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女性文物后被诸朝围观了: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直播女性文物后被诸朝围观了》 80-90(第17/29页)

婉儿眼下一递:“喏——”

    看着送到眼前的东西,上官婉儿有些意外,但她眨巴眨巴眼睛,很快反应过来,顺手接了过来。

    脸上绽出一个浅浅的笑容:“有劳殿下。”

    不必言谢,这就是她和太平之间最大的默契了。

    趁着还能看到织机的时候,上官婉儿争分夺秒地动笔,力图描摹下它的全部样式。

    一边描画,一边就能发现,这件文物和以往所见的还有所不同:

    在展示织车的旁边,还另外支了根杆子,几方颜色各异、花纹不同的乌泥泾布挂在杆子上。似乎是拿来作为辅助展品,一并对外展示的。

    【这些,就是由这辆黄道婆改制出的织机所产出的乌泥泾布了。】

    似乎是察觉到了上官婉儿的好奇似的,夏语冰不去介绍最重要的织机,反倒率先说起了一旁的布匹。

    【这些布匹的功用大同小异,一般多用于衣服布料。还有心灵手巧的,会用这些布做点编织包、小布包之类的。】

    可惜这不是个乌泥泾布博物馆,所以并未将上述制品一一陈列出来。

    主播不忘贴心指路:【感兴趣的家人们可以自行上网搜索一下,乌泥泾布做出来的小包图案别致、花纹精巧,和传统布包很不一样,也因此受到了不少年轻人的追捧。】

    贵人自有数不清的绫罗绸缎可以上身,偏偏物以稀为贵,太平公主既然没见过传说中“乌泥泾布”,难免好奇得厉害。

    她不能“上网”,就只好眼巴巴地盯着屏幕,试图通过那几匹布,在脑海中构画出主播口中那编织包、小布包的模样。

    上官婉儿琢磨出了些门道,难得还能匀出心思来,看了公主一眼。

    正赶上太平这望眼欲穿的眼神,哑然失笑,心头却不动声色地记下这笔。

    等直播结束,她寻个空,私下里找小夏姐姐问一问那些布包的样式好了。

    【这架三锭木棉脚踏纺车,正是黄道婆的得意之作。】

    360度无死角的展示暂告一段落,直播还是要回归正轨的。

    夏语冰旧事重提:

    【家人们应该还记得,乌泥泾这个小镇的百姓大多以耕作为生,但奈何老天不给饭吃,这片土地实在贫瘠,所以百姓收成不好,生活也就难免拮据困顿。】

    她当然不会无缘无故地重复这一段背景知识:

    【因此,即便元朝在此地设立了提举司,当地人收集棉花的时候,依旧沿用了手剥棉籽的传统方式。】

    “手剥棉籽?”

    太平公主忽然想到什么,从对各类小包的渴望之中猛然回神。

    “婉儿,如今大唐的百姓又是如何摘棉呢?”

    要读的经典太多,要学的道理也不少,即便是将来要治国理政的皇兄们,恐怕也不会费心多问一问这些微末事情。

    上官婉儿摇摇头,语气颇为可惜:“殿下难道忘了?”

    “如今的大唐,尚未兴种棉花呢。”

    即便如夏语冰所言,在部分边疆或偏远地方偶有人栽种,恐怕也跳不出手剥棉籽这样传统又繁琐的方式。

    【可黄道婆的织布机却不同。】

    织机织机,顾名思义,那便是为了解放双手而存在的机器。

    【她首先改进了擀棉籽的方法,她在黎族踏车的基础上发明了“搅车”。】

    【通过使用搅车这种工具,只需人们手摇或脚踏,就能快速地将棉籽从棉朵中挤出,和传统手剥的方式相比,提高了脱棉籽的效率。】

    【脱籽的速度变快了,黄道婆也没闲着,又对现有的弹棉工艺进一步创新。】

    【传统的小型弹弓在她的手下,变成了四尺长的大弹弓,用弹锤敲击绳弦,就能取代手工拨弦了。】

    【如此一来,不仅弹出的棉花更蓬松,还减少了弹棉花所耗费的时间。】

    【落籽、弹棉的效率都大大提升之后,接下来就该轮到纺线了。】

    【摆在家人们面前的这辆木棉脚踏纺车,既然叫“三锭”,那是因为它能同时纺制三股线,又提高了纺纱的效率。】

    别看夏语冰在直播里说得头头是道,这些功课她也是准备了好久才终于能背得滚瓜烂熟的。

    【正因这织机踏车在方方面面都极大地提升了效率,所以一经推出,很快就在松江地区流传开来,更是直接被后人称为“黄道婆纺车”。】

    如果仅仅是这样,那还远远不足以体现她的伟大之处:

    【它同时还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织工具,问世时间比欧洲出现的同类型纺车早了整整几百年。】

    【说到底,这些工具的创新都只是为了织布打下的基础而已。】

    顾不上收获直播间里的赞美,黄道婆已经发展到了nextlevel:

    【黄道婆自崖州而来,还融合了黎族织造技艺和黎族织布机的特点,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纺织工艺流程:错纱、配色、综线、挈花。】

    【先对棉纱进行着色,随后提花,从而织出丰富多彩的图案。】

    【这样一套流程下来,织出的棉布既实用又美观。】

    【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后,偏偏黄道婆不仅仅满足于此。】

    织布机、乌泥泾布、纺织工艺……取得这些成就后,还能如何发展呢?

    这恐怕是直播间内外所有人的心声了。

    主播没有卖关子,很爽快地给出了回答:

    【宋代诗人范成大曾提过一句:“熟黎”妇女“衣裙皆五色吉贝”。】

    【可见,早在黄道婆出生前几百年,黎族妇女就能用棉花纺纱,再通过织机提花织布,这才有了“黎锦”“黎单”“黎幕”“花被”等织物作为海南棉纺织工艺的代表闻名天下。】

    【回到家乡后,黄道婆在将崖州纺织技术发扬光大、推动松江棉纺织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在这样的基础上改良创新,有了驰名天下的“乌泥泾被”。】

    手工纺织早已经逐渐淡出了现代人的生活,或许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壁上鸣》展览才会腾出这么大的空间,不仅展示了织机织布,更附带了图文并茂的展板加以辅助说明。

    【现在,后人盖棺定论的时候,总会说黄道婆带来的先进技术,推动了以松江地区为中心的江南地区棉纺织业快速发展。】

    【又或者说是,她对纺织业的发展、改革以及传播为我国元代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这些成就固然是事实——】

    夏语冰的气口断在这里,太平公主已经了然:“可这些不过是官样话,谁还不会说了?”

    所以,主播更想说的是:

    【跳出宏大叙事之外,或许我们更该关注到的是一件小事。】

    【在黄道婆的努力下,棉布逐渐普及,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穿衣习惯。】

    什么算是小事?

    衣食住行,或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