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掀翻大宋: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90-100(第2/14页)

了,心中无比踏实。

    潘邓当天进宫面圣,请放东平府。

    赵佶一脸为难地看着他,“卿家快起,你这是做什么?”

    “山东匪寇流行,臣愿意为皇帝分忧剿匪!”

    赵佶扶着潘邓的手臂把他拉起来了,“卿家出使金国,前日才归,吏部给的任命还没下来,怎要自请外放?”

    潘邓说到:“东平如今被山匪攻破,臣心中焦急万分,得知此时考课院冷清,无人愿去东平接任,自请前往,愿平定匪寇,为大宋江山牧守一方,为陛下效力,死而后已。”

    东平出了反贼,皇帝哪有不急的?只是眼下没兵,东平府太守已死,又无人愿意去东平接任,只留个烂摊子给他。

    见皇帝有意答应,潘邓恳求道:“只臣籍贯东平,按例不应去东平为官,恳请陛下特旨,臣愿以死效忠。”

    如今潘卿家愿替他分忧,实在是忠臣良将。皇帝想了想,便也就应下了此事。

    皇帝御笔亲书,任潘邓为东平府尹,可调济州,郓州两州兵力,彼二州须联合抗匪,不得延误。

    这样的任命不符合标准程序,但是皇帝都下了亲笔,陈文昭眼看又是太师之才,考课院便与人方便,写了任命文书。

    “说起来潘邓此人既没有考过科举,也没有什么家世,只一介小民,真是得了一个好老师,又得了皇帝青眼,才能如此一步登天。”

    考课院几人闲聊,“……竟然下放做了知府,我家亲戚二哥,在外多年,三年又三年,考课又考课,年近五十,至今也才是通判。”

    “谁叫他出使有功,此任还只是外放,若是留在京城,有个相公老师,又得皇帝看重,更是前途无量。”

    “做什么想不开去外放府尹呢。”

    几人啧啧感叹,文书写好,盖下大印。

    *

    潘邓当天出宫就收拾东西,准备出发去东平。

    呼延庆得知此事特地前来找他,说道:“我有一族人名呼延灼,去年在我出使之时,前去梁山剿匪,被梁山劝降,如今上山当了反贼,潘大人便当时看在以往情分,且请照看族孙!”

    潘邓紧忙将他扶起,“呼延兄弟何必如此见外?当时你我二人出使之事历历在目,不曾忘记,呼延兄弟是忠义勇敢之人,族孙必定也有忠义气节,只是被那梁山扣下,借其名行苟且之事罢了。待我扫平梁山,必将族孙解救,放还归家。”

    呼延庆顿时红了眼眶,“潘兄弟此情我记下了,大恩必定报还!”

    送走了呼延庆,潘邓又叫来李三娘叮嘱,“我不在东京时,细心照看产业,不必担忧东平之事,我明日便启程,届时有什么状况必定会告知你。”

    李三娘点点头,叮嘱道:“东家千万保重。”

    第92章 离开京师

    在开封府的最后一个晚上,潘邓去了师叔家里。

    徐观知道他忧心东平府,劝慰他安下心来,“那山贼已放出话去不伤百姓,可见是做事留一线之人,你能诏安便把他们诏安了,不须沾染兵事。”

    潘邓凑过去抱着他的腰,一直烦躁忧虑的心在徐观身边感到一丝宁静。

    徐观由他抱着,心里也不舍,一边担忧,一边又不舍,此去不止剿匪,是要留在东平做府尹,三年才任满,要有多少日不见?徐观摸着他的发顶,说道:“此去不知何时能再见。”

    等到再见之时,你还能否记得今日的情谊?

    潘邓见他忧愁,抬起头来看他,轻声叫道:“观哥儿……”

    徐观听他叫自己,低下头来要吻,动作一半停住了,叹自己和潘邓在一起久了,竟然听到他这么叫,就下意识的要吻他。

    潘邓把他脖颈微微下压,亲吻上去。

    此间两有情人在此痴缠,潘邓喘着气说道:“观哥儿,我的伤早好了……”

    徐观轻轻摸向他腰间伤口,此处有疤痕,但是肌肤已经恢复柔韧,潘邓又去解怀中人的腰带。

    徐观抿抿嘴,把登徒子的手拿开了。

    潘邓迷惑地看着他,徐观和小爱人在一起时几乎不懂得什么是拒绝,此事倒是很坚定,“等你回来的。”

    潘邓说道:“在路上说的是‘等回京师的’。”

    徐观又沉默了,抱着他亲了几下,就是不松口,潘邓也不强求,两人亲热的躺在一起睡了,第二天一早醒来潘邓欲走,徐观揽着他,说道:“潘哥儿,此行保重。”

    潘邓被他手臂拦住,又倒在他怀里,拱着他说道:“我还没走呢,就开始想念师叔了,等我到了东平就给师叔写信。”

    徐观昨晚因离别生出的愁绪就那样淡了,心里又甜蜜起来,喜欢得紧,心里想让他小脸蛋再拱几下,嘴上又不好意思说,依依不舍地分别。

    潘邓离了淡香的小屋子,只觉得神清气爽,走出徐宅门口,却见有辆马车停在门前,陈老师正掀开帘子看他呢。

    潘邓“!”

    他心里咯噔一下,谁能想到被当场抓获,犹豫一番还是朝马车走去了。

    “磨蹭什么,赶紧上来!”陈文昭看着学生上了马车,说道:“大早上的去你师叔家作甚!叫我一通好找!官家召见,进宫去。”

    潘邓这才暗暗松了口气,坐老师的马车进了宫。

    赵佶正在画画,见人来了,放下手中笔,叫小黄门拿了一盘黄金,并着一个卷轴,说道:“爱卿此去路远,这些盘缠送你路上使用,再赠《千字文》一卷,望尔牧守一方,不忘京师,亦宜专心向学,读圣贤之书,三年归来,有所进益。”

    潘邓收了皇帝所赠礼物,打开一看,只见其中内文笔迹劲瘦,结构疏朗,转折露锋,飘忽快捷,此正是瘦金体,皇帝御笔亲书《千字文》!

    潘邓面有惊叹,“臣往日只听说过,今日才得见陛下手记。”这瘦金真迹,妥妥的珍稀藏品呀!

    他满面动容,连忙拜谢君恩,“多谢陛下赐下墨宝,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赵佶面有自得,点点头说道:“你去外历练一番也好,做了地方官也算有了实绩了,三年之后再归京陪你老师吧。”

    潘邓与皇帝拜别,回到家收拾行装,王婆内心不舍,但也知道不能耽误干儿办正事,叮嘱道一定要平安。

    潘邓说道:“此时局势不稳,干娘暂在东京稍待。待到稳定之后,便接干娘回东平府与我同住,干娘保重自身,多添饭食。”

    王婆给他理了理衣裳,说道:“不必惦记我,你去北狄之地的时候,小郓哥两地跑,来了东京就住家里。那李三娘也总来看我,陈大人家人也时不时登门,还有个姓范的老管事,说是你师叔家人,隔三差五来送些吃食布匹,听说咱们家没下人,便叫个小哥时不时来给我洒扫庭院,你就安心去吧,我这凡事都能支应。”

    潘邓这才知道,老师和师叔私下也照顾他许多,内心感慨,与王干娘道别之后,和小郓哥一起出了开封府,一路东行。

    因着急赶路,两人并未驾马车,而是两匹快马,并驾齐驱。

    潘邓穿了在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