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边关生存日常: 19、邻里情分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北境边关生存日常》 19、邻里情分(第2/2页)

答应了,麻溜去院子洗脸去。

    不一会儿,便回屋坐下,拿起包子咬了一口。

    却是愣了一下。

    有酸菜,有肉,有鸡蛋?是从来没吃过的馅儿,酸爽开胃,第一口就让他眼睛一亮,紧跟着咬下第二口,更香更好吃了!

    陈瑞三口两口就干掉一个,满足得不得了,再喝一口旁边的豆浆。

    香!

    葛三娘也给他弄了块红糖,帮他融进去,加了红糖的豆浆甜丝丝的,和豆香味搭配起来简直绝了。

    陈瑞喝得一时没空出声。

    葛三娘端着自己那碗豆浆坐在旁边,笑着看孩子吃得欢腾,眼里都是欣慰。

    陈瑞这才注意到她的视线,抽空问:“娘,这包子真好吃,你吃了吗?”

    葛三娘毫不心虚地点头:“我吃过了。”

    陈瑞却不大信,问她:“那你说说,这是什么味儿的?”

    葛三娘:“……”

    她在旁边看着,只闻到包子很香,还真说不出具体是什么。

    陈瑞看她迟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立刻拿了一个包子往她手里塞。

    “你也吃!这么多呢,你还怕我吃不饱啊?”

    葛三娘一贯舍不得吃好东西,平时都省着给孩子吃。

    但这包子的香味确实馋人,她知道陈瑞顶多也就吃五个,唐宛今日却额外送了两个,便不再推辞,笑着说:“那我也吃吃看。”

    陈瑞催促道:“吃!娘,这包子真的特别香!”

    葛三娘咬了一口,也是顿住了。这真是宛娘做的吗?她早上说得真真的,是头一回做,这难道就是老天爷赏的手艺?

    陈瑞三个包子下肚,总算感到了七八分饱,终于想起来问:“娘,这包子哪儿买的?”

    他这意思,分明是打算以后都在这家买了。

    军中干的都是卖力气的活儿,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他的胃口一直都挺大,这家包子不止味道好,份量也实惠。

    葛三娘笑了笑:“好吃吧?这是隔壁宛娘子做的。”

    陈瑞一愣:“是唐家的宛妹妹吗?”

    “嗯,可不是,一大早就在忙活了。”

    陈瑞迟疑道:“可我记得睦哥儿以前跟我说过,他阿姊做饭不怎么好吃。”

    两家比邻而居,早些年陈瑞还没袭军户的时候,跟唐睦关系好得很。只是这两年他入伍,待家里的时间少了,便少了往来,但平时路上遇到了,依然很亲近。

    葛三娘也隐约听说过这说法,淡淡道:“我看宛娘子自从经历了那事儿后,着实长进不少。”

    陈瑞知道,母亲说的是她被陈家退亲的事儿。

    他闻言皱了眉,想起什么来,冷哼一声:“那个陈文彦,真是脸都不要了。听说他为了办婚事,打着周家准女婿的名头四处赊欠,还到处哭穷,说家里被唐家掏空了。”

    葛三娘一听便来火了:“他还有脸提这事?!”

    却说唐家院里,姐弟俩稍稍收拾了碗筷,便准备出去开始第一天的试卖。

    四十来个包子,挑出那些不太好看的,还剩三十二个整齐些的。卖给葛三娘五个,余下二十七个,没装满一个篮子。

    唐宛看着那些个一开始做的,想了想,索性也一并带上。卖相虽不太好看,撕开便看不出,香还是很香的,可以兜售的时候吸引客流,或让人试吃。倘若真剩下了,回头自家热热再吃掉便是了。

    倒是豆浆稍多些,装满了两个陶罐,装进篮子里,拎起来沉甸甸的。

    东西不算多,姐弟俩索性一人提一个篮子,拎着出去了。

    唐宛边走边琢磨:今儿东西少还算轻巧,可若日后做得多了,单靠两只手怕是拎不动,还得走那么多路,估计还得雇骡车帮忙运送才成。

    她心里一盘算,等今日都卖完了,就去寻先前帮忙赶车的那位大叔商量一番。

    当然,若能有一辆自家的车当然最好,只是才卖几个包子就想着置车,未免想得太美好了。

    她看了眼手里的篮子,嘴角微微扬起,还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吧。

    拎着走倒也不是没好处。

    榆树巷里住着都是街坊,看着姐弟俩长大的情分,路上遇到打个招呼,看到他们手里拎着的东西多少会问一句。只要被问了,唐宛都会热心招待着试吃,或是真的被味道馋住了,或是出于关照的心思,多少都会买上几个。

    这样一路走一路卖,还没走出榆树巷子,包子竟然都卖光了,就连卖相不好的那些,连搭带送的,也都出得一干二净。

    只剩豆浆还足,才卖掉半陶罐,另一罐还满着。

    巷子里卖豆浆倒方便,家家户户愿买的,自个儿端着碗盆来盛就行。但到了集市上就不一样了,若不是正好身上带着空葫芦水囊,没几个乐意买的。

    唐宛也料到这个,干脆不往那边去,继续带着唐睦走街串巷。又走了两条巷子,才把剩下的豆浆都卖出去。

    要是能有像现代那种可以随时带走的外卖杯子就好了,想来想去,这年头可能可以替代的,就是竹筒或葫芦了。

    不过这东西做起来却不容易,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费时费力的,感觉不太划算。

    看来卖豆浆没有预想得那么简单。

    这也是试卖的意义所在,发现问题就及时调整。

    试了才知道,做包子和豆浆都离不得人,量少时还好,量大时怕是两头难以兼顾,加上卖豆浆的各种不便利,唐宛当即打定主意,以后早餐还是单做包子一样。

    估算每日的数量,单卖早上这一阵,一次做多些,卖完了就不管了。

    豆浆便不再一起售卖了,还是可以做,自家留出来一些喝着,剩下的还是用来点豆腐。

    点过卤的豆浆可以做豆花、做豆腐、豆干等等,卖起来就方便多了。

    不管是走街串巷还是在集市上摆摊,都简单得多,也更省力。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