汴京城一片混乱之中到来了。

    *

    汴京丰乐楼,梁子畏畏缩缩地进了门,见掌柜的,帐房和大厨都在,说道:“没事儿,着火的是城东边,离咱这儿远着呢,火烧得正凶,眼看着该去救火了……”

    过一会儿又有一个小伙计进了门又把门关上,“……官家又到城墙上了,还给士兵分发了酒肉。”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如今胡人南下,已封锁了汴京城,把整个城池转圈地围住,一天攻打数次,谁能不害怕?

    樊掌柜说道:“早在年初,胡儿第一次来的时候,官家也上城墙去看过军士,分发酒肉,那时候李将军带着禁军把胡儿拦到门外,两战两胜,咱们这回也肯定能化险为夷。”

    掌柜的这么说了,众人心里多多少少有些底,只大厨嘀咕道:“是和金人打仗呢,可见天地看有大官在城里城外来回走,这就又是要谈了,那到底是要谈和还是要打仗?既然又要和那帮人谈,还打个什么劲!”

    他有个兄弟就被临时征去做守城兵了,现如今军营里也成天担忧这些个来来往往的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