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能扛鼎(科举):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妻能扛鼎(科举)》 30-40(第2/14页)

实践成功,向朝廷上折子,功劳不也大了吗?

    一切等着朝廷的指示虽然不用担风险,但也就没有什么功劳了,这个事情还是要看个人怎么选择的。

    我作为一个晚辈,只是给他们出出主意,告诉他们我了解到有坎儿井这么一回事而已,具体决定还是要这些做官的叔伯们自己来做。”

    祖洪才点了点头,也不阻止苏木栖抄录自己的策论和图纸,本来他的目的就是大范围地推广坎儿井工程。

    能有多一些人参与推广,自然是更好的事情。

    张逸晨能不能首个推广成功,拿到这个大功劳,就看他的决心大不大,动作快不快,成效好不好了。

    作为朋友,祖洪才自然没有藏着掖着,将这个图纸可能会被其他人一同实施,希望张逸晨加快速度的事情如实写在信中了。

    张逸晨收到信之后,也了然了。

    他本来就知道关书达大人会向朝廷上书,在整个燕地推广坎儿井的事情,此时听闻苏家有可能也会进行实践,也不着恼。

    他立即和管家、师爷等人将县里的人组织起来开会,研究设计图纸。

    大家都知道“新官上任三把火”,县令张逸晨大人刚刚到羊沟县来上任,他做的第一件事情肯定很有热情,一定要将之做成的。

    识趣的人都不会阻止,而是全力配合,生怕自己撞在张逸晨枪口上,被新线县令抓了典型,处理处分。

    其他一些基层的里长等人则有些纠结。

    官府要做这么大的工程,将要花废很多的民力和银钱,谁来负责这些?

    张逸晨却完全不担心,他们张家财力雄厚,羊沟县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城而已,虽然是中等县,也好不到哪里去。

    要设计一条穿过整个县的坎儿井工程,也不过才五十华里而已。

    但若是按照计划能多开辟出来上千亩的良田,到时候开垦农田有收益,也有政绩。

    张逸晨于是便贴了公示,在坎儿井工程附近招民夫,民夫可以选择两种工作薪酬获取方式。

    一种是等到坎儿井工程修好之后,根据所付出的力气换取相应的良田。

    第二种就是等坎儿井工程修完之,后拿官府的工钱,而村子附近那些新开辟出来的良田则归官府所有,当地村民想租想买,则需要向官府另外付钱。

    县里的钱粮师爷闻言之后大惊,对张逸晨说道:“县令大人,我们县的县库里可没有这么多工钱可以支付给民夫!”

    张逸晨却笑着答道:“这有什么?到时候良田开垦出来了,百姓自然会选择良田,需要支付的工钱不多。

    即便真的大家都不要良田,选工钱的话,张逸晨我也可以和我父亲借银子填上这个窟窿。

    等日后千亩良田种植开采出来了,再用粮食还张家的钱不就行了。”

    其他人闻言之后不敢再劝。

    他们有些人想到了这个坎儿井可能会失败的可能性。

    但也不敢在此时提醒张逸晨大人,不敢泼他的冷水。

    若是一个寒门小子,家中没有银钱支持,可能会害怕失败,不敢行动。

    但对于张逸晨这个家里资金雄厚的县令大人来说,坎儿井工程即便失败了,没有灌溉出千亩粮田出来,张家的银子也完全能帮他补上这个窟窿,不会对他伤筋动骨。

    家中实力雄厚的人就是这点比别人好,他们有做事的机会了有试错的成本,这些是普通人完全无法比拟的。

    所以他们也很可能会比普通人更容易成功。

    苏木栖将他好不容易得来的策论和图纸寄给家中叔伯之后,苏木栖家有好几个叔伯对这种需要费很多民力、财力的工程敬谢不敏,还是求稳为主。

    同时也与他们看轻祖洪才这个小小的会元有关,他们不觉得祖洪才这个小小的会元能想出多好的点子来。

    但苏木栖的小叔苏玉成却对这个工程很感兴趣。

    第32章 拜访取经有时候真是县官不如现管……

    第三十二章拜访取经

    苏木栖的小叔苏玉成比他只大岁,今年29岁。苏玉成念书可比苏木栖厉害多了,他十八岁便考中了举人,二十一岁至南京城里参加了殿试,取得了同进士的头衔载誉而归。

    一般而言江南那边文风鼎盛,人才本来就多,再加上主考官也是那边书院出来的人,更欣赏那边的文风,所以燕地学子到南京去考试大部分是铩羽而归。

    苏玉成那一届里面无一人获得进士头衔,苏玉成与另外一位太学的同窗获得了同进士头衔。

    二人所取得的成绩已经是其中的佼佼者了。

    再说了,苏玉成也志不在南京。若是他当年考中了进士,还会被朝廷留在南京为官,难以回燕地,他自己还不乐意呢。

    二人回了燕地之后,得了燕王爷的接见,问了他们二人的志向。

    苏玉成说了自己想要到地方上为官,而他的同窗高玉韬则想要留在燕京城的翰林院里做学问,燕王爷都大方地同意了他们的要求。

    所以苏玉成在二十一岁的时候就做了一任县令,当时他直接就定了从六品,被分到的是京郊一个上等的县,比普通的七品县太爷高一级。

    他在五年之内做出了一些成绩,于是考核得了优,被吏部提拔做了正六品的府君,升了一级。

    只是一来他当时只有二十六岁,年纪较轻,二来当时被苏家政敌是了绊子,被分到了一个比较差的大名府做府君,下辖的五个县都是下等县,连一个看得过去的中等县都没有,想要做出成绩那是千难万难。

    可是苏玉成又有学问又有能力,还年轻力壮爱折腾,如何能满足于这三年在大名府内的碌碌无为?

    所以他也在积极的寻找一个破局的方法。

    此时苏木栖这封关于坎儿井的信件一寄过来,不就是瞌睡遇到了枕头了吗?

    苏玉成立马把下属五个县的县令召集起来,在自己大名府衙之中开了会,将已经誊抄好的五份策论和图纸一一分发给县令们,与他们详细布置了坎儿井开挖的项目。

    说实话,府君不是最基层的官员,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苏玉成还是放心得太早了。

    居然府君苏玉成对五个县令下达了要求,但是五个县的县令既然都能到这样下等的县做县令了,家中一般是没有什么资源和财富的。

    他们对苏玉成府君这种突然提出的要求有些懵,便使出了拖字诀,做事慢吞吞的,希望苏府君什么时候就放弃了这个想法,自己就不用再忙碌了。

    反正这只是府君大人自己的要求而已,并不是朝廷的死命令,他们也不想承受失败的风险。

    本来自己所在的县就是下等县,财政很困难,若是还穷折腾的话,就会弄得百姓民不聊生、天怒人怨了。

    如果那样的话,他们自然乌纱不保,所以如何敢去冒险?

    因此张逸晨这个县令修建坎儿井的速度比苏玉成这个府君那里的速度快了很多。

    羊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