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怎么老是你》 50-60(第11/16页)
信,她故意走出了重重的脚步声,他抬眼看她一眼,没反应,继续低头写信。
横竖他是没有避忌她的打算,夏和易挪步绕过去,将信看了个七八成,兵防布阵之类的,她看不太明白。
但上面写的似乎是对付南定王的方法,她揣摩出来了,神情不容乐观,“万岁爷会听您的吗?”
赵崇湛手里的动作顿了顿,“不会。”
因此他借了几位阁老的口,到底他哪位反叛的兄长能不能听进去,就不在他的可控范畴之内了。
想当年开国皇帝血洗宫廷时是如何的雷霆,过去的是是非非他不便评论,然而世人遗忘了两百多年前的屈辱,南定王府却不能忘,一代又一代的隐忍,终于在这一代有人能够付诸实际。
他的兄长,即便是走投无路挑搭子,也实在是选错了人。
这一世他听说皇后要找别的男人,来不及处置南定王就禅位了,他荒唐至此,也和昏君无异了。
赵崇湛叹了口气,笔搁在笔山上,将笺纸对折。
夏和易捧着脸在一旁坐着瞧他,不愧是一丝不苟的人,连纸张边缘都对得那样齐整,说起来,她一直觉得他的长相更适合当武将,可现在一身月白锦袍,笔锋勾描间的文人风韵扑面而来,天生就是适合写字的人啊……
美色当前,夏和易色心大起,用早膳的时候多夸了几句嘴推销自己,她边嚼边说,大言不惭,“别的姑娘哪儿敢跟您啊,一听说风里来雨里去的,吓都要吓死了,只有我最合适您。”
话音刚落,六河就进来了,说姚四姑娘来了,想面见王爷,有事相商。
夏和易筷子僵在半空中,悲喜交加,她劝姚四专注于两个人之间,姚四果然之后就不来挑唆她了,直奔武宁王,碰了几回壁也不回头,看来她的劝说很有成效。
她哀伤地放下筷子,“您都混得朝不保夕了,怎么还有姑娘惦记您呢。”
赵崇湛倒是风轻云淡,“所以看来不止你敢跟本王风里雨里。”
自然是因为很多人并不看好当今圣上,他们对他重新掌权还有期待,提早的巴结是一种加码。
夏和易早膳都不吃了,立刻站起身,“您安排的船呢?快换船罢,迟了船舵子看不清路,撞上大石头就不好了。”
在夏和易的连番催促下,早膳之后,连她心心念念的白五爷都忘了辞行,换上了去往北地的大船。
她没乘过几回船,以为先前坐的那艘已经大到极致了,换上新的,才品出大鹏和喜鹊的大小差别来,甲板旷阔像海,船楼都数不清有几层,走上去如履平地,彻底断绝了她再次装晕船的可能性。
在自己人的船上,行走做事都方便多了,整条船都俨然拿她当正经主子奶奶看待,夏和易着实耀武扬威了一阵。
大船行行停停,靠岸时,下人去采买补给,夏和易就领人上岸买铺子置办产业。她尤其热衷于买茶馆酒肆,很是让丫鬟们不解,春翠和秋红见过京城夫人小姐们常去的那种茶铺子,夏天添了果子汁液再挫了冰,冬日直接带着精致的小泥炉温着端上桌,能听曲儿能喂鱼儿,价钱也高的让人眼前发晕,生意就图着贵客。
结果夏和易回回都找的是城墙根儿上那种漏风的茶铺子,豁口的大瓦碗,水里飘着煮得都快尝不出味儿来的茶叶沫子,她们都不大愿意坐下去,实在不明白姑娘的打算。
夏和易有她自己的想头,“咱们做生意不光是为了赚钱,主要是为了保命,街口茶档铺子最是扫听消息的好去处,万一将来有个风吹草动的,能提早一两日得风声也是好的。”
春翠听得似懂非懂,用力点点头,然后问道:“那酒馆呢?”
酒馆也选得很奇怪,专挑赌场码头附近,说是脏乱差也不为过,都是三教九流的人光顾的地方。
夏和易站在船头吹着小风,摇头晃脑,“你们不了解爷们儿,人啊,越是缺什么,就越爱现什么,那些不得志的爷们儿,肚子里灌了几口黄汤下去,最爱吹嘘自己跟哪位大官儿沾亲带故,得了什么旁人得不到的小道消息——”
“哦?你这么熟悉?”
“那是!”她来不及辨别声音,嘴一快洋洋得意,“酒肆我去得多勤哪!”
湿润的风,吹过死一般的寂静。
夏和易讪笑着转过身,面上挂着无辜的笑容,“我说我没去过,是在吹牛皮撑场面,您会信吗?”
“你说我信吗?”身后的赵崇湛报以淡淡一笑。
信自然是不会信的。
于是夏和易狠狠地挨了一顿训诫,被逼着把《内训》抄了一遍,武宁王看书,她就在边上骂骂咧咧地抄,期间试图往武宁王脸上画大小王八各五次,成功零次,被打手心十次,哭鼻子三次。
骂完了人,抄完了书,武宁王府的产业还是要靠她继续壮大,夏和易时刻谨记他们是在随时会被追杀的逃命路途中,次次都十分警醒,让黄崔他们反复确认没被人跟踪才上岸,挑铺子选人一气呵成雷厉风行。
如此这般简单度日,除了在甲板上散步时偶尔会见到有人抬着杀手的尸体沉下去,倒也算得上的快乐,就这么过了两个多月,大船到了目的地,换了马车改陆路行走。
夏和易从来没来过这么北的地界儿,看什么都十分新奇,途径一个小镇,正赶上集市,她快要被憋坏了,赵崇湛架不住她苦苦央求,同意陪她一道转一转。
◎最新评论:
【欢喜冤家】
【欢喜冤家】
【我的皇后小娇妻】-
完-
◇ 第 58 章
◎维护◎
热热闹闹的集市, 竟然是在地下的,这儿连屋子都修得不一样,有山就就着山挖, 没山就就着地挖, 地下是街道, 地面上还留着秋收后的麦秆茬子。
夏和易看得啧啧称奇, “真是长见识,人居然住在洞里。”
赵崇湛斜着眼睛瞧她, 说“靠山借山靠水借水, 都是民间的本事, 这样的房子冬暖夏凉。”
夏和易不住点头,“您懂得真多。”
赵崇湛嘴角刚漾出的笑浅了, 他的见多识广是停留在纸上的, 这式样的房子,他也是头一回亲眼见, 真的冬暖夏凉吗?他也没试过。
夏和易没留意他忽然的沉默,她忙得很, 新奇得两眼放光,“怪道说人要行万里路呢, 不亲自走到这儿, 都不知道,原来世间有这么百般的活法。”
赵崇湛抬眼去看满街熙熙攘攘的人,是啊, 不走出来,干靠说的见多识广, 远不及亲眼目睹来得震撼。过去他也有很多与民同乐的时刻, 不过说是与民同乐, 他当然不能当真走进市井里去,被一层一层的士兵隔开的与民同乐,到底有什么意思。
“爷,您快来看这个!”夏和易已经窜到前面老远去了,不知道看到什么新鲜玩意儿了,正兴奋地回身冲他招手。
姑娘鲜亮的笑,照亮了鲜亮的人世间,这般鲜亮的活法,人或许才不枉来世上走了一遭。
赵崇湛淡然笑了笑,嗯了声,不紧不慢跟了上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