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天帝和她的傲娇王夫[哪吒]》 200-210(第8/14页)
基打得极深,砖石的结构极为稳固,不但防洪防涝,还能防震。
因为这些房屋的占地面积太大,咸阳城根本装不下,索性就在咸阳东南方建了一座副城。戴璇一看,直接拍板:既然已经建城了,干脆就把科举考场也修在这里吧,也省得考生跑来跑去了。
等副城修成,嬴政专门请来扶荔和哪吒参观,并请求他们赐名。
扶荔看了一下方位,恶趣味上头,便道:“秦国科举取士,为的是天下长治久安,这座新城,就叫‘长安’吧。”
至于再往东南三十里的地方将来叫什么?
嘻嘻,管它呢。长安这么好的名字,当然谁先用就是谁的。
嬴政眼睛一亮,含在嘴里重复了几遍:“长安,长安,长治久安?真是个好名字!”
扶荔战术微笑:“政儿喜欢就好。”
嬴政感动:寡人就知道,老师总想把最好的都给寡人!
哪吒打断了他的感动:“既然是以才取士,没道理文才是才,武才就不是呀。既然都专门为科举建了一座城了,索性就连考武举的地方也一并修出来吧。”
嬴政点了点头:“老师所言甚是。”
于是乎,原本只是想修些房子,修成了一座城,加这个又添那个,等真正建好的时候,嬴政已经出孝期了。
赵姬和郦雍正式走到了一起,扶荔带着农家的人培育出了新一代小麦的种子,亩产增加了两石。换算到现在的重量,也就是一百二十多斤。
听起来增产不多,却不要小看这一百多斤。这意味着中原之地的良种,再也不用看老天眼色了,人族可以自己培育!
而且,这个增产,可不是历史上秦朝产量的增产。
虽然中原和蜀国隔着群山,但毕竟是邻居,这些年蜀国培育出的粮种,也陆陆续续流到了中原来。
虽说蜀国的粮种培育,扶荔只是起了个头,并没有插手人族的自主研发。
但蜀中崇拜工神,投身器械和粮种研究也很受人尊敬,所以不少有志之士都会放弃做官,专心致志搞科研。
发展到如今一千年过去,蜀国的粮食亩产,已经达到了没有化肥时期能达到的巅峰,也就是明清时期,亩产高达四百到六百斤。
最好的种子蜀国肯定是严防死守,不会流出来。因而,中原地区能拿到最好的,亩产也就是三四百斤的样子。
秦国跨出这一步,就相当于追上了蜀国现有的水平。
那些农家子弟也恍然大悟:原来蜀国之所以盛产粮种,并不是上天眷顾,而是人家自己努力呀!
可蜀国也太注重技术封锁了,他们农家子弟也不是没有前去探访过,却始终没接触过核心科技。
咱们两边交流这么多年,你们真是太见外了!
嬴政非常高兴,让他们好生再种一年,准备等到明年成熟时,他带领群臣一起来收获。
“若明年产量稳定,寡人给诸位赐爵!”
秦国是耕战体系,不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还是粮食种得格外好,国家都会赐爵奖励。
因而,这句话由秦国的王说出口,就是比其余六国的王更有公信力。
当然了,在国与国的交往中,秦国爱耍诈也是出了名的。这个国家,就是这么矛盾。
至于哪吒,秦国的军队本就堪称虎狼,在战国时的职业军团里也是排前列的,他并没有什么好提升的地方。
但他这三年也不是毫无收获,当初那个内官章邯,如今已经是他的徒弟了。跟着哪吒学了三年的武艺和兵法,章邯的天赋完全被激发了出来,堪称脱胎换骨。
当初哪吒之所以建议连武举一起开,就是想给自己徒弟创造一个出头的机会。
=====
科举考试前三个月,便有大量人口陆陆续续涌入咸阳。
报名参加科考的只有三千人,但来咸阳的人数可远远不止三千,倒是让咸阳各栈人满为患,赚了个盆满钵满。
吕不韦从中看到了商机,迅速让人把今年用不着的考生住所收拾了出来,弄成了单人居和双人居两种,租赁给陪考或看热闹的人。
戴璇也紧急通过少府从全国各地调取粮食,还派出商人到山东六国购粮,避免了咸阳因人□□涨出现粮荒。
在两人的通力合作下,中原第一届科举顺利开考。
文试考三场,分别是用七国文字默写自家典籍,命题写策论,还有根据秦国的旧案写判决。
默写典籍主要是为了筛掉滥竽充数和卷面不洁的,策论就是给他们机会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最后的判案,就是看看他们对秦律的熟悉度和认可度。
——要是来秦国考试,却连秦法都没看过,想来只是凑个热闹,根本没准备考上。
武试也是三场,分别是举铁锁,纵马使用兵器和沙盘推演经典战例。
为了满足文武双全的人两样都想考,文试和武试在时间安排上专门错开,先考文试,文试结束后三天,再开武试。
每个考生入住临时宿舍之后,都会收到一张印刷的纸,正面是考试准则,背面是考试时间,考生可根据自身能力自行安排。
至于印刷,用的是从蜀中传过来的雕版印刷。
至于活字印刷,在识字率不高的中原,根本没有普及性。也就像蜀中那样教育普及率高,认字的人多,小说业发达,活字印刷才有用武之地。
印刷术对于这些赴试的学子来说并不稀奇,稀奇的是考场规范和考试时间的安排。
文试分三场,一天考一场。武试也分三场,前两场合在一天考,最后一场单独一天。
也就是说,武试中占比最重的,是第三场。
仔细想想也有道理,不管是力大无穷也好,骑射无双也好,在这个各国相互征伐的大乱世,都比不上会排兵布阵来得重要。
这些都和扶荔手下的农家子弟无关,但她还是来看了,主要是为了陪哪吒。
至于哪吒,他是作为章邯的家长,来陪考的。
三教门人都逃不过一个魔咒——宠徒狂魔,就连爱逗小孩儿的哪吒也不例外。
在入考场之前,哪吒一直在叮嘱章邯:“你别紧张,以你的实力,就算拿不了魁首,也必然榜上有名。”
话虽如此说,但哪吒心里却觉得,只要别遇见特别逆天的人物,他徒儿肯定是魁首!
章邯有些感动,但更多的是无语:不是,师傅,咱俩到底是谁在紧张呀?
扶荔嗤的一笑,轻轻捏了捏哪吒的手掌,嗔道:“好了,孩子本来不紧张,被你这么一弄,反倒紧张起来。”
“啊,是吗?”他询问地看向章邯,带着几分无声的威胁。
章邯:“…………”
他连连摇头:“师傅师母放心,徒儿不紧张,一定不会给师父师母丢脸的。”
“那就好,那就好。”哪吒连连点头,又要说什么,却又想起扶荔的话,索性闭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