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250-260(第6/13页)
赵桓深感做皇帝十分艰辛,太师李邦彦劝道:“如今内忧外患,也只能如此。待到日后金国不再来犯,我们再慢慢收拾此子!”
可让君臣二人没想到的是,既董平造反之后,南边又隐约传来消息,说潘邓其实没死,还活着呢;他们新派去的两浙宣抚使始终没来信;而李棁此人,更是一直没有回归汴京。
不过他们此时也顾不上这风言风语了,只因七月份,金国向大宋发了问罪书,言辞犀利,毫不客气,战端或将重启。
第255章 波云诡谲
靖康二年八月,金国两路元帅同时向大宋朝廷发出问罪书,随后兵分东西两路,同时向汴京进攻。
金国这次出兵距离上次有了一定的调整,上回两路元帅之间并无多少联络,是以消息不通,不能协同作战,延误许多战机。是以回去之后金国皇帝吴乞买与众权臣商议,决定这回封一人为总元帅在金国境内指挥,而两路兵马都归副元帅统领,由总元帅统一调度。
总元帅由金国太子担任,左副元帅为粘罕,右副元帅为完颜宗望,分别主西路与东路,与第一回攻打汴京时的布局相同。
赵桓收到问罪书,之前积极备战的精气神瞬间萎靡下来,头一件事就想要议和。可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却不再信任大宋皇帝,经过上回割让三镇一事,他发现这任皇帝与上任皇帝并无什么不同,都十分不讲诚信,他想要的也不再是给金国朝廷的金钱和岁币,他要的是战争和土地。
赵桓无法,只得硬着头皮迎战。
此时西北老将已死;董平自请为王,割据一方。金国东西两路军已然南下,消息送到汴京,情急之下,赵桓便想到几月之前李纲的提议,与二府商议一番,想出了个不算办法的办法。
即在全国设立四个总管,再把这四总管加上元帅头衔,给他们征兵征粮之大权,要他们保卫一方,最好还能前来京城勤王,保卫汴京。
这四处分别为北京大名府,南京应天府,西京河南府以及襄阳与南阳一带的邓州一地。
此乃走投无路,无可奈何之策,十分凶险,可也只能如此。
此策自有其威慑,这从当年太上皇让潘邓宣抚江东两浙就能看出来,潘宣抚使在任五年之内江南再无反叛,连海上流寇都少了十之八九,足可见统兵权与调兵权统一是如何重要。
只可惜叫不知情的人唏嘘,如今潘邓业已身死,再不能保卫国土了。
*
金兵南下的消息传到江南,百姓们倒是觉得没什么,他们南方本来就是天高皇帝远,那金人任凭他怎么打也打不到长江以南来!是以隔岸观火,并无危急感,只是频频感叹天下不太平,这才过去半年的时间,战火竟然又重启了。
不光北面紧张,苏州局势更加的波云诡谲,苏州城里的老百姓虽然也每天按时上工下工,但是抵挡不住那流言一直在田间工厂和街头瓦舍里流传。
肥料厂里面一个小工见四下无人,问身边的兄弟,“李大,你听说没……咱们潘大人死了?”
李大翻了个白眼,看着曹小,“胡说什么呢?潘大人前几天刚来咱们这儿巡视厂房,咱俩还亲眼见得,你这是听谁说的?怎么就睁着眼睛说瞎话?”
别个队的王小听了他两个在这儿嘀咕,悄悄凑过来,“……我也听说这传言了,这是怎么传出来的?有人说前两天来咱们厂的不是真的潘大人,是个替身!”
李大真是不愿与他两个听风就是雨的人说些个没用的话,“咱潘大人好好的呢,谁说他死了?都别乱说!”
王小又说道:“那你说既然没死,那为啥都这么传?”
曹小见王小兄弟不似那李大死脑筋,就凑进和他嘀咕道:“我总感觉咱们苏州府要有大事……你没看自从东京城的天使来了一回,咱们苏州城门就紧闭着,已经关了两个多月了!现在全城戒严,我家在城外,已经两个多月没回家,就住在咱们宿舍……”
王小感同身受,唏嘘道:“我也两个多月没回去看看了,我婆娘都不知道我咋样了……”
李大说道:“人家官府不都张榜了,上头大黑字写着呢,咱们关城门,是因为外边太乱了。年初的时候金军把汴京围起来,个把月才走,如今又来,咱们潘大人怕苏州出事,才戒严的!”
曹小说道:“咱苏州府离京城远着呢,能出什么大事儿?”
李大说道:“这谁能说得准?那北狄到哪儿是咱们说了算的?现在世道这么乱,咱们有地方挣钱,吃得饱穿得暖,还有兵把守着,叫别人进不来,这是多大的福气!你们忘了五年前白莲教起义的事了?死了多少人!苏州府剩了一半都不到!现在这种生活够好了,都别不知足了!”
曹小和王小无缘故被训了一顿,十分不服气,嘟囔道:“哪个不知道现在日子过得好,我两个又没说什么……”
种种猜想在民间流传着,苏州府百姓整日里除了嘀咕想不明白外边人为啥都说咱潘大人死了,就是对苏州城封锁有些恐慌,不过眼见着每日照常做工,小娃每日也照常上学堂,慌乱之中也有些安心就是了。
但与寻常百姓不同,皇帝在全国设立四个总管的消息传到苏州府后,稍微有些政治敏感度的人,都感到这件事情不对劲。
当一向处处都要集权的王朝突然建立了这种要命的总管制——并且还是在四京这样的内地而不是边疆的时候,往往象征着中央就快要支撑不住了。
潘邓听了此事只是略一皱眉,这种制度就像一根吊命参,只不过眼看着皇帝吃得太晚了,金军正在一步步南下,一两个月的时间,大家根本来不及反应。
反而他记得前世是在南宋初期,将领们为了抵御金军,或多或少地借鉴了这个总管制,才使得当时几个有名的将领有了足够的权力,统筹军事筹集粮草,将金军赶离了南方。不过在金军撤离之后,高宗就紧急将此制度解除了,更不惜杀死将领与金求和。
潘邓一边拿着勺子吃着杏仁酪,一边哼道:“早干嘛去了!”
小郓哥根本不知道兄弟在说啥,也一边吃冰酪一边附和道:“是呢!早干嘛去了!孩子死了他知道来奶了!”
小哥俩吃完了杏仁酪,小郓哥去找王婆,过会儿还要去城里看制药厂,这是他前两天刚从东平搬来的,目前人员还不熟悉,要他照看着在苏州府安了家;潘邓则去了前堂,林冲这两个月带兵走遍了两浙各州府,愿意归顺的府尹就继续叫他们执掌一方,不愿意归顺的都抓了回来,现在就在宣抚使府上。
潘邓打眼扫过去,不过五人,乃是婺州处州两地的官员,再看向林冲,林冲拱手答道:“这两州林参军已派人接管。”
潘邓点点头,看着面前几人,其中一个发须皆白的老头拄着拐棍率先说道:“下官婺州尹彭浩拜见楚国公,敢问一句,国公为何反宋?”
潘邓见这老头颤颤巍巍的,也不忍冷言厉色,便说道:“性命相逼,不得已而反。”
彭府尹说道:“造反之举,实乃下下之策,新主无知,不明白宣抚使大德,你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上书朝廷,陈述利害,或许尚有一线生机……朝廷向来以仁义为本,祖宗有言不杀士大夫尔,若我等联名上书,或许会收回成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