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七十年代]: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微生[七十年代]》 100-110(第17/19页)

导家住的是正儿八经的楼房,三室大开间。那会儿庞四海刚出院办入职的时候来过一回,这会儿就直接领微生过来了。

    微生发现领导家的条件还不错,便又建议病人泡个药浴。

    领导是个精明人,早就派人去松北镇那边打听过微生。

    微生现在不光在松北镇出名,在利泉市也有一点群众基础。反正打听微生时,无不说她好话的。

    旁人还罢了,只一句‘为了村里的孩子连终身大事都耽误了’,就给领导整懵了。

    她和庞四海不是俩口子?

    男未婚女未嫁,又是郎有情妾有意的,咋就不结婚呢?

    不过领导就是领导,人家即便好奇也没八卦到当事人脸上。而是一副什么都不知道样的关心起了微生工作的。

    话里话外透露出来的意思都是要安排微生进医院卫生所的样子。

    此时微生刚给领导媳妇复诊完,领导就这么说,就给人一种领导用安排工作付诊金的错觉。

    此时大部分人参加高考都是为了回城和有份正式工作。如果微生也是这种想法,那领导的提议可谓是一步到位了。

    可惜,微生身上有交易任务,她自己也想学些没学过的知识应付接下来的旅程。

    到底是庞四海的领导,所以微生直接将话语权交给了他。

    庞四海笑着谢过领导的好意,又说了一回微生无心医术,准备明年参加高考什么什么的。

    ~

    开了泡药浴的药方后,微生又亲自教导了一回这个药浴要怎么泡,之后按着第一次的操作每隔三天泡一次就好。

    这一次,仍旧是21天的疗程。

    此后几个月,微生每隔十几天就会去一趟省城。而领导一家也不是差事的人家,虽然没直接给微生报了往来车票,却送了庞四海一辆自行车。

    还是上海久永的26寸斜杠女士款自行车。

    这自行车是给谁的,就不言而喻了。

    庞四海没替微生拒绝,高高兴兴的将自行车收了,之后便抬到了微生住的里屋。

    将自行车的事写信告诉微生,又问微生是这会儿就给她送到村里,还是等她下次来省城的时候送她回家的时候一并送回去。

    微生说留在省城就行,她在村里也用不上自行车。

    确实用不上,一是她空间里啥车都有;二是她回村后就几乎不再出村,一年半载也用不上一回自行车。

    将自行车留在省城,庞四海能用,她去省城的时候也能用。

    连古董都放在省城了,一辆自行车…反正微生没放在心上。

    不光连古董都放在他这里,现在连自行车都要放在省城……反正庞四海放在心上了。

    过了元旦,微生的高考冲刺班就再度办起来了。因七八年高考时微生又创造了一个奇迹,所以针对七九年高考的冲刺班,考生人数也再创新高。

    也幸好微生早早就准备了扩音器,不然喉咙喊破了都有人听不到她在讲什么。

    镇上给微生送了奖金,也让村里提了补习班各项花销的申请,之后镇上就给村里批了一笔钱用于补习班的运作。

    虽然这笔钱少得可怜,但补习班也真没啥花销。

    不过微生还是用这笔钱采购了几箱粉笔和卷纸。

    大部分都留给了村小那边,只小部分用在了高考冲刺班这里。

    这么多年驻地那边一直给微生送东西,去年累倒那事一出来,驻地送的东西就更多了。现在微生每个月都能从驻地那边领到一袋奶粉,二斤大米,二斤小米,二斤白糖……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微生生病那段时间,镇供销社的奶粉,罐头点心盒子都卖断货了。

    而微生家里现在蒸的馒头都是放了奶粉的。

    时间一晃就到了七九年七月,庞四海特意跟单位请了几天假,就是为了陪微生参加高考。

    说实话,陪微生高考的人忒多了,若不是她心理素过硬,那些高考题闭着眼睛都能答出来,怕是都承受不住这份关注和热情。

    高考那两天下了雨,但一出考场庞四海就举着伞冲到微生前面,到是没让微生淋一点雨。

    那两天,村里白天晚上都安静极了,几个干妈坐到一起,使出浑身解数为微生准备一日三餐。

    庞四海亲自赶着村里的驴车接送微生去考场,哥哥姐姐们更是买了不少笔让微生带进去贩卖,哦不,是随便使。

    等高考结束,微生带着所有考生估分的时候,村里不少人都去了村委大院。

    虽然笃定微生一定能考上大学,但等知道她给自己估的分数后,都不由替她高兴。

    老天就不应该亏待这个孩子!

    第110章

    高考结束后,微生又花了些时间整理自己的那些高考冲刺班的教案,等整理得差不多了,七九年的高考成绩也出来了,微生便将这份教案和这些日子出的练习试卷都复印了五份。

    原件留在空间里,一份复印件留给了张玉华,一份送到驻地那边。剩下三份分别寄到了利泉市出版社和商宁市那边的出版社。

    邮寄的时候还附带了一份微生的个人简历。

    旁的都是一笔代过,但微生高考冲刺班这三年的战绩却是必须重点详说,且还要大说特说的。

    利泉市出版社是最早给微生答复的,为此微生还特意去了一趟利泉市,将出版的细节谈妥后她才签了合同。

    早些年微生在敏盛打零工的时候,就特意学过合同法,后来又跟敏盛的律师学过如何审阅合同。

    可以说在合同这方面,微生肯定不会吃亏就是了。

    从利泉市回来没两天,利泉市的一家报社联系了松北镇和兴安村,说是要采访她。

    微生想了一回被采访的好处,当即就同意了。

    采访里三分之一是说她从小到大都受到了多少照顾。三分之一夸松北镇的领导对高考的重视以及兴安村的所有村干部和村民善良质朴和对她的支持;最后三分之一则是说她的高考冲刺班。

    等微生上了报纸,位于商宁的D省出版社和商宁市出版社也都很快就给了微生回复。

    主要是微生是真心黑,她故意在采访时候说自己已经将高考冲刺班的教案都整理好,并邮寄到了商宁那边的出版社了。

    于是出版社那边的工作人员要是看了报纸,能不联系微生?就是他们没看报纸,看到这份报纸的人也要问他们一嘴了。

    这厢收到了回复,微生便收拾了些东西去了商宁。

    微生经常去商宁,村里人也都知道她住在庞四海那。明明两人都是这个时代的大龄未婚青年,住在一起极容易被人说闲话,但村里却一句难听的话都没有。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却真实发生在了她身上。

    光是村里人对她的这份爱护,就让微生感动,也总想为他们做些什么。

    仍旧是没听话的来了个突然袭击,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