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110-120(第10/15页)
“周指挥使,你领杨许四队,守住梁山东出山口;王指挥使,你领钱李彭六队,守梁山西出口,派人通知寿张县,关闭门窗,令乡勇守卫村里。此二口下山者均抓住领头人,格杀勿论!其余人等驱赶回梁山,事有万一便宜行事,莫将山匪放出此地,流入村庄。”
两位指挥使领命,谁能想到潘邓一介文官对厢兵营了解甚深,众人听了部署安排,已经从最开始的慌张中脱离,渐渐安定下来,看到大尹头脑清晰,布置明确,目光坚定,众人心中也坚定几分。
“时刻派斥候传递消息。”潘邓一声令下,几人具去带兵,潘邓接着部署,“一营杨都头守住东平府西侧城墙,许都头派一队人去各乡镇通知,叫他们警戒,另一队接应东平府城士兵;五营尤许四队留此待命。”
众人皆领命,此时城内有几人骑马而来,正是官兵带着阮氏三雄来此。
三人见了府尹,纳头便拜,潘邓叫他们起来,问了山上具体细节。
阮氏三雄一一说了,潘邓皱眉问道:“可知宋江在哪儿?是否活着?”
三人都摇头,阮小二说道:“下山之时忠义堂已经大火一片。”
潘邓又看了眼梁山,“山上可有其他能人,能统领山寨?”
几人细想一翻,阮小二说道:“卢俊义首领带过兵马,也曾和宋江头领争夺寨主之位,他能带领山寨。”
“柴进首领也能。”
潘邓却有些踌躇,这二人之中柴进没带过兵,也没管过军队,卢俊义或许可行,但也不知能否规整乱军。
武松见潘邓犹豫,说道:“我听闻山上有一人,名叫关胜的,平日里不见身影,却是个名将,管得好军队。手下令行禁止,他或可行。”
潘邓眸光一亮,大刀关胜!怎么将他给忘了!
“此人为何之前从未听说过?”他招安这么久,竟一点动静也无。
阮小五说道:“他能行吗?这个关胜自打上山以来,颇为傲气,不与我们待在一处,只自顾训练军队;宋首领有时叫他宴饮,他也不来;出兵之时还要有宋首领亲手写的调令摆在面前,不然也不发兵,是个怪人!”
这有什么怪的?不就是听调不听宣,只在办公室工作,不参加部门聚餐;只看书面通知,不听口头通知吗?这就是个成熟打工人呀!
“去派人把我的大印拿来。”潘邓着手写信件,一封给卢俊义,另一封则给关胜,吩咐他二人共同平乱,管理梁山军队,阻止流匪下山,迅速找人伐树,控制山火蔓延。
一封信写完,盖上大印,潘邓把信件交给三人,“感谢几位兄弟前来相告,还要再劳烦几位帮我把信送上山,事成之后必有重谢。”
三人收了书信,信誓旦旦必将此信送到二人手中,潘邓又找了一对士兵,护送三人到张清处,让阮氏三雄从梁山泊走水路上梁山。
第117章 梁山大乱2
林冲人马所在山后是一条流匪下山的大道,那山上贼寇也见了山脚下有官兵守候,之前独自下山的具都被擒,因此也踌躇不前,一个小喽啰集结了百人,“兄弟们,一块往下冲!”
话音刚落,匪兵抽刀,一冲而下,附近也有趁势而动的,拿着朴刀,背着包袱,吼叫着一股脑地冲下山。
山下厢兵蓄势以待,见人流冲来,两伙前锋兵摆出长枪阵从中间直冲向前,盾牌兵在前,长枪兵在后,一排刺完收枪回撤,紧接着又跟上一排长枪,那匪兵刚下山来,就被迫往两边分流。
林冲下令,旗手挥旗,两边又有数个鸳鸯阵列阵。
阵法之中,最中有盾牌手与长枪手,两边各四人,前两人手持狼筅,后六人手持长枪。中间盾牌手抵御流矢,长枪手再将匪兵分到两侧,狼筅手向前刺,匪兵见了此狼筅,大觉惊惧,这怪模怪样的东西,哪里有人受得了?纷纷逃向两边,又被长□□穿。
因东平府作院此时还在烧炉打铁,制作甲胄,那狼筅乃是竹狼筅,纵使如此,依旧叫人看了心惊。
此物形比长枪,但不止一枚枪头,从枪身中间往上,乃如一株珊瑚,又如一棵小树,围绕中间枪杆向前有几十颗尖刺,方圆一丈也难以近身,若挨它刺中一下,怕是身上要戳几十个窟窿!
匪兵纷纷远离,四处逃窜,被四周长枪手刺穿,偶有逃过一劫者,阵中又有短刀手,手拿大刀,灵活穿梭于列阵之中,手起刀落,那匪兵便倒在地上。
“这帮官兵怎如此狠辣!”
哪帮匪兵冲击一回不成,已知没有机会,剩下几十人在山上踌躇不前,恶声痛骂。
*
梁山之上,阮氏三雄上山之后,阮小二去山后找关胜;阮小五和阮小七去山前见卢俊义。
阮小二听别人说过大刀关胜的古怪脾气,怕自己不得入门,愧对府尹嘱托,去关胜营帐之前,特地寻了郝思文一同前往。
阮小二拉着井木轩郝思文往关胜营房前面走,焦急说道:“郝兄,此事为潘府尹所托,当面给咱们梁山兄弟的,至关紧要!到了将军营帐,务必代我美言几句,使将军允诺此事。若能成,于你于我于梁山都大有裨益!”
郝思文连连点头,“我大哥也知潘府尹之名,万分敬仰,既有调令,如何不从?”
阮小二听他如此说,将心放下一半。到了营房,面见关胜,阮小二将府尹嘱托一一相告,又拿出信件,郝思文也在一旁劝说,关胜接过书信一看,大印在上,果然起身。
关胜先拿纸笔复命,又拿起偃月刀,叫郝思文去找宣赞,二人来自听令;又叫阮小二回去复命,言关胜已听调令,必竭尽所能,平乱匪兵。
阮小二喜出望外,拿了书信下山,此时阮小五和阮小七还未到山脚下,他知传信要紧,一人乘船先行划向东平府。
*
梁山后山仓库之内,樊瑞和项充找了几个亲信,搜罗了好几箱的金银珠宝,正要往出搬,却见门口进来一人,挑着扁担,火光照亮一看,正是那浪子燕青。
几人戒备起来,樊瑞已不想再和卢俊义为伍,见了燕青自然是有所防备。
燕青看见几人,拱手唱喏,“见过樊大王,项大王,小可来此乃是因为梁山势微,我待装一担银钱,自下山去。”
几人对视片刻,樊瑞只那日去卢俊义院中拜见,见过此人一面,当时此人为兄弟三个端茶倒水,颇为恭敬。
反正此处金银财宝也装不完,他便让手下继续搬运,由燕青自己装扁担。
燕青装了一担金银珍宝,自己趁着夜色往回走。
几日之前,他曾劝说主人不要同樊瑞三人合谋,恐酿成大祸。倒不如趁此时梁山混乱,二人筹划一番,找机会下山,从此隐姓埋名,以终天年。
他再三劝说,主人并没听他的话,而是执意要借此机会杀了宋江与吴用二人。
他二人死不足惜,可梁山若是一日无主,做起乱来,又有何人能抵挡?
到时候局面会如何,那府尹大人还会如梁山强势之时那般招安吗?主人混乱梁山,府尹岂不会治主人之罪?他主仆二人又该何去何从?刺蜂入怀,袒衣赶之,人岂能不知趋利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